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2017-09-03 10:20李艳
好家长 2017年8期
关键词:幼小阶段幼儿园

文 李艳

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文 李艳

从幼儿园教育到学校教育,儿童要经历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了多方面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及教育现状,从“两大习惯、三大准备、四大能力培养”三方面寻找有利于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策略,以期促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正常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减少儿童入学适应问题的发生。

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教育策略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出生后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在幼小衔接阶段,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直接影响儿童是否能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面临困难的最重要因素。

一、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阶段儿童表现的特点

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是指处于5~8岁年龄段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感知运算到具体形象运算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儿童主导活动的转变,即儿童从以游戏为主导的幼儿园活动转向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学校学习活动,主导活动的改变对儿童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学前阶段的儿童和小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在幼小衔接时期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存在,随着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逐步适应,两个发展阶段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儿童幼小衔接时期的发展特点。

(二)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存在的问题

刚从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的儿童必定会产生兴奋、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此阶段的儿童个性强、情绪不稳定。进入小学后,儿童所面对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可以独立;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小学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等。由于小学的协调工作也有实际困难,因此,新入学的儿童在学习、交往等方面存在压力,有的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而出现抗拒心理等。

二、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在儿童幼小衔接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终生的老师。

(一)促进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

儿童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父母是儿童主要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自身的个性特征、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念等会影响儿童的行为结果。家长应该成为儿童学习上的表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帮助儿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布置学习空间,提供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等,促进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

(二)促进儿童学习兴趣的养成

研究表明,父母独立教育、祖父母与父母共同教育的儿童比祖父母教育多而父母教育少的儿童在积极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广泛兴趣等方面发展得好,并且存在显著差异,相对稳定的家庭教育环境比不稳定的环境更利于儿童兴趣发展。所以,在儿童幼小衔接的关键期里,父母应该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变化,多与儿童交流,帮助儿童度过这一关键期。

(三)促进儿童学习品德的形成

在对儿童进行学习品德的培养中,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的品德发展;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减弱教育作用,甚至会使儿童形成一些不良品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以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儿童,主动承担起培养儿童品德的重任。

三、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教育引导,让儿童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家长要重点关注儿童的两大习惯,贯注儿童的三大准备,凝注儿童的四大能力,让儿童进入小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一)关注儿童的两大习惯

1.关注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家长首先要帮儿童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现在的学前儿童的阅读培养,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有效陪伴”。另一方面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衡量儿童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

2.关注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生活习惯的概念较为广泛,好的生活习惯将决定儿童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晨起床后的洗漱习惯、自我整理书包的习惯、看书写字时用眼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身体的习惯、安全与自我保护习惯等。

(二)贯注儿童的三个准备

1.贯注儿童的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儿童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儿童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儿童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学校的事情,告诉儿童上学的种种好处。

2.贯注儿童的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是指为儿童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铅笔等。要让儿童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实用为主。

3.贯注儿童的体能准备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儿童有充足的营养储备和休息时间,带领儿童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儿童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儿童健康入学。

(三)凝注儿童的四大能力

1.凝注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1)激发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观察的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年龄较小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容易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家长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激发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养成喜欢观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创设儿童观察事物的条件

日常生活中可提供儿童观察的东西是很多的,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家长应注意选择儿童能理解的事物,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另外,在家里要为儿童创设一些观察的条件,如种一些花草树木、养小动物等,只有经常对儿童进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发展。

2.凝注儿童专注能力的培养

(1)抓住注意力训练的适龄期

注意力训练在5周岁即可开始,黄金期在小学阶段,15岁之前效果最显著。因为4岁至青春期前期的儿童大脑急速发育,加上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在接触外面繁华的世界,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

(2)营造注意力集中的外部环境

儿童在学习时,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收起来;文具要简洁,功能单一,避免儿童把它们当成玩具;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儿童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为儿童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

3.凝注儿童独立能力的培养

(1)放手让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童独立性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儿童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他有这种独立的愿望,家长就要因势利导,从培养儿童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儿童独立性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起来的。

(2)相信儿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时,会发现有些儿童一遇到困难就不干了,家长有时心软了,就包办代替。此时,家长一定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4.凝注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1)树立父母榜样的作用

一个不善于和他人交往的家长一定不会教育出乐于结交朋友的儿童;一个对待客人冷漠的家长也不会使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同伴热情。所以,家长要善于交友,用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熏陶儿童。

(2)创造丰富多彩的交友机会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儿童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儿童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如参加各类联谊活动,经常邀请儿童的伙伴或朋友来家里做客,带儿童到朋友家去做客等,尽量多地为儿童创造与朋友、同学乃至大人接触的机会等。

综上所述,儿童在幼小衔接时期有特殊的发展特点,在这一时期,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中应该逐步完善与探索的新领域。

(江苏省东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1]李秀,陈宝华.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

[2]郑天竺.国外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综述[J].教育界,2010,(22).

[3]张浩燕.家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

[4]王后玉.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角色定位[J].教育导刊,2012,(2).

[5]李晖.3~6岁儿童兴趣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幼小阶段幼儿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