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摘要〕“三小研究”,以“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为切入点,在新课程改革的众多研究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开展心理活动课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策略研究的出现,让我聚焦心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细节,从空到实、从抽象到具体,开始开发小策略。而小策略背后的故事,是对自己实践的梳理与反思。策略虽小,但是在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确实提高了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课堂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6-0035-04
一、小策略之“快乐分享”
1.使用范围:课前热身五分钟
2.基本操作:
(1)每天学会记录自己的心情事件,特别是快乐的心情。
(2)四人小组成员确定分享顺序。
(3)轮流分享自己近半个月来的快乐事件。
(4)可以重点说一件事或者简要说几件事,每人一分钟左右。
3.风险与对策
4.推荐指数:四星
5.案例故事: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在“与快乐同在”一课中,同学们正认真听着关于“传快乐球说快乐”的游戏。
规则:“古人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份快乐吗?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传起快乐球,音乐一停,谁拿到球就给大家说说自己近期感到快乐的事情,让别人也和你一起快乐一下!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大家跃跃欲试。快乐球在同学们的手中传递着。随着音乐的停止,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快乐。
“陈老师给了我一张学会求知的扬帆卡,我觉得很快乐。”
“上周我生日,我妈带我去蛋糕店自己做蛋糕,大家都说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我听了很开心。”
“周末,我表哥教我玩我的世界,太好玩了,太高兴了。”
“下课的时候,大家一起做游戏,聊聊天就很快乐。”
……
游戏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时快乐球传到了X的手中。X一脸错愕,坐着不动。周围的同学小声地提醒着“快点说说你快乐的事情!”X站了起来,但是头低着,手里摸著快乐球。班上开始骚动了。
“快点,快点,我们还要玩游戏呢!”
“肖老师,不要管他了,他都不发言的。”
“不要浪费大家时间!”
我示意大家安静,走到X跟前,笑着说:“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我相信你一定也会有快乐的时候,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等了很久,X轻轻冒出一句“我不知道说些什么。”
“只要是让你开心、快乐,什么事都可以说啊!”
又是一阵沉默,骚动似乎又要开始了。
“今天出太阳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X说完,我示意他坐下,X如释重负。
“扑哧!”不知道谁笑出声,全班开始议论纷纷。
“大家干吗反应这么大啊?”
“感觉他随便乱说!”不知道是谁冒出了一句,X的头低了下来。
“前几天一直阴雨绵绵的,总让人觉得烦躁,心情低落。今天终于雨停了,还有了太阳,想着阳光洒在我们身上的瞬间,不值得让我们心情变好吗?”
“好像是这样。”一些学生附和着点点头。
“有些快乐会让你持续很久,有些快乐可能只是一瞬间,同学们听说过小确幸这个词吗?”
学生们摇摇头。
“小确幸指的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它持续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是一种让人心生欢喜的感觉。比如你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了;要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那一瞬间最简单的快乐。等下的传快乐球说快乐游戏,我们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小确幸,就像刚才X说的期待已久的好天气,终于出现了。”
“我打开电视,正好是我的偶像TFBOY的歌,太幸福了。”
“上完体育课,喝到水的瞬间,太爽了。”
“在学校突然想吃糖醋肉,结果中午我妈真的煮了糖醋肉,酸酸甜甜的,好好吃。”
“忘记带美术袋,同桌主动借给我纸和笔,真好。”
“同学们的快乐让我也很快乐。”
快乐还在传递,X似乎也投入到游戏中,或许他又找到了一个小确幸,或许是一个大确幸。
课后,我想着学生的那句话“同学们的快乐让我也很快乐”,我希望同学们不管是在心理活动课上或者是平时生活中,都能有快乐的心情,乐观的心态。是否可以在平时引导学生用乐观进取的心态从琐碎而细微的生活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发现小快乐,在心理课留点时间分享快乐传递快乐累积成大快乐?于是,“快乐分享”的小策略就在我的脑海中成型了……
很多的大快乐,都是由小快乐组成的;很多大进步,都是由小进步积攒的。
二、小策略之“小目标大动力”
1.使用范围:需要养成某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2.基本操作:
(1)了解学生的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的程度和进步的空间。
(2)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
(3)达成目标可获得相应奖励加以强化。
(4)提出下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小目标。
(5)以此类推,直到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
3.风险与对策见下图
4.推荐指数:4星
5.案例故事:我的进步看得见
小L上课总喜欢动来动去,爱找同学讲话,甚至有时候会发出一些声音引起同学注意,扰乱课堂秩序。期末,看着其他同学因为坐姿端正或积极发言,用小印章获得小礼品,而他什么都没有,小L很不服气,眼红脖子粗地生气。
课后我拉着他谈心:“今天的脾气这么大呀!怎么了?”endprint
“你是因为今天没有换到小礼品不开心吗?”
小L还是一言不发。
“你想要小礼品吗?”
“想,想有什么用,还不是拿不到。”小L小声嘀咕。
我想想,他说得也对。小L上课特别的“忙碌”,基本只有被批评的份。而我的要求是上课认真听讲或积极发言下课后才能获得小印章,他的行为表现是拿不到小印章的,更不要提兑换礼物了。或许我的奖励措施对于程度中上水平的学生是有用,但是对于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却也失去了意义。
“其实,你要得到小印章,换礼物也不是没办法!”
小L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
“你有没有注意到你上课的表现?如果我平白无故地给盖印,其他同学也会有意见吧。”
小L“嗯”了一声。
“你周围的同学都很喜欢上心理课,但有时候你这里动下人家,那里说句话,他们都听不到肖老师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能安静一定,他们对你的印象就不会那么差了吧。”
我见小L没说话,接着说:“只要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发出声音,不影响周围同学听讲,也能获得一枚小印章。”
小L眼睛骨碌一转,问道:“看书画画行吗?”
“行!”
“折纸也行?”
“对,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不能影响同学。”
“好!”
小L下一节课上课就开始看书,竟然真的认认真真看了一节课。虽然我对于“书比心理课有吸引力”这件事很受打击,但是因为没有他的干扰,这节课上得很顺利,因此,也履行诺言给他盖了他心理课的第一个小印章。
下课后小L主动靠过来:“肖老师,我下节课安安静静的,也会给我小印章吧?”
“让我想想啊,可以啊,但是要连续两节课安静才能换一枚小印章,我觉得你应该也是做得到的啊!”
“成交!” 小L兴高采烈地跑了。
第一节课也在折纸中安然地度过,小L还炫耀地说“就等着下节课的印章了!” 第二节课小L一开始认真地画画,但是在快下课的时候他想把自己的画给同桌看,虽然没说话,但是一直动同桌,破功了。
下课时,他不安地说:“肖老师,这节课我没说话。”
“确实没有说话。”我笑着看着他,“不过后面几分钟,你在做什么呢?”
“那这节课算么?”
“你觉得呢?还记得我的要求吗?”
“好吧,不算。”小L有点垂头丧气。
我告诉他,因为他很诚实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本来是要连续两节课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才能获得小印章,现在如果下一节能保持安静也能获得,但是,下不为例。
下节课,小L做到了,开心地讨着奖励,问,“再这样坚持两节课还有奖品吗?”
“有,但是要求有变化,除了安静两节课,每节课至少听课10分钟。”
接下来“听课的时候,手能放在桌面上,不要去动其他东西就更好了。”
接下来“至少能发言一次,让我知道你这10分钟是有听进去的。”
接下来“坚持15~20分钟,应该没有问题吧?”
接下来“你这么聪明,举手两次应该很容易吧?”
接下来……
慢慢地,小L偶尔还是会说话,开小差,但是老师和周围的同学都能感觉到他的进步。期末,他终于也换到小礼品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得以巩固和再次出现。因为目標小,小L有努力的动力和信心,阶梯式的小进步慢慢地越爬越高,越变越好。“小目标大动力”的策略不仅可以帮助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还可以帮助那些想要变大方的学生、想要交到更多朋友的学生、想要克服火气的学生。
三、小策略之“时光邮局”
1.使用范围:有自我承诺与期待的学生,理想主题心理活动课
2.基本操作:
(1)每年六年级开学初,创设场景,了解“时光邮局”活动。
(2)学生写信给未来的自己。
(3)学生把信交给教师拍照,按年份存档并发送。
3.风险与对策:
4.推荐指数:四星
5.案例故事:写给未来的自己
时间:2009年9月18日
“2009年4月25日,一位名叫格雷格的男子的电子邮箱里多了一封特殊的电子邮件。这是一位极为神秘的写信人,他清楚地知道格雷格身上所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比如他什么时候换工作,他新家的装修风格等等。与其他邮件大不同的是这封邮件显示是2007年4月25日寄出的。“到底是谁寄了这封信?”我环视班上的学生,大多数人露出疑惑的表情。
“外星人!”一位调皮的学生脱口而出,其他人哈哈大笑。
“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一位地球人做的。”我示意大家安静,笑着说。
“格雷格的好朋友、亲人?”一位学生很不确定地说。
“可是格雷格的亲人和朋友怎么会知道将来发生的事情?”
“有超能力!”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好吧,现在公布正确答案,写信的是格雷格本人。其实,现在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正在流行开来。根据网站调查,短短一个月至少有超过十万以上的读者给他们自己写邮件,这些邮件将在特定的时间传回给自己。”
“我知道,邮局有办理这个业务,我已经给20年后的自己写信了!”一位男生自豪地说。
“哇,你走在流行的前端啊!其他同学也不用羡慕,因为我们今天就要进行这个活动——时光邮局,给未来的自己写信。”
“要写什么啊?”学生开始议论纷纷。
“你们可以先考虑收信的时间,最短一年最长十年。内容嘛,自己考虑,可以写一写现在的老师同学和学校,等到收信的时候可以回忆。还可以写一写以后的学习生活状态,比如将来希望在怎样的学校读书、遇到怎样的老师、认识怎样的同学,再远一点,读哪一间大学,找到怎样的工作,组建怎样的家庭……”endprint
“肖老师你不会骗我们吧!”
“肖老师你会不会偷看啊!”
“万一我到时候搬家了怎么办啊?”
我笑着说:“所以请你们一定要写好自己的电子邮件、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我会尽量把信送到你们手中。我会用相机把你们的信拍下来发送邮件,可能会不小心瞄到内容,但是我会保密!”
学生们开始奋笔疾书……
时间:2017年4月2日
我又收到了一封郵件。
小B:是肖老师吧?六年过去了对你还是印象深刻呢。真的真的没有想到会在高考倒计时六十几天的时候收到这封信!……其实看到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就被自己震惊了……当年居然觉得自己能上复旦……天啊……果然当时还是太年轻……现在才勉强够得上厦大的水平啊……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好好笑哦哈哈哈哈……结果六年后的自己还是没有摆脱矮矮胖胖的样子……高考后再减肥吧,现在身体就是一切!信里说希望和小学的伙伴们还有联系,这个倒是很幸运,现在最好的闺蜜就是小学的死党呢。虽然六年都在不同的学校,我读理她读文,但真的是可以共患难的知己!!在题海里最近真的有点崩溃…梦想和现实以及可能更辛苦的未来……life is so hard.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是很积极也算是无愧初心。六年前希望自己要一直开开心心的,也是现在的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的吧!老师和附小这六年怎么样呢?当年郭乾老师刚出生的宝宝就要上小学了吧……How time flies……对了!如果算上在附小的六年……这就是我在厦外的第十二年啦。突然有点不舍得唉…真的可以说是厦外的体系塑造了现在的我呢……
回复:亲爱的小B,你大概是回复的同学里面写得最长的。哈哈,谢谢你的回复,也谢谢你记得肖老师,让我知道你收到了信。希望带给你的是惊喜而不是惊吓。人生就是这样,有如意的也有不如意,积极面对就好了。比如现在遇到难题总比高考遇到难题好吧,多克服一道难题对于高考就是多考一分。学习重要,身体也很重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郭老师现在已经是副校长了,他的孩子明年要来小学读书啦,所以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希望你高考能有个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小B:应该是我们要好好谢谢老师啦!努力刷题等待两个月之后的黎明啦!
有时候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总是说得很空泛,没多久学生也就忘记了。2009年的8月,我无意间浏览了格雷格的事件,知道了给未来的自己写信这件事情。百度了一下,其实类似的事件很多,心理学上认为这源于人类的自我承诺与期待。所以从2009至今,我在每年9月六年级学期初开展“时光邮局”活动,从写信到收信历经的时间很长,很多学生都淡忘了,但是收到信后的惊喜,学生的回复成了我继续开展活动的动力。我希望他们能在惊喜之后,自问: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了?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了?哪些事情没有完成?有没有从曾经的经验中获益?希望,写给未来的信中,不仅有对未来的期望,还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评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问题—策略—新问题—新策略……小策略研究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落脚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实际,发现更多的问题,开发更多的研究,形成策略网,提高心理活动课实效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毅. 研究性心理课程的实践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2008(8):25-26.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厦门,361004)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