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2017-09-06 15:39陈春燕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春燕

摘要:数学是一门富有科学性和探究性的学科,数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基于这一客观要求,小学数学课堂应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引入探究性学习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着重分析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特征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策略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方法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过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良好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探究性学习策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团队智慧来完成任务,落实目标。

1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特征

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一方面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小学生高效率地把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趣味性。只有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因此在探究性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趣味性知识作为切入点,选择与小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及逻辑思维相接近的数学问题,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2 创新性。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举一反三,形成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学好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1.3 交互性。合作学习是探究性教学中的常用手段,每个学生作为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与责任,在共同合作的交互性学习中完成学习目标,组员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1.4实践性。小学数学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究性学习方法调动小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整合知识、开拓思路,更利于小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规律与性质,加深印象。

2.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方法

2.1 提出探究问题,调动自主学习热情。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应以问题为起点,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产生质疑,进而活跃思维。因此想要确保探究性学习发挥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提出探究问题,产生悬念,促成冲突与矛盾,以此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但是应该注意,提问的过程不能盲目、随意,而是要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只有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形成探究欲望。例如学习“分数”时,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道有趣的应用题:假设动物园里有一群小猴子,已知母猴的数量是公猴的2/3,你能从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这道开放性的题目很快就抓住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说“公猴比母猴多1/2”,有的学生说“母猴比公猴少1/3”,有的学生说“母猴是猴子总数的3/5”。这个提问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非常富有挑战性,他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开拓思维空间,自主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2 鼓励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师越来越关注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还需教师进一步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该意识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仍要起到引导与协调的作用,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与阻碍,要及时帮助解决,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以此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改变了过去单向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出示几张有趣的图片,展示不同的分数,然后提问:图片中的几个公式有什么不同?它们彼此之间有相关性吗?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再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说这些分数是相等的?为了找到答案,学生可以用折纸的方式实际操作,他们在折叠正方形时发现:当对折次数相等时,平均分的分数也相同。这样通过自主思考,学生获得结论,把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2.3构建数学模型,强化逻辑思维。构建數学模型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小学生的建模思想与建模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将学生带入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中,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探究活动,分析、思考与提炼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构建数学模型。例如学习“梯形面积”时,笔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先在课堂展示一幅梯形花坛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将梯形转化为自己熟悉的图形,再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尝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考核了学生对已学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各小组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再加上一系列的对比、分析与总结,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梯形面积公式。这种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题效率,也让数学课充满了乐趣。

由上可见,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探究性学习策略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学科规律,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策略,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小学数学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列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281-282.

[2]张凤云.小学数学探究式教育模式的构建探索[J].求知导刊,2016,13: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