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秀
摘 要:小学阅读训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整合阅读训练资源信息,凸显学生训练主体意识。提倡學生个性化阅读训练,并对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进行创新实践,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展开阅读教学的理性设计,促使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阅读训练,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9B-0086-02
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一切激发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之中,使学习训练气氛浓重。但深入到课堂、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不难发现,课堂繁荣景象带有一定的虚假成分。阅读训练形式大于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有表演之嫌,这无疑是一种“假课改”。因此,我们要呼唤阅读训练教学的理性回归,注重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减少一些“花架子”,让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的阅读感知。
一、注重整合阅读训练资源
(一)利用教材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整合意识,对阅读教材文本进行深度解析。语文教材按照单元形式编排内容,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展开单元整体阅读训练,同一单元教材内容有更多相似之处,实施整体阅读训练,可以强化学生阅读认知。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设计对比性阅读训练,将相似度较高的两篇文段进行比较,其训练效果也值得期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在训练设计时,教师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和《只拣儿童多处行》两篇放在一起训练: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春色的,它们的文体、主题、写法上有哪些异同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拿到训练题目后,对这两篇课文展开对比阅读,并进行集体讨论。有学生认为:这两篇课文体裁是不一样的,一篇是诗歌一篇是散文;课文表现主题有相似之处,都是写春色的,而且与儿童有关联;写法上有很多区别,诗歌写法采用直接描绘、直抒胸臆的写法,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散文则是以陈述形式展开。教师采用对比阅读的训练形式,只是给学生设计了一道训练题,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充分阅读讨论中获得丰富的阅读认知。
(二)运用课外文本
阅读训练如果只是围绕教材展开,其训练强度和广度都相对有限,整合校本课程资源,或者是利用网络信息搜集课外阅读训练材料,以增加阅读训练内容 。教师在对课外阅读训练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对学生阅读基础认知进行充分调研,这样才能为学生设计适合度更高的阅读训练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认知能力的成长。课外阅读训练资源有个性化、多元性等特点,为阅读训练提供丰富选项,教师要注意全面考量,作出最为合理的训练设计。
《神奇的克隆》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多元运用,为提升学生参与兴趣,教师专门下载了《西游记》相关章节内容,让学生看孙悟空是如何将猴毛变成众多替身的。教师给出训练设计:孙悟空的变化和我们说的克隆技术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浓厚的探索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有学生说:“孙悟空的变化太神奇了,瞬间就可以变出那么多替身,而克隆技术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生长过程,但其复制效果是相同的。”也有学生说:“孙悟空是神话传说,没有真实性,克隆技术却是真实的。”教师利用课外阅读信息材料与课内阅读训练相结合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了阅读兴趣。这样的训练设计当然是比较有成效的。
二、凸显学生训练主体意识
(一)创设训练情境
创设阅读训练情境,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兴趣的审美取向,以提升训练设计的价值度。教师生动讲述、让学生有情感朗读、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利用多媒体播放诵读音频或背景音乐等,都可以给学生阅读训练创设适宜环境。小学生兴趣广泛,教师针对学生兴趣展开教学调动,不仅能够渲染阅读训练气氛,还能够成功激活学生的训练思维,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特定训练情境之中。
在进行《梦圆飞天》的阅读设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神州5号”飞船发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文进行阅读感知,并给出训练设计:中华民族已经梦圆飞天,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设想一下,如果你有飞天机会,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听说要飞天,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发表感言。有的学生说:“如果我能有机会飞天,我一定要在太空中跟地球合影。”也有的学生说:“如果我登上太空,一定在太空高歌一曲,表达激动心情。”
(二)做好训练引导
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已经成为大家的教学共识,教师在具体落实教学策略时,需要讲究实效性,而不是追求阅读训练的表象热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在阅读、分析、整合、筛选、归结等学习操作中,逐渐建立阅读认知。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引导,精心讲解、案例对比、观察引导、媒体展示、课堂示范等,为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给出技术性引导和精神鼓励,真正突出学生训练学习的主体意识。
《秦兵马俑》中对兵马俑进行描绘片段应该是最为精彩的,教师针对这几个段落展开训练设计:对兵马俑进行描绘时,主要抓住了哪些特征?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根据课文对兵马俑的描写,现场来几个造型。教师给出具体引导:描写人物要注意其不同于其他的特征,造型时,要追求形似和神似,造句要有关联性,几个句子有必然的联系。任务布设后,学生都积极响应,特别是准备造型表演,课堂学习气氛浓烈。课堂展示开始,学生表现非常踊跃,学习效果极为显著。教师给出具体引导,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维,课堂教学内容达成度很高。
三、提倡学生个性阅读训练
(一)强化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过程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训练有准确界定,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对这一精神实质有深度理解。所谓个性化,是指学生对文本阅读所产生的相关认知呈现特殊性。endprint
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阅读主体给出不同的阅读解析,这就是求异思维。传统阅读教学往往追求“大一统”,趋同性特征明显,教师要围绕“标准答案”展开教学,这无疑太过死板。提倡个性化阅读训练,要给学生以充裕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展开多向思维,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认知。
在对《爱如茉莉》学习后,教师给出训练题目: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把你的认知记录下来,参与班级展示。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很快就给出个性认知。“亲情应该是最纯真的感情,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为了子女可以牺牲一切,这当然是真爱。”“真爱就是只讲究付出,不追求回报,甘心为爱的人吃苦受难。”“真爱是最为淳朴的,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往往都可以寄托丰富的感情。”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其个性特征是比较突出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个性认知,解放学生思想,使其认知呈现多元性。
(二)引入论辩机制
小学生阅读理解求同意识比较强烈,教师要注意展开个性创设,引入论辩机制,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辩论,鼓励学生给出不同意见,或者是设置论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从争辩中获得阅读学习成长。在具体引导时,教师要保持中立观点,不给学生带来倾向性引导,以降低论辩效果。为确保论辩顺利进行,在具体分组时,要考虑小组整体实力的均衡性,采取异质分组非常必要。
《郑和远航》介绍郑和远航的经历,郑和船队威武,依据当时国力,没有哪个国家敢与之抗衡,郑和船队对沿途国家很有礼貌,即使是遭遇海盗侵扰,郑和也能善待他们,这样做有必要吗?学生议论纷纷,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将学生分成两个阵营,正方主张“有必要”,反方主张“没有必要”,辩论采用自由发言形式进行。辩论开始,学生展开激烈争论,教师也参与到反方阵营,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由于组织得力,课堂辩论获得圆满成功。辩论本身没有输赢,贵在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丰富真切的学习认知。
四、创新阅读训练内容形式
(一)增加选做内容
阅读训练设计时,学生习惯教师统一布设训练内容,给出统一训练要求,这是传统教学惯性思维在作祟。学生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在布设训练任务时,需要增加一些选做内容,给出不同难度要求,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训练实际需要。阅读训练引入分层教学意识,不仅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学习习惯也有重要帮助。
在《望月》训练设计时,教师给出选做题:(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必做题)(2)利用多种信息搜集渠道,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的诗文。(必做题)(3)请你用自己最为擅长的方式(诗歌、歌唱、绘画、书法、朗诵等),表达对月亮的情感。(选做题)(4)赛诗会。找到自己最喜欢咏月的诗歌,熟练背诵下来,准备参加班级赛诗会。(选做题)教师设计的四个训练题目中,有两道为选做题。这充分观照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实践证明,设置训练选做题非常有必要,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心理诉求,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丰富训练形式
阅读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都需要创新,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具体把握时,需要有学情调查意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选择阅读训练内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实际创新训练形式,才能获得比较圆满的训练效果。对比性阅读、生活化阅读、演绎性阅读、辩论性阅读、实践性阅读、反思性阅读等,都属于阅读训练的创新尝试,只要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引发学生展开多元思维运动,这样的阅读训练创新设计便是可行的。
《大江保卫战》描写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时,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涝的故事,这个历史背景距离现在并不远,网络上也可以查到相关信息,教师在阅读训练时,专门给学生设计一个课外信息搜集任务: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抗洪英雄故事,并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信息搜集,很快就找到一些典型的故事材料。有的学生讲述李向群的故事,他发烧42度不下前线,最后因极度劳累,离开人世。还有众将士用身体挡住激流筑堤坝的故事。课堂成为故事会,学生学习情绪被成功调动起来。
五、结束语
小学阅读训练教学呼唤理性回归,需要教师做出全面的教学反思,认真研究新课改精神的实质,切实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内涵要义,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閱读训练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创新训练形式。教师注重阅读训练设计的理性回归,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训练切入点,以有效提升阅读训练品质,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焦芳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实效性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
[2]杨玉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3]宋慧敏.小学语文阅读思维训练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4]王俊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