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产业结构优势国别比较及融合发展研究

2017-10-16 08:21刘名远刘丽惠
产业经济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业群中德两国

刘名远,刘丽惠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中德产业结构优势国别比较及融合发展研究

刘名远,刘丽惠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德两国产业发展存在梯度差异,但也存在产业价值链和产业技术关联上的互补。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划分两国产业群及行业类型,遴选出战略性优势产业,进而比较分析两国产业结构优势。研究表明:中国核心产业群是中间产品型产业,德国是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国制造业具有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大的特征,产品多为中间投入品,产业附加值低;德国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小,产品多为最终需求型产品,产业附加值高;德国基础性产业发达,产业链完整,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且多数制造业并没有发展成为基础性产业。为推进中德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两国产业结构优势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思路。

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产业融合;国别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演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本质上看,产业结构演进是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和依存度,即产业关联度变化的结果。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德两国在产业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显著国别差异,但两国之间在产业价值链、产业技术关联上也存在产业分工的互补性。为此,比较分析中德两国产业结构优势,对深化两国产业合作,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许多学者对中德产业发展问题给予了关注和研究。杨依杭、鞠颂东(2015)研究了德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技术关联,认为德国物流业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业务流程的改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德国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出中国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赵婉妤、王立国(2016)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产业结构转型的攻坚阶段,深入分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从金融支持政策角度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建议;黄阳华(2015)通过研究德国对待新工业革命的态度与举措,指出中国进行产业创新的必要性;李耀琪(2016)认为中德两国应该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李金华(2016)结合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步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的路径选择;刘永焕(2014)总结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据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中国和德国产业结构关联效应进行理论测算,对中德产业结构优势进行国别比较,分析中德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果以及产业波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深化中德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思路。

二、理论模型与统计指标

(一)产业关联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之间通过相互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以技术、价格、投资等纽带建立技术经济联系。通常,产业关联越强,产业波及效果越显著,产业优势越明显。为了更有效地测度出中德两国产业之间存在的经济技术联系,进而比较分析两国产业结构优势,现借助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对产业结构效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产业投入——产出模型由系数、变量函数关系组成的数学方程组构成,根据投入——产出表,按照平衡关系构建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其数学方程组表达式如下:

此模型的矩阵形式为Y=(I−A)X⇒X=(I−A)−1Y,式中A为n×n阶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为n×n阶的里昂惕夫矩阵,(I−A)−1为里昂惕夫逆矩阵。aij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生产某种产业所需要消耗的产品数量与所生产出的这种产业总产出(总投入)的比例,可表述为XXi其中j表示某产业的总投入,ij表示需要直接消耗 产业产品多少数量来生产某种产业产品。这样,结合直接消耗系数,产业投入——产出模型的数学形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二)统计指标

产业优势基于产业之间存在的技术关联程度。由此,可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行业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产业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系数指标,用于比较分析中德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产业波及情况,遴选出两国战略性优势产业、产业群及行业类型,从中得出中德两国产业结构优势的国别差异。

1. 产业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上述式中,Dj表示各个产业对j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表示各个产业对j产业的中间投入总量;Fi表示各个产业对i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表示各个产业对i产业的中间需求总量;Xj表示总投入,Yi表示最终需求量,表示总产出。

2. 产业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式中,bij是里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或第i列之和,Ej表示j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Gi是i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感应度系数,其中如果影响力系数越大,意味着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如果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经济发展对其的拉动效果越明显。

三、中德产业技术关联测度结果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要求,从WIOD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中选取2014年中德两国投入——产出表最新数据,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和MATLAB7.0,实证测度出中德两国46个行业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产业感应度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测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德两国产业技术关联实证测度结果

(续表)

(续表)

四、中德产业结构优势比较分析

(一)中德产业群划分及其行业类型

钱纳里、渡边将地区产业群分为中间产品型产业、最终需求型产业、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其中,将中间需求率大、中间投入率大的产业划分为中间产品型产业;中间需求率小、中间投入率小的产业划分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需求率大、中间投入率小的产业划分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中间需求率小、中间投入率大的产业划分为最终需求型产业。

根据表1测度结果及钱纳里、渡边划分标准,可将中德两国四大产业群及行业构成进行划分。如表2所示,中国产业群行业大部分集中在中间需求率大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群和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群里,涵盖了38个行业,其中中间产品型产业有29个行业;最终需求型产业群和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群涵盖行业较少,仅涵盖了8个行业。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吻合,产业价值链集中在生产链端,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不同于中国产业群,德国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大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群所覆盖行业较少,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产业群里,包括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群和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群。其中,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群有14个行业,比中国多了5个行业;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群有25个,而中国仅有3个行业。这表明德国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依存度高,产业价值链更趋完善。

表2 中德两国四大产业群及其涵盖行业类型

(二)中德战略性优势产业遴选

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大都是中间产品型产业群或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群行业,这些行业绝大多数是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波及效应显著,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波及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不管是影响力系数还是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最终需求型产业群里,这些行业的产业波及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感应力度也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显然,中国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贡献率取决于中间产品型制造业,德国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贡献率取决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和服务业。

表3 中德两国战略性优势产业遴选

测度结果还显示,德国感应度系数高于1的产业主要是基础性产业,且基本上都是第三产业,具体包括行政管理服务(2.611 8)、支持交通运输仓储活动(2.218 3)、房地产业(1.898 2)、会计管理咨询活动业(1.828 0)、批发贸易与经纪贸易(1.482 5)、金融服务业,除保险和抚恤金(1.449 2)、陆地运输(1.427 0)、计算机编程、咨询和相关活动;信息服务活动(1.3665)。然而,中国目前感应度高的产业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都归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具体包括化学及化学制品业(2.498 9)、金属基本制品业(2.176 0)、电力煤气蒸汽和空调供应业(2.068 8)、食品饮料烟草业(1.914 1)、焦炭,精炼石油加工业(1.870 7)、计算机、电气及光学设备制造业(1.499 0)。

(三)中德产业结构优势比较分析

1. 中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且产业附加值低

中国产业优势集中在中间产品型产业群里,这些产业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都很大。一方面,表明这些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关联,通过中间投入品纽带同其他产业建立技术经济联系,但由于这些产业产品主要用于中间投入或消耗品,造成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结构存在不合理,制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业中间投入率大,造成这些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价值链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产业整体向附加值中高端方向的转型压力大。分析表明,德国产业优势集中在基础性产业,特别是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群。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性作用,决定和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与运行速度。一个国家基础性产业发展越完善,那么这个国家的产业链越健全,国民经济发展动力越强劲,运行越有效率。进一步来讲,如果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基础产业,那么人民生活质量越高、越便利,服务化、智能化产业特征越显著。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德国有很多制造业已发展成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这些产业中间需求率小,中间投入率也很小,这表明,德国制造业已实现了向高附加值产业类型转变,制造业产品主要面向最终需求而不是作为中间消耗品和原材料使用,实现了生产资料部门向消费资料部门转变,处于制造业的高端发展阶段。中国基础性产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后劲和运行效率。

2. 中德两国战略性优势产业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

从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判断中德两国产业波及效果,并由此遴选出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具有强拉动和贡献率的战略性优势产业。虽然,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格局,但是二三产业比例差为12个百分点,而德国二三产业比例差为4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德两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战略性优势产业不同。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战略性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中间产品型制造业,而德国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且为生产性服务业。这为德国推进“工业4.0”战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产业智能化和服务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抵御外部经济波动或危机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德产业转型和新产业培育侧重点有所不同,为深化中德战略性优势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

五、中德两国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思路

以上分析表明,中德产业在工业化发展阶段、战略性优势产业、产业技术关联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这种差异性为推进两国产业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必要性。

(一)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中德产业合作

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是制造业强国,在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而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产业附加值高,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服务化、智能化水平高。由此,中德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两国产业合作。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4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和构想得到了沿线主要国家包括德国的支持理解和共同参与。中德两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为此,中德两国应该秉承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根据两国产业优势的不同,拓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如商务、研发、设计、软件、金融、信息服务、中介等行业的合作,加快中国制造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发展,以及提高产业服务化程度。

(二)重构两国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业高度化

整体上,中国享有产业规模优势却没有产业价值链优势,战略性优势产业主要是中间产品型制造业,产业附加值低,低于德国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德国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强国,产业价值链完整,且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为推进产业高度化转型的意义和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提供了很好的产业链基础。基于中德两国在制造业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和产业技术关联的互补,中德两国可以在制造业方面优化产业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搭建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机制。通过制造业的合作,推进中国制造业向中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部分制造业由中间产品型或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向最终需求型或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转变。通过服务业的合作,充分发展中国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转型。还有就是,加强两国产业技术合作,可以共建产业园区和技术实验室,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加快产业与创新技术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三)基于“工业4.0”思维推进中国产业智能化发展

为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中国和德国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这是两国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提出的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工业4.0”核心是“智能+网络化”,在智能化和互联网经济时代,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德国拥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和产业技术基础,在实施和推进“工业4.0”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德国产业发展经验和德国“工业4.0”战略为中国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实践思路和经验借鉴。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应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加快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低碳绿色化,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演变。为此,中德应适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扩大两国智能产业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实现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协同发展。

[1]杨依杭,鞠颂东. 德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J]. 国际贸易,2015,(10):25-29.

[2]赵婉妤,王立国.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政策——基于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借鉴[J]. 财经问题研究,2016,(03):35-41.

[3]黄阳华. 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启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2):1-10.

[4]李耀琪. 中德合作引领智造潮流[J]. 机器人产业,2016,(04):22-29.

[5]李金华. 德国“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强国的六大行动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01):8-16.

[6]刘永焕.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4,(01):32-34.

[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while Germany is a manufacturing power.There is a gradie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also a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industrial value chain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The paper will use the input-output model to divide the Sino-German industrial group and types, select the strategic advantage industries, then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two countries. Research shows: China's core industry group is intermediate product industries,and Germany is the ultimate demand based industry.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intermediate input rate and intermediate demand rate are big. Most of the products are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the added value of industries is low. The intermediate input rate and intermediate demand rate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small, and most of the products are the fi nal demand type products, and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s high.Germany's basic industries developed and industrial chain is integrity.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ies lag behind, and mos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ve not developed into a basic indust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two countries,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correlation effect; industry convergenc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执行编辑:刘自敏〕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vantages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for Sino-German industries

LIU Ming-yuan, LIU Li-hu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350108)

F069.9

A

2095-7572(2017)05-0021-10

2017-7-26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闽教科〔2015〕54号);福建省科协重点项目(闽科协发学[2016]39号);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646)、福建省软科学规划项目(2015R0006)、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B098)。

刘名远(1978—),男,江西吉安人,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系主任,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刘丽惠(1993—),女,福建漳州人,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产业群中德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发扬中德传统友好 推动两国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在中德建交45 周年之际
基于产业群的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发展研究
广元市物流产业群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集群对接基本模式的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花开的声音 身心的交响——“2014中德合唱大师班”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