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2017-10-17 11:33吴旭晶唐洪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会实践研究作文教学

吴旭晶 唐洪涛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以段为主、分类指导,让习作训练常态化;循序训练、综合提高,追求习作方法的多样化;应处理好阅读、积累、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4-02

一、作文训练要以段为主、分类指导,习作训练常态化

这里以探索文、实验文、想象文和应用文为例分别阐述:

1.探索文、实验文习作方法研究

探索文、实验文是学生写在学校的科学实验以及在家庭里的有目的或无目的的生活探索。这类习作属于写实类。但在描述实验过程中,要融入更多实验的质疑、思考和感受。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学生应该有更多游戏活动和动手实验、实践的生活积累,在这些生活经历中提取学生印象深刻的素材进行习作。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

*可以培植出奇形怪状的西瓜,三角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不会吧?当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将信将疑。为了证明它的真实性,我专门到外婆家去做实验、在外婆的帮助下,我用锄头在田里挖了几个坑,把随身带来的西瓜种子小心翼翼的放进去,在用土填好,浇上水,在旁边里了一块“西瓜试验田”的牌子,才安心回家。

我等啊等啊,西瓜终于冒芽了,嫩嫩的、绿绿的神这小脑袋打量着这个世界。我想过不了许久,满地就会爬满藤蔓。可不,过了些天,当我再次冬瓜地里去时,西瓜秧已经爬出好远了。

“喂、外婆,西瓜长出来了吗?”“没有呢。”我每天给外婆打一个电话,今天刚放学,就接到外婆的电话。“特大喜讯,特大喜讯,接西瓜了,快来呀!”真的?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来到西瓜地里,我看见藤上接满了大大小小的绿疙瘩,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我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性质的盒子,给这个套上圆形的,给那个套上长方形的,嗯,这个套上我喜欢的爱心形状。方言望去,西瓜地成了盒子聚会。终于等到西瓜成熟的季节,我到外婆家收西瓜,外婆帮我小心的去掉盒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西瓜就呈现在我面前。我欣喜若狂的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特别的收获》

*要过年了,妈妈从街上买回了许多鱼放在浴缸里养着,准备过年的时候吃。饿每天总该趴在浴缸边欣赏水中的鱼儿……通过多次观察,我发现鱼儿在水之自由自由的游来游去,靠的全是它身体各部分的鳍。瞧,尾鳍慢慢的在水中左右摆动,鱼就会稳稳当当地向前游。尾鳍快速一抖,鱼就灵活而又快速的拐了个弯。由此可见,尾鳍的摆动能旋转身体,也能掌握方向。

再来看胸鳍和腹鳍吧,他们都是成对的,总爱不停的在水中摆呀摆,像船桨一样向前或向后划,是自己能进能退,能升能降。只摆动一边的鳍,鱼就会向另一边转过去,胸鳍要是张开,鱼就会停在水中不动了。

大多数的鱼的身体是侧扁的,为什么能侧立在水中不倒向另一边呢,原来是背鳍、臀鳍在鳍平衡作用。如果把背鳍臀鳍困住,鱼虽然能游动,身体却不稳当了,会倒向一边。

同学们,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

《自行车尾灯的用途》、《巧剥鸡蛋》、《蚂蚱的鼻子不长在头上》、《纸屑跳舞》、《巧辨黑白》、《昆虫也会游泳》、《哪里有淀粉》、《洗过的鸡蛋为甚易坏》、《土豆发光》、《除虫记》、《草原上的清洁工》……

2.想象文习作方法研究

想象文习作就是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有两个流程,一是创造,人脑中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意识表达,用语言文字把新形象表达出来,与记实习作相比较,他们的共同点是表达,不同点是前者是以创造为主,后者以纪实为主。所以,创造性是想象文的显著特点。想象文主要有:

童话式想象文:《小鸟鱼森林》

畅想式想象文:《我在2050年》

反思式想象文:《离开塑料袋的日子》

探索式想象文:《人类大转移》……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现实做基础,关注人类、地球、生存、生命等主题,对未来现实生活进行想象和描写。

3.应用文习作方法指导

教师要将应用文分为通知、请假条、留言条、批评、表扬、建议、书信等内容,根据每个应用文类的价值及形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熟练应用,提高应用能力。

“以段为主、分类指导”的训练需要反复进行。这就像练书法、练弹琴指法或练投篮动作一样,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某个类型某个段的训练可以持续一周,就像好习惯养成一样,反复训练就成为一种能力,学生的习作质量肯定会有提高。但这种训练一定以生活真实的实践体验为基础,不然,还会陷入玩弄语言技巧说假话的怪圈。

二、作文教学中应循序训练、综合提高,追求习作方法的多样化

除此之外,结合阅读教学实践,让学生进行排列句子训练、按规定要求补充句子、给句群改错、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指导仿写、改写、缩写、扩写都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进入高年级后,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思辨能力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有的学校每天中午让学生看《道德观察》每天一篇心得体会,学生不仅了解了很多现实生活,提高了辨识善恶的思辨能力,同时掌握了“叙述故事情节—写道德认知”这种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来源于生活的实践体验的,并在实践体验中抓住重点和细节,进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方法的分类指导,目的是解决小学习作教学进行了“从内容入手”的教学实践之后,缺少方法指導的困惑。这就如工人盖楼,“作文要求”是盖楼的标准,“生活体验、素材积累”是盖楼的材料钢筋、水泥、沙石等。而“掌握要素分类指导和表达”就是一份完备的图纸。我们只有给学生习作要求、写作材料,同时也教给学生各类文章的必备要素和表达方法,学生才能像建筑师一样,把这三者有机组合,从涂鸦到爬格,到自由习作,到创新表达。

三、作文训练应处理好阅读、积累、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1.阅读要为习作服务

语文教学承载着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任务,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学得习作方法,如果只完成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学生没有学会运用语言文字,那只体现了人文性,没有体现工具性。如果只教学生会运用语言文字,而没有获得价值观教育,那文字就没有可咀嚼的味道。

2.积累要为运用服务

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教学中,当我们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及现代优美句段,老师应该带领学生欣赏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品悟写得好的原因,学会从结构、表达方式、修辞等方面获得方法,进而进行语文迁移实践。

3.表达要为成长服务

为什么表达?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方法,什么途径,最终的目标是育人,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表达要为成长服务,否则便是舍本逐末。

猜你喜欢
体会实践研究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