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萨
根据心理学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紧张、死板的课堂氛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自我探究的积极性,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增強他们的数学课堂参与度。
1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开展现状
1.1学生参与深度不一。在大多数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不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都是听众的角色,没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好学生就已经把结果公布出来了。另外,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害怕影响教学效果,经常会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使成绩差的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在课堂讨论中。
1.2课堂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我国的教学观念中,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据教师的教案有进度有计划地进行,教师教案的课时任务必须每节课都要完成。而且,教案的内容过于单调乏味,只是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不结合学生在实际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具体地撰写教案,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
2提高小学数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措施
2.1开展直观教学。更好地进行直观性教学,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知识相对来讲比较抽象,仅靠语言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就应该利用多种直观教学的手段,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形象的茅盾。例如在对正文体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把正方体积木的六面都用纸糊上,把两个对立面用相同颜色的纸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例如:正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糊的面,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把正确的结果说出来。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其它特征,学生就会积极地发言,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正方体的特征完整的叙述出来,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2.2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愉快的情境教学环境,提供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关。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调地用语言传授知识,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课程,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年、月、日”这一节时,可以设置一个引导语:我们中间有一个小朋友现在已经11岁了,可是呢,他只过了4个生日,你们觉得是真的吗?大家把今天的“年、月、日”学习后就会知道了。之后学生就会很好奇,为什么他11年只过了4个生日,而我一年过一次生日?好奇心就会引导他们进入今天的课堂,产生求知的欲望,认真学习这一节的内容。
2.3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运用于生活。通过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人民币的计算时”,学生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学此时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生购买东西的情境,出示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品及玩具并标出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两项物品算一算自己应该付的总金额。在教学相关的长度单位后,安排了每位学生利用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操场的长度,学了比和比例,组织学生画出教学平面图,测量旗杆高度,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确实有用。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中,需要立足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其课堂参与度。
2.4灵活采用先进教法,引导自主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采用“分析例题―演示例题―题海练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过是在老师的牵引下为完成作业而学习。因此,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单调、厌烦的情绪,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了。所以,为了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更新观念,灵活运用先进教法,尽可能地让他们在老师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甚至是在游戏玩乐中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重视,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学习效果才会更好。适合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先进教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随便哪一种用法拿过来就可以效仿使用的,还需要结合本班的学情。不过,总的说来,不管是哪一种先进的教法都要考虑是否把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了首要位置。
2.5注重情感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感性的。如果小学生能够与授课老师建立起亲切和谐的关系,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那么他们往往会喜欢上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在上这位教师的课的时候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会认真、不打折扣地完成。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凡是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无一例外都和学生打成一片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想见,一位老师平常和学生很少交流,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知之甚少,那么,他的教学就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想要使他的课堂“活”起来,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情感态度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开知识殿堂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教程中,老师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本文主要提出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开展直观教学和情境教学,立足生活,注重情感,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张厚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新课程学习,2011.
[2]程福永.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育研究,2015.
[3]叶东胜,曾胜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