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报告

2017-10-16 08:21李芳芳王璐璐高素梅周子学
产业经济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工业

李芳芳,王璐璐,高素梅,周子学

“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报告

李芳芳,王璐璐,高素梅,周子学

一、“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结构和方法

“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旨在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纵向对比情况,并科学合理地衡量其在沿线各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中的现状,依照由基础而产业、由产业而创新、最终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基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竞争力、创新、效率、结构、信息化等六个分指数,赋权加总构建一套能充分反映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多级指标体系。

(一)指数结构

“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竞争力、创新能力、效率、信息化、基础设施六个分指数加权平均而成。

(二)指数赋权

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决定分指数和重要指标的权重。评分委员会由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组成,主要包括社科院、北大、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主管部委领导、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专家等。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对“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进行赋权,其中“经济发展”分指数权重为25%,“竞争力”分指数权重为15%,“创新力”分指数权重为15%,“效率”分指数权重为25%,“信息化”分指数权重为10%,“基础设施”分指数权重为10%。然后对各个一级指标权重按照专家打分再分解,进而得出二级指标实际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权重表

(续表)

(三)指数测算方法

指数采取了三种评分方法:一是关于指标权重设计和定性指标评分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专家评议,最后确定;二是对数值分布及其不均匀的指标,采用插值法,依据实际数值划分若干个区间进行分档打分。在各指标的得分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得到每一个测算对象的指数得分。

二、“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综合测算结果

(一)“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综合测算结果

根据测算结果,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为“优越型”(200 —100分)、“稳健型”(100—70分)、“潜力型”(70—35分)、“薄弱型”(35分及以下)四个等级。“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结果表明,2011-2015年沿线国家大多数处于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波兰、新加坡、印度、约旦等国表现亮眼,发展态势良好。相对地,也有一些略有下降,例如匈牙利、俄罗斯等国。

在工业和信息化指数分类指标评分中,各国2015年总体处于“潜力型”等级,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大多数,这也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产能合作的重点。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指标优越型国家(200-100),包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占比5%;稳健型国家(100-70),自身具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情况也能够实时跟上,包括沙特阿拉伯、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占比15%;潜力型国家(70-35)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是未来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的合作重点,包括斯洛伐克、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泰国等国,占比67.5%;薄弱型国家(35-0),这些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有极大的发展和开拓空间,包括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占比12.5%。

表2 2015年各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标准化处理排名(部分)

(续表)

从2015年排名来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结果显示,新加坡、捷克、波兰、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的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能力较强,工业强国地位较为稳定。而约旦、埃及、印度等国的竞争力较弱,但积极发展的态势为这些国家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可能。从测算结果的差距上看,各国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非常大,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见表3。

表3 2015年各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指标和子指标排名(部分)

(续表)

从国家排名看,区域内波兰、新加坡、捷克、立陶宛等综合国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自然禀赋互补性和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可称为我国“一带一路”工信领域合作的“潜力股”。另外,哈萨克斯坦、泰国、约旦、印度、土耳其等国在工业和信息化实力增长上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态势,未来将是迅猛崛起的经济区域,一些国家更是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驱国家,未来也将成为我国展开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

(二)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1. 工业和信息化地区分布

以发达国家集中的中东欧、西亚为主的西方国家和以新兴经济体为主的东亚地区在工业和信息化方面平均值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位较为靠前。其中东亚得分较高得益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强劲。而中东欧的部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放缓,这也是指数表现较为稳健的原因。

表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区域平均值分布

2. 工业和信息化区域发展特点

从工业和信息化区域计算平均得分上看,东亚、西亚、中东欧分别在总体平均水平以上,独联体、中亚、南亚分别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南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体水平相差较大。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的拉动效应较为显著,南亚缺少领军型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总体实力稍有落后见表4。

(三)综合测算结果分析

在工业和信息化指数分类指标评分中,各国2015年大部分处于“潜力型”等级,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大多数,这也成为 “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产能合作的重点。

测算结果显示,区域内新加坡、波兰、捷克、立陶宛等综合国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自然禀赋互补性和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可称为 “一带一路”工业信息领域与产业合作的“潜力股”。另外,哈萨克斯坦、泰国、约旦、印度、土耳其等国在工业和信息化实力增长上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态势,未来将是迅猛崛起的新兴经济区域,尤其是一些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未来也将成为我国展开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

三、精准推进分类施策

我们根据六个一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将“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国家分为优越型、稳健型、潜力型和薄弱型四类,分类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聚类分析结果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工信领域合作的前提,是需要统筹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诉求、合作意愿、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产业基础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基于数据测算聚类分析的事实依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所在国比较优势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合作区域内的重点国别和产业情况,通过合作学习、合作互补、合作提升的方式来促进合作方的共同发展,挖掘合作潜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式。

(一)优越型国家合作方式

1. 合作机会分析

从测算结果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西欧、中东欧部分国家以及新加坡等国较为发达,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支撑力较强,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弱点,例如劳动力效率相对较低等等。相对于海外建厂、贸易进出口等传统对外合作方式,对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更适合通过学习、资本融通等方式交流先进技术,新兴领域方面加强沟通、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

2. 合作方式

①加强“一带一路”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先进技术信息整合共享。

“一带一路”文化共享以开放包容、自愿平等、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各国政府部门与权威公共机构实质参与、深度融合的国际信息共享平台,以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作为共享内容,运用现代技术整合、展示和利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共享。

②资本融通带动工业和信息化产能合作及创新机制建设。

通过投融资、并购等手段,参与这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聚集区进行研究与开发,可以利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从而能够增强国内企业研发能力。

③聚焦于该国高科技、两化融合、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的合作和学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加坡等国不仅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尤其在高新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合作,聚焦其优势先进领域,实现互通互联。

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加快合作布局。

围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部署规划纲要,着力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硬件等领域,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合作布局。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支持专业机构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指南,提出瓶颈短板清单及优先级,引导贸易合作市场合作创新。

(二)稳健型国家合作方式

1. 合作机会分析

测算结果显示,稳健型国家自身具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良好,但是劳动力效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略有薄弱,包括沙特阿拉伯、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未来中国优势产业可“走出去”,实现合作双方供需互补、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2. 合作方式

①加强经济合作规划,努力实现经济合作共赢局面。

经济合作是国家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在展开国际合作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将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放在经济改革、全面治理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总体协调、科学规划、扎实推进。

②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供需互补,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政府和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对上游产业的投资、并购延伸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链。拓展在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空间。

③政产学研结合,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共享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积极向有关国家展示 “中国制造”、高新科技的优秀成果和总体发展情况,大力推进多方面沟通机制的建立。通过协调开展项目路线设定、技术标准与规范的选择等,搜集可以开展合作的节点,组织开展相关协调、研究工作。

(三)潜力型国家合作方式

1. 合作机会分析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潜力型国家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跨度较大,各个细分领域差异比较显著。其中,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空间大、政治环境稳定是大部分潜力型国家的共通特点。测算结果显示,大多数潜力型国家的工业竞争力、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我国与这些国家合作可广泛展开。

2. 合作方式

①推进贸易投资合作机制的建设,不断加深双边工信领域贸易合作。

增加贸易合作机会,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建设,持续改善贸易结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领域展开合作,交通运输合作积极推进,金融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②开展金融业务和机制创新完善,提升资本合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构建包括亚投行在内的,以人民币资本为主导的面向“一带一路”的投融资框架和金融合作体系。

③以工业和信息化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推动境外工业园区升级为两国互通互融的“经济走廊”。

以发展境外工信领域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内外产业合作良性互动、对外贸易相互协调。以区域性工业园区和高新科技区为载体,以产业发展园区化、各国经济特色化为支撑,加快产城融合,促进要素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推动实现转型发展。

④运用开放式思维,发挥我国对外友好沟通与合作优势,为世界经济进程做贡献。

运用开放式思维,打造一个相对共通的贸易准则、贸易规则和合作的规则,能够将自有资源、有优势、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的国家连接起来,建立我国与沿线国家友好沟通机制。

(四)薄弱型国家合作方式

1. 合作机会分析

与我国相比,“一带一路”沿线的薄弱型国家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理念驱动下,薄弱型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需求较大,这也为我国产能合作、沟通、交流创造了新的空间。

2. 合作方式

①基金融资等方式撬动金融体系支持“一带一路”。

运用国际合作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专项基金等多类型基金推进金融互联互通。尤其是对于潜力型国家,大规模的工业和信息化建设项目都需国内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金融项目予以支持。

②围绕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差距,打破信息壁垒 。

依托亚投行等机构,深化与薄弱型国家的务实合作,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信息壁垒,缩小“数字鸿沟”,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

③基础设施方面展开软件、硬件多方合作,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

针对薄弱型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整合资金资源、人才资源、项目建设能力、工程装备制造能力等多方资源,积极推进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行业协会、权威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程序简化、单据互认、技术标准兼容等。

④资源行业优势互补,积极开展资源产能合作,夯实工业基础。

对于能源行业而言,“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中东等一些薄弱型国家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可积极推进资源互补,推进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和产能合作。

2017-9-14

李芳芳(1983-),女,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博士;王璐璐(1988-),女,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博士后;高素梅(1956-),女,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周子学(1956-),男,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工业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