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帅洁
[摘 要]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要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研究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三点:(1)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育管理问题根源。(2)充分信任学生,尝试推行自我管理制度。(3)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56-01
高等职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不仅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指明了新方向,而且也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接下来,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索,希望能对诸位教育管理人员有所启发。
一、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育管理问题根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由马克思提出,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学生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动性,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当务之急在于深入学生群体,认清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需要什么,了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学生在成长过程会产生各种需要,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应当尽量满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育管理人员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校长信箱、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了解学生合理诉求,进而有的放矢展开教育管理工作。
二、充分信任学生,尝试推行自我管理制度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教育就是迫使人去思考自己。”学生不仅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对象,也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还应当充分信任学生,尝试推行自我管理制度,努力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这能让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较于小学生、中学生,高职学生思想比较成熟,他们表现欲望强烈、渴望成功、具备一定自我管理能力,希望受到他人的认可与嘉奖,这为自我管理制度的推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诚信意识的激发,期末考试既是对学期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的检测,也是对求学与做人态度的考验,更是对我校学生优良学风的检验。在考试前,让学生一起为诚信立下誓言:“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认真学习,诚实考试,手握诚信,把握未来。”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交通志愿者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通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彰显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力量。
三、尊重学生个性,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式教育不仅拉远了教育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在以人为本工作理念下,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履行的核心责任是引导与服务,“授学生以渔”。组织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尊重学生个性,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从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深深认识到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只有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会愿意主动配合教育管理工作。大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都是为将来工作做准备,他们希望能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获得一技之长,能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但是由于过去文化课基础较差,很多人学习能力不强,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引导为主,平时要多跟学生谈心,结合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各个方面进行辅导。与此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学生诉求被满足之后,他们就会更加愿意配合教育管理工作,这对增强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大有裨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职教育管理人员,应该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应对教育管理工作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加强终身学习,为学生发展和高等职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提供更好的服务。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管理人员不再仅仅是发号施令者,更是学生的服务者。每一位教育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秉承高尚的服务理念,深入调研高职教育管理需求,有的放矢进行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107-109.
[2]时倩,徐小柏.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