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蕊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诗歌翻译的“真”与“美”
——试比较歌德〈游子夜歌〉的中译本
赵燕蕊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欣赏是对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解。而诗歌翻译则是各类文体翻译中最难的,不仅要兼顾诗歌的形式、韵律还要兼顾诗歌的意境,更要注意诗歌特有的语言结构、感情色彩和新颖的想象。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面临的藩篱。本文从歌德〈游子夜歌〉的六个中译本浅议诗歌翻译中“求真”与“求美”的原则。
游子夜歌;诗歌翻译;“求美”;“求真”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不仅具有优美的形式还具有深刻、丰富的语言,诗歌欣赏是对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解。而诗歌翻译则是各类文体翻译中最难的,不仅要兼顾诗歌的形式、韵律还要兼顾诗歌的意境,更要注意诗歌特有的语言结构、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独创新颖的想象。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面临的藩篱。
纵览中外翻译史,对翻译标准的探求和确立真可谓是 “百家争鸣”,老子曾经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一论断可以拿来类比诗歌翻译的原则,翻译原则中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被梁启超称作是“译界第一流宗匠”的东晋翻译佛经的大师鸠摩罗什就主张:“对于原本,或增或削,务在达旨”这可以说是最早论述翻译中“求美”的原则。当代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说过:“求真个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真是必要条件,美是充分条件;……如果真与美能统一,那自然是再好没有;如果美与真有矛盾,那不是为了真而牺牲美,就是为了美而失真。如译的诗远不如原诗美,那牺牲美就是得不偿失:如果译得“失真”却可以和原诗比美,那倒可以说是以得补失;如果所得大于所失,那就是译诗胜过了原诗。”许渊冲教授在这里论述的就是诗歌翻译的“求真”与“求美”的原则。下面就德国著名文学家、诗人歌德的一首小诗〈游子夜歌〉的几个汉译版本,浅谈德语诗歌翻译的“求美”与“求真”两个原则。
诗歌翻译的“求美”原则主要表现在再现原文之美、切换原文之美和超越原文之美。歌德的小诗〈游子夜歌〉被誉为最纯的诗,它用近乎白描的语言,完美的形式表现出了宁静而和谐的意境,把山林中静谧的夜色描绘的令人如痴如醉。
这首诗在中国也流传很广,曾出现了很多的中译本,比如钱春绮,郭沫若,冯至,绿原等都翻译过它,这些译文各有特色,各有韵味。先来看原诗:
Wandrers Nachtlied
J.W Von Goethe
über allen Gipfeln A
Ist Ruh, B
In allen Wipfeln A
Spürest du B
Kaum einen Hauch; C
Die Vöglein schweigen im Walde, D
Warte nur,balde D
Ruhest du auch. C
这首诗首先从无生命的山峰,树梢开始写起,后又写到有生命的小鸟和人,以山峰和树梢之静,来形容整个大自然的境界,最后一句话写诗人被整个气氛所感染,也陶醉其中,到达心灵的安宁与平静,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这首诗最奇特的是它的内在和外在都很统一,诗的音节,韵律,意象都为表现诗的意境做了支撑。原诗的韵脚工整,前四句是abab的交替韵,后四句是cddc的韵。特别是前四句节奏鲜明,在重音的部分用了i这个音节在音色上是亮音,到了第五句有使用了个双元音au来中和过渡,最后一句用了两个u这个音节,由此音节上由亮到暗,由高到低,从而使诗的节奏和诗的内容达到和谐。
要翻译这首诗,字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是大白话,但是要用汉语把原诗原汁原味的感觉和意境表现出来却不是这么简单。
这首诗的中文译本很多。
现在就以著名翻译家和作家绿原及郭沫若先生的两个译本为例来分析一下。先来看看绿原先生的译本:
游子夜歌 (绿原)
群峰之巅 A
一片静穆, B
众梢之间 A
你觉不出 B
一丝风意; C
小鸟歇于林。 D
且稍带,俄顷 D
君亦将安息。 C
每个译文都有不同的特色,绿原先生的译本主要是侧重形式工整对仗以及诗的韵脚,比如第一和第三句的巅和间,第二和第四句的穆和出,都押了尾韵。他的诗主要是逐字逐句的直译,形式和句意上和原诗几乎没有出入。译诗歌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在是不容易,然而可能过于重视形式,是这首诗的前五句少了点音乐性,读起来感觉有点死板。
再来看看郭沫若先生的译本:
浪游人夜歌(郭沫若)
一切的山之顶
沉静,
一切的树梢
全不见
些而风影;
小鸟儿在林中无声
少时顷,你快,
快也安静。
郭沫若先生的译法很具有诗人译诗的气质。包括题目都与众不同,翻译成〈浪游人夜歌〉似乎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特别是对原文四五两句的意思上的改动,意思与原诗也有出入。把原文的spürest感觉译成汉语变为看见,而省略了主语du,这样看起来似乎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很有新诗的意味,形式上也有对照,可读性变强了。但是后两句很有争议,Warte nur,balde Ruhest du auch中Ruhest究竟译成什么,郭沫若把它翻译成安静,虽然读起来感觉更明快。但意境与原诗比较也不合适。绿原把它译成安息,这里可以认为是诗人的愿望,厌倦了世间的纷扰和繁琐,希望得到心灵的安宁与平静。
“真”指的是对于诗歌的原文而说的,建立诗歌原文“真”基础上的美才能说是真美。说诗歌难以翻译,就难在在“求真”基础上还要“求美”,而且要美得传神,美得自然。不然再好的翻译也有“斧凿之痕”也“言之无文”、“味同嚼蜡”。早在一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就提过翻译标准的“信、达、雅。”这里面的“信”说的就是翻译标准的“求真”原则。因为翻译原则里的“求真”问题,我们可以说是“忠实”或“信”的问题。
“求真”不仅是“信”和“忠实”还包含着对“求美”原则的不满与纠正。文学家、翻译家鲁迅就非常推崇翻译的“求真”原则。鲁迅对林纾用古文翻译小说非常反感,他说过:“当时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文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瞿秋白也对鲁迅的翻译文本大加赞赏,说过:“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绝不欺骗读者。”
对比〈游子夜歌〉的这六个版本的翻译,最贴合“求真”原则的当属冯至和欧凡的翻译,而对诗歌的“真”改造最大的是钱钟书翻译的〈漫游者的夜歌〉和梁宗岱的译版了。先来看冯至的翻译:游子夜歌(冯至)
群峰之巅
一片静穆,
连树梢上
也听不到
一声叹息。
林中鸟无语
且等待,很快
你也将休息。
冯至在翻译这首诗的时候几乎紧贴德语原义,没做任何改动,也没做任何引申。比如诗歌的最后一句德语原文是:Warte nur,balde Ruhest du auch.冯至版本的翻译是最贴合原文的。在Warte nur和balde之间德文原版中是有一个逗号的,冯至在这里把逗号加上了。上述所列六个版本的译文中,只有郭沫若,冯至和梁宗岱三人加了标点符号,其余三个都进行了合并,改变了原文的格式。而最后一句你也将休息也翻译的与原文一致,没有改变。冯至在处理诗歌的韵律上也很有经验,第一句、第三句和第七句全部押an的韵,第二句和第六句押u的韵,在韵律的选择上颇有讲究。
下面则是著名文学家、作家钱钟书翻译的版本:
漫游者的夜歌(钱钟书)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燥,
我亦欲归休。
如果按照“求真”的标准进行评价,这一版本可以说是和原版距离最大的然而又是最具特色的版本,钱钟书的版本可以说是把自由诗翻译成了五言绝句的韵诗。德语的诗歌很重视形式。按照形式的划分德语诗歌包含:十四行诗、叙事诗、哀歌、颂歌和格言诗等,根据诗节可以划分为:颂歌诗节、双行诗节、三行诗节等。
钱钟书的翻译可以说是达到了化境的地步,有“神来之笔”的意蕴,钱钟书版的翻译重视诗歌讲究意境的特点,把歌德〈游子夜歌〉这首小诗的意境完全表达了出来,但是形式上和德语诗歌差距太大,虽然汉语的五言绝句也注意了诗歌的韵律,但是和德语版诗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然而原诗中有代表性的意象全部在钱译中得到再现,如“微风”“山头”还有“鸟”,钱译中对德语原诗意象改变最大的当属歌德原诗中的“你”的意象钱译中变成“我”的意象。钱译的版本之所以这么处理,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诗歌抒发感情的时候大都借用第一人称“我”的形式,比如“我欲乘风归去”而不用“你欲乘风归去”等等。钱钟书根据古代诗歌字数和韵律的要求对原诗进行了简化,“木”指代所有的树尖,“山头”指代山峰之上,然而这里讨论德语诗歌翻译的“求真”原则并不是说只重视形式上的“求真”更有意境和意象上的“求真”,因此从这一个角度来说钱钟书这一版本的翻译也是成功的。这里注重的不仅是形似更是神似。
总的来说这几个版本译诗都很有特色,因为诗歌的翻译本身就是极其艰难的事情。以这首小诗的翻译为鉴,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那就是不但要重视细节,还要重视整体。不但要重视形似更要重视神似。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不仅是“求美”还要“求真”,更是形式,内容,韵律和意境的和谐统一。
[1]钱春绮译.歌德诗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王佐良.论诗的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谢莹莹.一首小诗的魅力[J].德语学习,1993.
[5]咸立强.郭沫若与歌德的《流浪者夜歌》[J].中国比较文学,2009.
[6]申连云.翻译研究的“真”“善”“美”[J].中国翻译,2011.
[7]周领顺.散文翻译的“美”与“真”[J].中国翻译,2015.
[8]谭克新.德语诗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
G115
A
2095-7327(2017)-08-0177-02
赵燕蕊(1985—),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德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