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金
摘 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凝练成自己的作文。语文老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引导观察生活,充实写作素材;注重课堂练笔,学会迁移运用;阅读摘录结合,丰富积蓄语言;改变批改方式,提高习作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实效
学生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勉强写出一篇作文“交差”,但多半是内容空洞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作文。对于教师来说,兢兢业业上完作文课,认认真真批改完学生习作,期待学生能及时反馈,而学生关注的只是等级,对于教师的批改意见只是一扫而过。于是,一谈到作文课,师生之间就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教师和学生都急于提高,但都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效呢?
一、引导观察生活,充实写作素材
1.以节日为契机,汲取习作素材
每逢节假日,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商场等。学生的生活范围瞬间变得广阔起来,作为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让学生把“眼睛当作照相机”,使“耳朵成为留声机”,去捕捉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这样,学生的记忆仓库就一定会变得琳琅满目起来,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发愁了。如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孩子们用心观察在传统节日到来之时,气氛与往日有何不同,家人是如何过节的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活的积累,学生提起笔来才有感而发,有据可循,习作起来就像说话一样自然。
2.借助活动平台,积累习作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总是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参观宣传、义务劳动、捐款献爱心,与班干部一起筹划各类活泼生动的主题班队会等等。同时,也可想出各种各样的学生喜爱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学习方面,进行写字比赛、朗读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在体育方面,进行跳绳比赛、接力赛,男生开展打篮球、踢足球的比赛,女生开展踢毽子的比赛……可谓精彩纷呈。对于各项活动,教师可以在准备阶段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白怎样去观察;活动中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活动后再进行交流,写下感受。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提起笔来自然而然地就有话可写。
二、注重课堂练笔,学会迁移运用
1.模仿式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捕捉“写作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析文章的句、段、篇,领会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文,借鉴模仿练笔。例如,教学《匆匆》一课时,文章开篇就用具体的物象引发出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体会时间的匆匆而过。
2.想象式练笔
不少课文言虽尽,意未穷。学生的思路还停留在课文空白处,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情节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锻炼推理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改写、扩写或续写,既可练习表达方法,又能培养想象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读懂三份电报内容后,把训练点落在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笔者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毛泽东在得知爱子牺牲在朝鲜战场,面对爱子的遗体的处置问题上,经过一个晚上的煎熬,挥泪写下了批示——葬在朝鲜。作为父亲痛失爱子,作为伟人做出超出常人的决定,那个难熬的夜晚他是怎样渡过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等进行描写,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再一次深入,进一步体会毛泽东那“常人情怀,伟人胸怀”。
三、阅读摘录结合,丰富积蓄语言
1.推荐阅读,激发兴趣
高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只有激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文章的精彩片段,讲述作家的奇闻轶事,介绍故事梗概,或是讲述故事的开头,只有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内需成为阅读的动力,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比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学生对文中的“我”是如何拥有百万英镑颇感兴趣,教师可不失时机向学生介绍原著《百万英镑》。只有当学生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时,学生便会由“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当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自然内积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习作表达自然能达到语言内化,为己所用。
2.摘抄感悟,丰富积淀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读到的精彩句段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当然,做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阅读心得卡,写上日期、书名、作者、内容简介、心得体会等,用精美的图案加以装饰,而后集中班上同学的心得卡,装订成册,以达到资源共享目的;可专门是好词佳句摘录,让学生配上精美的图案,图文并茂,定期展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共同撰写读后感。也可以针对读完一本书或是某个感人的章节开展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共同感受人物的命运,赏析精彩片段,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改变批改方式,提高习作效率
1.找准例文,集体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为达到“改”的实效,教师可以在学生每次习作之后,选出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进行有针对地修改。例如优秀习作,应教会学生赏析文章好在哪儿,什么地方值得借鉴;若是中下水平的习作,则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比如:修改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紧扣中心来写,详略是否得当等。在集体修改中,教给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评议中锻炼学生的修改能力。通过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能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2.合作修改,分享收获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修改能力,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学会互批互改,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习作水平将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习作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带领组员进行修改。在批改过程中,组员间提出修改意见,认真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巡视其中,对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在合作修改中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修改效率。
3.适当面批,引导修改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更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教师可以针对每次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同学的习作进行面批,对优秀学生的习作,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中等生的习作,肯定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心,教给修改方法;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要手把手教,通过谈话,排除其畏难情绪,唤醒学生的用笔表达的意识。
作文教学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课堂的练笔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课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丰富积蓄语言。再加上,习作之后有的放矢的修改,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据可循,学生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黄珠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2015(11):227.
[2]陆燕玲.读写有序,比翼双飞[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3):62-6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