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限时讲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7-09-01 02:13王益坚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王益坚

摘 要:限时讲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限时讲授要注意完善预设,围绕文本重点部分进行预设;在讲授中强化问题引领,发散学生思维;适当融入文化内容,促使学生自主体会文化底蕴;结合课堂生成及时调控预设内容,让限时讲授更合理。

关键词:限时讲授;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8B-0078-02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使用满堂灌的模式,造成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缺失。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可采用限时讲授的方法,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空间留给学生。然而要注意的是限时讲授并非不讲授,教师的讲授要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合在一起,不能简单的从课堂教学中剥离出来,要做到更好的限时讲授,则须注意多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一、充分预设,直击重点

在采用限时讲授时,教师要充分进行课前准备,分析教材,探讨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内容进行充分预设。在预设中,教师要预估学生在学习文本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并针对这些内容安排直击重点的问题。只有在课堂预设中做足功夫,在限时讲授的过程中才能言简意赅,避免肤浅、散乱的讲解,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

比如,以《第一朵杏花》飞教学为例,教师在预设时,直击重点,设置了相关问题。首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引发学生猜测文本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也设置了重点问题,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些问题从大处着眼,能促使学生掌控整篇文章。

由于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思考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可以在限时讲授的过程中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句,琢磨其中的疑点,并体会人物的情感。如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这个句子中,为什么竺可桢要“弯下腰来”“习惯地问”又意味着什么。学生四个人一小组自主阅读,并讨论这个问题,有学生认为“弯下腰来”表示竺爷爷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表示他经常提问。在限时讲授中,教师不必具体讲解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可以再次追问,引发他们对问题深入的思考:“为什么竺可桢会有这样的习惯呢?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再次思考后体会到,竺可桢在长期观察中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说明竺可桢善于提问,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于在预设中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所以学生在自主阅读、教师限时讲授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切入重点。

由于在课前进行了充分预设,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需要讲授过多内容,而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将问题抛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问题引领,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发现学生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具体方法是可以设置主问题,用其作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刺激源,让学生尝试围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则在课堂讲授中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加以点评,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在必要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作参考的背景信息等。

在学习《开天辟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而教师则在讲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这些问题,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可以设置和文章字词学习有关的问题,如:“‘光芒万丈和‘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在诵读的时候,要如何表现这种区别呢?”学生可以回答:“光芒万丈”更为强烈一些,而“皎洁明媚”则更为柔和。但是学生却不明白如何在朗诵中展现这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授,教导学生用提高嗓音的方法表现猛烈的光芒,而通过温柔的嗓音表现“皎洁明媚”。学生有所感悟,理解可以通过声音来展现光亮度,朗诵时的声音具有可塑性。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和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如:“盤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做了哪几件事情,尝试按顺序说出。”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后能够回答: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可以分成天地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但是他们却无法回答盘古为何要开天辟地,这在文本中找不到直接的答案。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进行适当指导:“盘古宁愿用自己的身子顶着天地,不让它们合拢,最终耗尽力气,而后身体又化成了山川河流,此时的天地和原来的天地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盘古不想永远活在混沌的世界中,他想将光明留给世人,繁衍万物。”

利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讲得并不多,但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却能得到提升,有助于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

三、独辟蹊径,渗透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限时讲授的方法逐步渗透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有限的讲授时间内,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讲述和文化素养有关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究。

在学习《峨眉山月图》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中依恋家乡山水的情感外,还可以将文化内容融入其中,在讲授中,给学生介绍古代诗词中的“月亮”这个意象。古人常常使用“月亮”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发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是中秋之月,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羁旅愁思之请,体现缠绵悱恻的离别意象,除此以外,有时诗人还使用“月亮”的意象表达幽静宜人的隐逸形象。在简单介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峨眉山月图》中的“月亮”体现了怎样的情怀,并通过自主学习,研究自己学过的其他诗歌,思索其中的“月亮”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在学习中还可探究在古典诗歌中还有什么其他常用的意象,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味。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象及其所体现的文化蕴含有了初步了解,并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捕捉生成,及时调控

学者张志公提出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有效而快速地打开学生的脑子,让他动起来,这就叫启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通过限时讲授抓住课堂生成的机会,及时调控预设内容,用启发性的语言带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心志,让他们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在学习《九色鹿》的时候,教师设计了若干学习板块,通过出示和九色鹿有关的壁画导入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制作生词卡片,学习生词;在自主阅读中找出故事的角色,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品悟这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九色鹿既然心地如此善良,为什么在国王处罚调达的时候不再次救他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及时调控,让学生们从九色鹿和调达的性格入手进行分析,说说文章中有哪些词句体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学生分析“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认为从这个句子能看出调达当时内心充满喜悦感,这进一步说明他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而九色鹿相当正直,自然不会再次援救调达这样的人。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挖掘可供发挥的内容,如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理解,知识点的缺失,掌握知识过于零碎、分散的问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实时调控,通过讲授加以正确引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共同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逐步增多,同时他们也可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要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在讲授时,教师要注意设置能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并适当地将文化内容渗透在教学中,同时还要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合理调控讲授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肖艳红.限时教学如何突破“限”制[J].才智,2016,(20).

[2]张继芳.“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课堂模式的践行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

[3]仲剑峰.限时讲授:构建生本课堂的智慧应答[J].江苏教育研究,2014,(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