张亚+杨道宇
摘 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即重构课堂秩序、鼓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发展。然而,核心素养理论在落实到课堂实践的道路上受到重重的阻力,主要表现在理念阻力、制度阻力、环境阻力和自身阻力。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课堂参与阻力的超越,有利于学生在参与中发展核心素养,并为学生个人在未来的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课堂参与 学生发展
2016年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1]。课堂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场域,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要求,改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体性缺失的境遇、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与活力是当前课堂活动改革的着力点。
一、学生课堂参与的“应然”和“实然”
1.学生课堂参与的“应然”
学生课堂参与是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的、融汇多重个体因素(文化、认知)和社会因素(制度、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个体或者群体能动意向和行为,从本质上反映出学生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彼此融合、密不可分的同一关系。现代课堂有三个特征:活动—实践性,社会—交往性,文化—价值性[2]。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学生在课堂中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实践,结合“前经验”和“前模式”,汲取课堂新经验,并完善已有的认知体系。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应积极参与到与教师之间的问题互动、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同学之间的协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反应学生的态度,体现学生在身、心、行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此种状态应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应然状态。
2.学生课堂参与的“实然”
受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在使用同样的教材、教法、进度和目标教授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在教师绝对主导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参与热情被严重打压,成为知识的容器。在工业化社会中,这样的教学制度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需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个性需求不能得到关照的弊病越来越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阻碍。无论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视角的变革、基于学生个性差异视角的变革或基于学生动机激发视角的变革,都可归结为在课堂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让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的大合唱。
二、学生课堂参与的阻力分析
虽然学生课堂参与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倡学生参与也凸显了我国“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但现实的课堂中,由于傳统模式的惯性,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是在落实学生参与理念、建设学生参与机制、评价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教育领域内传统理念、现行制度、社会校园环境和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阻碍,导致其进展相对较慢、范围相对狭窄、影响相对有限。
1.理念阻力
学生课堂参与的理念阻力是指存在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理念有冲突之处而形成的阻力。主要表现在相关主体的理念需求陷入冲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但落实在课堂层面,不仅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要求包括教师在内的整个学校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给学生提供能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校园环境。相关责任主体变得多而复杂,且每个相关主体都有不同理念的诉求,就必然会导致理念上的分歧,这就会给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推进制造障碍。
学生课堂参与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和要求下展开的,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设置合理的参与情景,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适于自己的学习氛围中发展核心素养。但在传统的课堂实践中,通常表现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传授替代理解现象”。教师的着眼点在是否能把课前预设的知识完整顺利的表现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的迷茫和对知识理解的缺失。二是,“育人功能缺失”。我国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仍是以升学为主要导向,导致教师对课堂功能的理解单一,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忽视了在知识点背后所蕴藏的育人的过程价值和功能。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对孩子在课堂参与的态度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下。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够在符合本身特点的教育环境中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这样的方法和环境存在一定的顾虑。因此,家长在各种理念的冲突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
2.制度阻力
学生课堂参与所面临的制度阻力指的是我国的教育政策及体制支持上的欠缺而对学生课堂参与产生的一种阻力。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同,学生由被动的客体演变成主动的主体。这一转变反应在课堂活动中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严格科层关系,而是演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课堂关系。这一转变的深层法理基础则是对学生参与权利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我国出台的保障学生课堂参与权利的教育政策、规划纲要等很少,即便涉及也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和立场上。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相关要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纲要》对学生参与持鼓励的态度,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上鼓励,而学生和家长视角的课堂参与则被忽视。
与此相对,国外颁布相关公约、法律用来保障学生和家长参与的权利。对学生参与权利最有保证的就是联合国在1989年出台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权利的基本指导性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表达意见原则、生存与发展原则、无差别原则[4]。其中,表达意见原则是学生课堂参与的权利基础。公约第十二条规定: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5]。而课堂活动很显然是能影响到学生本人的活动,学生也有权利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相继颁发一系列法案法规,如1966年颁布《基础教育法案》、1981年颁布《提前开始法》、1994年颁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都在强调家长参与角色及参与功能,同时家长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也在逐步加深。英国政府颁布《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规定:国家赋予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学校的课程必须告知家长。法国政府于1989年颁布《教育指导法》提出: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参与者,教师必须同家长保持联系,同时家长享有教育的知情权和发言权[6]。endprint
3.环境阻力
学生课堂参与的环境的阻力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由于文化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因素而对学生课堂参与产生的阻力。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教师是绝对主导者,学生的声音得不到重视。尽管教师和学生同处于相同的学校环境中,但在教师俯视的眼光中,教师的认知和经验强制性的覆盖并改造学生的认识和经验,剥夺学生经验内在积累和发展的权利。杜威对此现象做出深刻的揭露:轻视儿童期倾向的存在,是由于我们通常使用比较的观点看待儿童期,而不是用内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期[7]。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种种“不合常理”的表现,被认为是破坏课堂纪律,而遭到周边环境的惩戒。如此,学生内在积累的成长过程被打断,许多宝贵的品质变得毫无意义。
在组织环境中,课堂环境是在“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课堂组织和教学组织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按照课前预设进行,课后检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的组织环境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变得十分完善。教师在组织环境的影响下逐渐顺应和依赖,反而更加固化原有的组织环境,使之处于牢不可破和封闭循环的状态。学生带着各自的认知模式、理解水平和学习习惯来到组织环境,完全成为被教育的对象,课堂环境变得索然无味,更没有参与条件和动力。学生的质疑能力被消磨殆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体失声,学生课堂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4.自身阻力
学生课堂参与的自身阻力是指在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性主体中,由于自身的某些素养的欠缺而对学生课堂参与产生结构性的阻碍。教师作为课堂实践的主体之一,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以及将其落实到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当下,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从总体上看仍旧不高:其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课程设置上仍然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即使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导致师范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后,仍然会面临学生成绩不好、动机不高的老问题,在解决这些老问题上仍然靠着自身亲身实践,慢慢探索出结果,有些甚至放弃探索,重新回到传统课堂模式的老路上。其二,在岗教师培训上流于形式。如集中培训、国培计划等。在这些培训之后没有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导致教师在实践中放弃新理念的实施。其三,教师个体之间由于学科和年级的限制,教师之间没能形成合力,没能形成教学研究一体化、年级学科合作化的教学模式。
学校作为满足学生课堂参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责任主体,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等软件上的建设还是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的建设上,都应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课堂参与的需求。然而,学校之间的软硬件设施差别巨大,即使那些有着较为完备的软硬件设备的学校,对软硬件的利用率也较低。
三、学生课堂参与阻力的超越
1.理念阻力的超越
在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中,涉及众多相关利益主体且各方秉持的理念各不相同,在看待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上立场。理念不同,这就形成理念阻力。要實现对理念阻力的突破,首先要在思想态度上明确一致。对学生课堂参与的态度上,不能仅局限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学生考试分数等量化的指标判断。而应根据每位学生内在的特殊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观察评估学生课堂参与、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来明确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采用任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能因相关主体理念不一就盲目随从,更不可因现实的困境而放弃对学生课堂参与的探索。其次要平衡多方相关主体理念的冲突,尤其是家长的理念立场。马克斯的研究表明家长对子女的学校及学习的参与对中小学生课程参与有显著的影响[7]。应甄别并分析各种理念,了解各种理念背后的诉求;应正视理念差异,做到公平公正,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评判学生课堂参与的发展;在甄别、分析、评判的基础上,对所有存在的理念冲突给予包容、协调,尽最大的努力将不同的理念差异和诉求落实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上,以此来完成对学生课堂参与理念阻力的超越。
2.制度阻力的超越
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制度阻力,从完善儿童权利的法案、各个学校加强研究学生课堂参与的明细及构建家长的表达意见的机制两个方面给予超越。
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学生课堂参与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从国家法律层面上规范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内涵、条件和类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国家意志的输出,切实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摆脱在课堂上的“边缘者”状态,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要超越学生课堂参与中制度的阻碍,应从顶层设计开始,对学生课堂参与的政策法规进行完善和建构。政策法规应对儿童(学生)权利的界定,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测评学生课堂参与的效果、师资的培训、政府支持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并完善制度体系。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优秀之处,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建构并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各校加强研究。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风气和学校价值观方面的研究和制度建设没有特色,且相比国外的研究和建设从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教师实践和校园活动拓宽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广度,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推进学生课堂参与研究领域向纵深度方向发展。这样从健全研究机制做起,各校的教研组应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纳入到教研组日常的研究范围,用以完善学校层面上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各个年级组和学科组,依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和各学科自身特点,共同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达成协同共进的合作,确保研究的专业化和研究信息共享性,保障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有较高水平,避免主观性和臆断性。
3.环境阻力的超越
对于环境阻力的超越,应从文化环境和组织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本质在于承认学生声音在课堂环境下具有合法位置,尊重并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使学生的声音在课堂环境中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课堂环境中,学生的言谈举止都是教师倾听的对象,教师要尊重并回应每一个学生表达的声音,在尊重学生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迸发出更加出彩的观念。这要求教师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创设倾听型环境(物质的、程序的、关系的),运用合理的倾听技能接受、理解来自儿童的信息[9]。但在实际中,应避免虚假倾听,即注重倾听学生在言谈举止的表面内容,而忽视了在此背后隐藏的情感和观念。日本学者佐藤学和我国的张华教授都认为,教师应该唤醒学生的情感,立足于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的思想和体验,并适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在倾听和理解上对学生的帮助,这样的参与才是有效的、完整的。endprint
另一方面,学生的声音在课堂中不是孤立存在,是存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超越组织环境对学生课堂参与的阻力就需要在课堂环境中对组织形式进行重构,重新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但绝不是否认教师在课堂环境中的地位。所以,从现代课堂的基本形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是重新构建课堂组织环境的趋势。学生课堂参与并不是要否定和推翻教师在课堂环境中的话语权,而是要恢复学生在课堂与教学的组织环境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师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与教师、与文本和与其他学生的对话中。
4.自身阻力的超越
首先,基于社会发展对师资需求的立场,改变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仅要增加教师实践和实习的时间和机会,而且要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完善实习评价考核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这样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对需求的未来人才。
其次,在各校之内,创建教师教学共同体,形成教师群体教研一体化、年级学科合作化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在教研成果讨论中提高了自身的话语权,并对其他学科如何进行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达成成果的交汇融合,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参与情况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促进对学生课堂参与研究的深度发展和对一般规律的探索。通过教研一体化和学科合作化整体性的模式,促进了教师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增长以及教师群体之间教研成果的分享,加深和拓宽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认识。
最后,學校建立健全资源电子平台。比如实验室、阅览室、电子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把学生课堂参与的领域和范围扩展。一般来说,如果学生课堂参与仅仅限于课堂四十五分钟之内,那么学生课堂参与的理解就出现偏差,而且不能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应该努力充实图书资源,搭建并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尽可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搭建广阔的课堂参与平台。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丰富学生课堂参与的内容,拓展学生课堂参与的渠道,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坚定的支持和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 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5(2).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学校教育中学生权利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 田澜,龚书静.“积极参与”:家校结合新样态——以西方教育中的家长参与转向为鉴[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6]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 Marks H M.Student Engagement in Instructional Activity:Patterns in the Elementary,Middle,and High School Year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1(1).
[8] 刘宇.意义的探寻——学生课程参与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郭振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