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关键词】 幼儿;小班;朗读;兴趣;体验;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7—0120—01
3-4岁是幼儿掌握语音、学说普通话的关键期。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儿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韵脚,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但也经常出现“唱”儿歌、拉长声音等不良现象。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我们应在小班的儿歌教学中,进行朗读能力的练习。
一、激发情感,培养幼儿的朗读兴趣
1.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话。教师可通过和幼儿交谈、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任感。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虑进行朗读练习了。
2.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从最简短、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开始,教师要耐心启发,具体指导。如,对于儿歌《珍珍的家》,可先启发幼儿对照自己的家,知道自己的家里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布娃娃等,然后把珍珍换成幼儿自己的名字,使幼儿有一定的亲切感,自然地将对家庭的爱意和依恋表达出来。
3.教师恰当的鼓励是打开幼儿大胆朗读的金钥匙。及时、恰当的鼓励,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朗读。此外,还要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学起来就会兴趣高昂,学得快、记得牢。如,在学儿歌《太阳》前,我先让幼儿在户外感受太阳的温暖,又通过光盘让幼儿了解到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幼儿学起来自然效果明显。
二、引导幼儿了解人物性格,学会变换语气语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已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由于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以及缺乏朗读技巧,朗读时语气平淡、语调平直。因此,教师要注重帮助幼儿了解儿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幼儿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时要用不同的語气和语调。如,对于《学习小黄鸭》,当读“我最小,我要先吃”时,声音要奶声奶气;小黑鸭以大自居,读“我最大,我要多吃”时应粗声大气;小黄鸭懂得谦让,语气要轻柔,使幼儿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现四只小鸭不同的性格。还可通过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重音对朗读的影响。通过练习,幼儿会朗读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三、通过朗读帮助幼儿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
在朗读中,教师要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幼儿的情感能随主人公的遭遇迁移,设身处地地展开思维活动。如,对于诗歌《小熊过桥》,读到“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时,注意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时的紧张心情;读“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时,声调要高,声音要强,读得要快一些,让幼儿体会小熊害怕不敢过桥的心情;读“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时,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幼儿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能更好地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四、在朗读中学习语言艺术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勇敢、诚实、光荣等)、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如盼望、焦急、兴奋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材料,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五、帮助幼儿克服唱读的习惯
幼儿园的孩子,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唱读”。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幼儿一起“唱”,所有的朗读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老师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唱歌模式拖腔拉调地“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孩子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
六、进行恰当的评价,帮助幼儿提高朗读技能
幼儿和成人一样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幼儿朗读时,老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合适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它既有助于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又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自信心,也能反映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是幼儿朗读水平逐步提高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自评、老师评,也可以是幼儿互评,评价要合理中肯。老师要对幼儿进行双向评价,在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的同时,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幼儿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编辑: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