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力
摘要:企业的支党支部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发展变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也应该使企业支党支部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现通过分析利用互联网+提高企业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并且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支党支部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支党支部;建设
一、分析利用互联网+提高企业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支党支部建设思想宣传力度和效应
互联网作为当下时效性和交互性最强的信息传播手段,可以更快,更广泛的将企业支党支部建设的宣传思想内容很好的传播出去,有利于增强企业支党支部建设思想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另外,互联网是集合了文字,图像以及声音于一体的传播工具,可以将企业支党支部建设思想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宣传出去,改变了以往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不足,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宣传效应。
(二)有利于更好地联系员工,促进企业民主化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支党支部建设工作主要通过口头传达、纸质文件以及现场会议等形式来开展的,但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为企业支党支部建设开辟了新的工作方式,企业员工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到企业最新的工作信息,并且也可以通過电子邮件,在线留言等方式给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一方面是有利于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使员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高了员工的参与度,拉近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传统企业领导一言堂的模式,更好的促进了企业民主化发展。
二、分析利用互联网+提高企业支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企业党领导对互联网缺乏足够认识,不够重视
企业负责支党支部建设的领导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强大,只是片面的认为互联网是人们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对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保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企业党领导缺乏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不够重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对网络新媒体的适应能力较差,并且对其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较小,使企业支党支部的网络化建设比较迟缓。
(二)企业网络管理水平较差,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是新生事物,有些企业的支党支部建设中虽然利用了互联网的方式建立了网站等,但对网络的管理水平较差,容易出现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等不正确的網络行为,使互联网和企业党建难以真正做到有机结合。另外,企业的党建网站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栏目设计方面都缺乏创新,更新速度较慢,使网络点击率较低,最终的宣传效果比较差,影响了党建网站实际功能的发挥。
三、提出利用互联网+提高企业支党支部建设的合理建议
(一)企业领导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如今已经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企业党领导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作用,对待互联网要采取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增强网络素养,并且在支党支部建设中加大网络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让网络真正发挥其开放、平等、共享以及传播快等优势,更好的为企业支党支部建设服务,使党建工作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建立专门的企业党建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
企业支党支部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专门的网站,将企业分散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整合,归纳分类,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建立完成企业党建网站后,还应该做到有序规范的管理,科学设计和发布网站内容和相关栏目,使网站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知识性,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还应该具备应用性和互动性,真正起到对企业支党支部建设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好的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发挥网络党建的积极作用。
(三)培养更多精通网络的党务工作者
在利用互联网+提高支党支部建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培养更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精通网络的党务工作者,只有这些优秀的人才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的信息更好的传递出去,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好地维护和管理企业党建后台,才能使企业支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党建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支党支部建设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来更好的进行宣传,联系群众,发展的也更加民主化。但与此同时,由于企业领导层对互联网缺乏足够认识,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工作水平较低等等问题也给企业支党支部建设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但相信只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互联网的功能真正发挥在企业支党支部建设中,就一定能给企业未来带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喜凤.“互联网+国企党建”的着力点和路径[J].企业文明,2016,5.
[2]陈义红,刘世明,陈晓晖.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2,12.
[3]张铮.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作用研究[J].电子政务,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