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行知思想 绘多彩童年
——浅谈“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入

2017-09-03 10:20吕英
好家长 2017年8期
关键词:天性美的美术

文 吕英

撷行知思想 绘多彩童年
——浅谈“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入

文 吕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结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论”和“六大解放”教学法,在美术课程实施中渗透游戏精神,以自然社会为背景,构建开放式课堂;以“六大解放”为原则,彰显本真天性、以游戏精神为指引,玩转美术活动;从多方面处理好顺应与促进、练习与创造、愉悦与发展的关系;从而开展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将幼儿自由、纯真、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天性进一步释放。

美术教育;行知思想;游戏精神;彰显天性

根据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现状,结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和“六大解放”教学法,在美术课程实施中渗透游戏精神,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优化当前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从多方面处理好顺应与促进、练习与创造、愉悦与发展的关系,从而开展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将幼儿自由、纯真、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天性进一步释放。

一、以自然社会为背景,构建开放课堂

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社区文化和自然、社会、民间风土人情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活动背景,从孩子的一个个发现、问题和思考中构建适合幼儿发展的自然、开放、生动的趣味美术课堂。

(一)自然物产背景

大自然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教科书,是孩子们思维自由的学习场和丰富情感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引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实地考察参观,在快乐的游玩中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酣畅淋漓地在草地上写生,在沙地中作画,在田间玩泥巴,用树枝石头拼摆……让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玩”与“学”中唤醒幼儿爱美的天性。

(二)社区生活背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幼儿园周边的文体馆、剪纸坊、东大老街、市府广场、新华书店、医院、果园、菜园、农贸市场、交警大队、消防支队等,应有尽有。这些社会机构与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实践基地,提供了走入社会、践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学习活动场所。老师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讨论交流对美的感受,并把生活中的美表现出来,感受美术创作的宽度。

(三)节庆文化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国家,社会纪念性节日和民族传统节日较多,每个节日不仅仅有着不同的活动,而且节日环境、节日饰品、节日主题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内涵。我们以节庆活动为线索,组织幼儿开展了“喜闹元宵”“快乐六一”“情满中秋”等多主题、多形式的节庆活动,将节日活动与美术教育相融合,在欢乐的节庆活动中,深化幼儿对节日文化的认可,并在认知的基础上体验其中的快乐元素。

(四)园内活动背景

利用园所空间,构建开放、自然的美术活动场所。这些场景并不需要固定的主题要求,幼儿可以在审美情境中自由地创作。园内的花草树木、种植园地、公共走廊、美术活动室、沙水区、涂鸦墙等,随处提供一些美术操作材料,在自由活动中,让幼儿创意的灵感油然而生,创意的火花时时迸发。

二、以“六大解放”为原则,彰显本真天性

(一)解放眼睛——发现美的元素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多看、多观察。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让他们用眼睛尽情地去看花草树木、飞鸟走兽、日月星空、风雨彩虹,去欣赏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去发现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感知,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解放大脑——鼓励美的创想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幼儿感知欣赏和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当一名小班的孩子把太阳涂成绿色的时候,老师不要急于干涉并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而应问问他“为什么要画绿色的太阳”,孩子说:“因为太阳上没有小动物,长满小草后小动物就可以去玩了!”这是儿童充满幻想的世界,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为他们打开自由想象的空间。

(三)解放双手——体验美的创作

“解放儿童的双手”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动手机会,让他们自己操作,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首先,在孩子们的身边,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便于取放的材料、工具和物品,支持他们进行美的创作。其次,当孩子在创作中遇到困难时不急于帮助,而是给孩子自己解决的机会。另外,幼儿在创作的时候,要尊重他们的原创思维,给孩子自由想象、表现的空间,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心声,也能使他们获得自信。

(四)解放嘴巴——表达美的感受

“解放儿童的嘴巴”就是要让儿童自由、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满足幼儿好奇、好问、好说的天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体经验和情感态度,教师要营造自由、宽松的心理氛围,多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如:在感知欣赏时鼓励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美在哪里?”“你有什么感觉?”等,帮助幼儿加深审美体验。在幼儿创作时,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准备画什么?”“你现在画了什么,还想画什么?”“你做的飞船真大啊,里面会坐着谁?”……鼓励幼儿进行下一步创作。在作品展示时,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你是怎样创作的?”“你们觉得他的作品怎样?”“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让幼儿在讲述的时候体验与人分享作品的快乐。

(五)解放空间——丰富美的世界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空间舞台,为创作活动打下基础。教师不要把孩子局限在活动室、幼儿园内,而应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激发创作愿望。春天,孩子们走进草莓园、菜花地、柳树下,才能创作出“花和蝴蝶”“柳树姑娘”的作品;秋天,孩子们在树林中散步,在农田里拔萝卜、挖山芋,才会将“树叶联想”“秋收忙”表现出来;冬天,在雪地里滚爬、堆雪人、打雪仗,一幅幅《雪趣》、一个个雪人才会被创作出来。只有走进丰富的世界,才会激发美的灵感,创作出美的作品。

(六)解放时间——支持美的追求

“解放儿童的时间”就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满足、支持幼儿从容地去创作。在一日活动中,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多安排自主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可以静心投入到创作中。另外,当幼儿作品没有完成时,提供半成品摆放台,幼儿将未完成的作品放在摆放台上,旁边放上自己的姓名卡或标记,下次再接着完成作品。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支配时间,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创作,支持他们对美的追求。

三、以游戏精神为指引,玩转美术活动

幼儿天性爱玩、爱动、爱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精神是儿童在游戏中所呈现出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状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则,以“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向往之情,以“趣”保护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以“趣”萌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之情,从而促进游戏精神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入,使幼儿“玩”的氛围越来越浓,教师“教”的痕迹越来越淡。

(一)以“趣”为主的目标定位愉悦创造

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兴趣”和“创意”的核心价值上。即通过有趣的环境、有趣的材料、有趣的内容、有趣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感受和欣赏、表达和创造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

(二)别有风趣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

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多数是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幼儿亲身参与和收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生活中、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石头、贝壳、昆虫、纽扣、光盘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令孩子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孩子生活,易于唤起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欲望。如幼儿将使用后废旧彩笔收集起来,利用毛根、皮筋、彩纸等辅助材料进行捆绑、拼接、粘贴,变成可爱的大象、河马、企鹅等动物造型。当孩子们看到身边废旧的水彩笔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动物造型后,他们感到惊奇和兴奋,激发了他们用各种生活材料来创作的热情。

(三)妙趣横生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从幼儿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探索适合幼儿的趣味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如:油画棒画、黑白线条画、版画、水粉画、水墨画、沙画、水彩画和纸工、泥工、制作等,体验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的趣味性。美术活动的内容不再注重技术训练和模仿,不再强调知识的习得和积累,而是更多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更多地接近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场馆,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有趣的活动内容,使美术活动更加生活化、游戏化。

(四)兴趣盎然的学习方式自由自主

相信幼儿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美术活动的学习方法不再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而是注重幼儿自主的感知、想象与感受。尝试打破原有的固定的集体临摹式学习模式,探索以游戏式、区域式、个别化、合作体学习形式为主,设置有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幼儿美的感受,激发幼儿个体的欣赏与感受、表现与创造,满足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

总之,在“行知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倡导美术活动回归童心、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强调尊重幼儿天性、认知兴趣和内心需求特点,相信每个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从材料选择、内容设置、活动形式上注重生活化、游戏化、趣味化,保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尊重、走进、读懂、理解幼儿的基础上,满足支持幼儿自由表现、创作想象的艺术潜能,引导儿童去观察世界,领略自然,体验情感,学习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幼儿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

[1]安·S·爱泼斯坦,伊莱·特里米斯[M].我是儿童艺术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张雪婷,倪雪萍.“玩”与“学”的艺术[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7,(3).

猜你喜欢
天性美的美术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