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明 张雪 热木孜燕·尼亚孜
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便是在冲突与融合中相辅相成,各取所需。不同背景下的四对母女,在面对亲情,爱情和友情时,她们迷茫过,追求过,失去过,也重生过。从隔阂到理解,从失望到宽恕,就好像中西方文化一样,虽然冲突不断,却也逐渐趋于融合。
【关键词】母女关系;中西方文化;冲突;融合
谭恩美,美籍华裔作家。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圣克托拉(Santa Clara)长大并接受中小学教育。谭恩美由于从小在美国生活,一直接受的是美国主流文化方面的教育,让她心理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直是以俯视的态度,而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前提下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同时,谭恩美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进行了展现,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我们的西方社会。
《喜福会》是使谭恩美突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新星的作品,以旅美的四对华裔母女为中心,讲述了几个家庭近百年来的遭遇,从而对比出中国女性从受尽辛酸屈辱的祖母辈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小说被改变成电影也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喜福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小说描写了四位母亲在旧中国的苦难经历,充满了东方色彩,迎合了美国广大读者渴望了解神秘的古老中国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小说具有跨文化主题。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母体文化与异质文化相遇而生的文化情结——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华裔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艰难求索这一富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主题。
1 母女交流的“失语”——中西文化的碰撞
两代人之间的隔阂,首先来自于语言。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信号,反映出文化带来的成见和影响。即使在家庭中,所有成员都用英语交流,但是母亲的言语中都会有汉语词汇夹杂在其中,当她需要着急的表达某些意义的时候。对于母亲们来说,母语就是汉语,就像故乡永远是心灵深处最想依靠的家。母亲李素媛坚持创办“喜福会”,主要是由于母亲們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的栖息之地,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徘徊在中西文化中妇女们,在麻将和闲聊中找到对于故乡的慰藉。而女儿们作为第二代移民,随着岁月的增长,她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她们不再使用中文,而是用流利的英文交流。即使在麻将这个传统中国文化场合中,她也不允许母亲们用中文交流,怕她们“作弊”。语言的不通,在很大程度上让母女之间的交流出现的阻碍,这样很容易让双方之间都陷入沉默的境地。
2 母女之间的冲突——中美两种文化之间关于“家庭”价值观的碰撞
古老的中国文明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内向型的文化圈,逐步形成以家庭伦理为核心、家族家庭观念极强的“聚合型”行为模式。《喜福会》中的母亲们喜欢群聚,加上极强的家庭观念,将自己的生活圈子限制在华人区域,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感到恐惧,从本身拒绝接受当地美国的主流文化。家庭既代表了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力,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但在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则鼓励各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独立意识。素媛一直以来都是望女成凤,一直用心中的母爱方式对女儿进行“天才计划培养”,然而在“自由国度”成长的女儿如何理解母亲的苦心。她不甘示弱对母亲吼道:“这里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 薇莉下棋的天赋自幼就有的,他由于看不惯母亲拿着自己得到的荣誉在他人面前炫耀,因此一赌气说从今以后不再下棋,而她母亲林多倔强的认为自己对于薇莉的苦心栽培并没有得到女儿的认可,在女儿身上得不到尊重与回报,就连为女儿骄傲这么无可厚非的表现都被女儿当作是失去面子的事情,致使失望不已 。这种价值观的冲突不仅仅代表母女间的代沟,更加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压迫与挣脱。
3 母女之间的融合——母女间的爱和包容
尽管在四个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生存,感到深深地尴尬,并以各种形式去对抗母亲和挑战母亲的权威。但是,在经历了婚姻成长等一系列人生坎坷变故之后,她们纷纷回望母亲的人生经歷和苦难故事,并在这些故事中寻找自己勇于战胜困难的力量。许露丝,一位缺乏主见总依赖丈夫,并且不屑母亲的劝告。在和丈夫的离婚中,发现美国人的想法也有缺陷,并且独立自强,努力维护自己的自尊和权利。认为母亲爱慕虚荣的薇弗莱,在母亲那里学到一种抑制力,并将其运用到象棋对弈中去,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认识到同母亲冲突的愚蠢。丽娜在被母亲的尖角戳痛之后,终于直面本性,勇于对抗自己的白人丈夫。吴精美,理解了母亲对那架钢琴的执着是对自己的含蓄的爱,毅然去上海寻找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最终,母亲在姐姐们那里看到了母亲的影子,意识到了血缘的纽带作用,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血缘之情。母亲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母女间的矛盾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最后这种冲突走向了融合。女儿们都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对文化的继承。
4 结论
无论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还是西方式的开放教育,文化都将在碰撞中并存和兼容。《喜福会》中母女间的矛盾象征着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人和人之间,只要有爱和包容,尽管过程中会存在种种隔阂和不理解,最终都会走向接受和融合。
参考文献
[1]高合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08):150-15.
[2]李雪峰;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06):55-57.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