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初探

2017-09-26 07:46蒋先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教育策略思考

蒋先毕

【摘要】 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們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教育策略 思考

【分类号】G633.91

一、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2.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3.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二w-3二192987.htm

二、新课标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1、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环境教育素材

在渗透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第三,老师应列出渗透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2、抓住环境教育素材上好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教学中要注意:一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选几位同学上台,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这种游戏的方法,很生动、形象,增强了趣味性,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了生态学的观点;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适当补充介绍黄平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全县有2万余辆摩托车,500余辆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 3、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如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组织学生顺德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4、通过习题教学,渗透环境意识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环境教育,适时引导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这里我们通过案例说明一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举出以下各种做法中,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

①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②绿化荒山,鸟语花香;③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④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⑤吃饭要干净,筷子一次性;⑥要致富,大砍树。

教学引导与分析: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及人类,故该做法破坏环境;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造成水体污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等严重后果;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

农村是学生实践环境教学的天然场所,学生能闻触摸到大自然的点点滴滴,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并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是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教育策略思考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