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养成

2017-09-05 11:10许艳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低年段语文课堂

许艳坤

摘要:“教育即培养习惯”,在众多的课堂习惯的培养中倾听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不容易控制自己,如果缺少适度的纪律约束和倾听习惯的培养,也就没有了课堂探究的质量。只有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其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低年段 语文课堂 倾听习惯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想象,能从听话中吸收营养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

一、优化倾听内容 ,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

1.優化教师讲课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和条理性,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从现在开始》一课,我一开始便以狮子大王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把自已想像成童话中的一个小动物,感受猫头鹰和袋鼠所下的命令是否合理,学生模拟小动物“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要跳着走路”,通过体验,学生不由自主地叫起苦来,把心里的不满、埋怨、担心都表现出来,这时学生理解“叫苦连天”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时,让学生想一想心里怎么想,学生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整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万兽之王”的竞选,紧张、激烈而又快乐。最后,在集体表演课文时,学生自发地欢呼起来,这既是表现课文内容的需要,更是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为这样的课堂而欢呼。

2.优化学生发言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学生们倾听的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我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对学生的发言也作适当处理。

第一、指明发言的技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适当协助发言。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我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二、活化课堂,引导倾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是交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倾听就没有交际。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表达,真诚地用心倾听,实现对话与交流。

1.在合作中培养正确倾听

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讨论等平等、民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因为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会更自由,更畅所欲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同桌相互展示着读,同桌读得好的向他学习,同桌读得不够的地方,帮助指出,相互学习。这样,给他们听的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听好同桌的朗读。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如:游戏“传话”,让学生通过传达一句话,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老师把写有一句话的纸条给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然后让他把这句话依次往下传。最终传到最后一位同学时,这句话会被学生在慌乱中变了形,随后便是开心地一阵嬉笑。在嬉笑中,在轻松中告诉学生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话,会闹出笑话。

三、运用训练,提高倾听能力

叶圣陶说:“能力并不是一会儿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训练,训练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老师必须对学生倾听能力进行长期的训练。

1.重视日常训练,落实倾听能力

个体倾听技能的训练,包括发言、辨音、吐字、音量、语速、关键词等都要做得尤为细致。如音量的训练,要给学生量化的值,感受大小。在日本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材中,我们看到其指导用书中对交流时的音量、姿态、情绪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例如音量,每一个听说单元的教师指导用书中都有这样的指导:音量种类:(0)默不作声;(1)耳边悄悄话;(2)只有身边的人能听到;(3)组员能听到;(4)教室的学生能听到;(5)操场上招呼朋友的音量。这样就让我们不难理解日本的国民素质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我们也充分借鉴了日本对于控制音量的做法,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音量进行指导,尝试着在平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在“听”与“写”结合中,培养倾听能力

“写”也是“听”的检验教学手段之一,最常用的就是平时老师经常在做的听写词语。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难度,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字变成一个词,再变成一句话,可以从单一的听写,到寻找听到的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倾听能力和思维内化,我带过的每一届学生都会在每周一至周四早读,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字词句段的听写,给他们有时间的限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听写内容。这样,练习得久了,他们适应了、并快速地完成了这样的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彦霞.小学低年级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贾爱娟.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

[4]秦冬梅.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尝试[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6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低年段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注重倾听感受音乐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幼儿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的培养
用心唤醒孩子的耳朵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