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举措探讨

2017-09-06 04:40吴洪友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知识生活化

吴洪友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将初中数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促使数学知识更加生活化,这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初中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向。初中数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就会对学生持续施压。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减轻学习压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我国的义务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标准,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依托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多变的设计教学方案。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中抽象的概念是比较多的,但是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都还不是很高,对数学的抽象概念,理解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依靠教材、黑板来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这种方式是很枯燥的,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那么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先决条件,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将数学生活化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教学意识生活化,制定教学目标

意识决定行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生活化,需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意识,养成将生活元素带入课堂教学的习惯,有助于教师带着生活化的意识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习惯,以便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巩固旧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探索数学问题,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我们要找准两者的最佳联结点,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促进教学生活化。例如,在学习“用方程组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商家實行商品打折还有利润可得吗?打折后的利润来自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们热情高涨,相信学生最终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新的问题:商品打折,最后受益的是商家还是顾客?商品打折,打多少折是什么意思?用数学式子怎样表示?这样教学,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起与生活的联系,增加数学的魅力,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表象,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下,理解、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一课时,许多学生在脑海中无法形成对三角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等之后的图形形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生活中旧报纸、废弃纸箱等进行全角三角形的制作,课上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发现全等三角形在平移、旋转、翻折等操作之后的图形形状,并对其产生概念,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品认识、熟悉全等三角形,便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五、课后练习生活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在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还应该进行课后练习的生活化,这样可以鞏固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数学练习题,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活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不但要做到在教学中实践,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后练习时,必须有所得并且着重思考,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课后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并且在下节数学课上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其对三角形的了解。

数学是依据生活又需要还原生活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生活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需要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采取生活化的形式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主观上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傅海伦,徐丹,葛倩,等.对数学教学设计实践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2]温建红.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14(1).

[3]宋庆莉.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抓起[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三角形,不扭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