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明宇
摘 要:磨课可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磨课的主要环节包括备课、试讲、说课、评课、反思等,通过这些环节对教学过程查漏补缺,从而可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践从磨课的涵义、意义以及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磨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8B-0048-02
好剑需磨炼,好玉需雕琢,好课则需要教师反复地推敲与打磨。因此,磨课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道。只有经历磨课,青年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理论融入实践,才能把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那么,什么是磨课?磨课的意义是什么?磨课磨什么?下面结合我校青年教师的具体实践展开讨论。
一、磨课的涵义
磨课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教师在一个集体背景下,在团体协作的氛围内,围绕课堂化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科研方法,仔细的研究课程,反复地学习与实践的过程。由此可见,磨课需要在一个团体的环境里,多名教师一起以相互协助,不断合作的方式去开发课程、讲述课程,评估课程、总结经验的过程,它是在集体背景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课堂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
二、磨课的意义
磨课的意义在于:团体共同分享研究成果,一起开展案例研究,然后,再对教学进行反思评估。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课堂化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让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满足
通过磨课,既可以让我校青年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合作交流、评估和提升的机会,最终促使他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在我校广大教师职工中,教师队伍存在多层次、专业发展多需求的问题。通过磨课,可以让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学水平、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以课堂化教育为中介,展现自己,充分的表达自己,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从而让他们对教材、对教学过程的把握有更深的认识。同时,通过这种展现自我、反复激荡的形式,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
磨课活动与校本培训相辅相成,磨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校本训练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磨课这种形式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本来就是一种校本训练。校本训练的其他形式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表现能力与专业素质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为磨课提供有力保证。磨课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通过认真备课、不断试讲、反复说课、集体评课以及评估等环节,教师可以让自己真正沉浸在课程之中,沉浸在课堂化教学过程之中,让自己与课程真正融合在一起,这样更容易发挥集体的作用,在团体背景下查漏补缺,提升自己。
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在磨课活动中感受与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它们学习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那些教学实践急需提高的青年教师可能对具体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技能与技巧关注度更高。而对于骨干教师来说,它们的教学风格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在磨课中的关注点更有深度,能够更多地从课程设计,以及磨课的整体去思考。
(二)让教研组建设得到提升
磨课表面看是围绕“课”开展,不断“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但从深层次去分析,发现这一切都在磨人,磨炼教师。磨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这个活生生的人来参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得到磨炼,同时他们的能力、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在整个教研组中,除了上课老师,其他老师也全程参与,他们也在不断反思,他们也认真备课、听课,他们也仔细反思、不断讨论。通过这种形式,教研组的各个老师都会有所收获。
在磨课过程中,教研组的教师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让整体的力量得到整合与升华。各位教师全程参与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活动。在这个团结互助,自由、民主的氛围里,教研组的各位老师之间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们相互支持、互帮互助、以老带新,骨干教师水平精益求精,青年教师水平也不断提升。长此以往,这些带有正能量的友好精神会慢慢深入各位老师的内心,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习惯,进而由内到外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
三、磨课的过程
磨课追求精益求精,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们在集体参与的背景下,通过一种特殊形式呈现教学过程,深刻引发全体参与教师的反思,促使他们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课程内容与教课形式,有利于各抒己见、博采众长,全面提高。在不断的备课和试讲以及探讨过程中,教师们会体会到一种与个体授课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在磨课时究竟在磨什么?
(一)磨理念,成就有“高度”的教师
教师是书本与学生的桥梁,是教学的实践者。教师的理念决定教学的风格与深度,决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陈腐,将会把课堂教育引向歧路。而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打磨,而磨课是最好的途径。在磨课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去参与理解课程,可以从多视角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只有在磨课中,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新课标,才能把新课标融入到教学理念当中。只有在磨课中,教师才能形成新的、有高度的理念,才会茁壮成长。
(二)磨学情,成就有“温度”的教师
在课堂化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教师如何精心准备课程,如何认真的讲课,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很难实现教学目标。长此以往,导致教师丧失教学热情,学生失去上课兴趣。究其原因,是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心理与兴趣。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在磨课中真正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学生的心理、情感作为连接点,让教学过程不再仅仅局限教材,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因此,磨课必須要打磨学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三)磨反思,成就有“深度”的教师
一个真正具有深度、能够实践新课标的教师,他应该具有反思的特质,能够自主“造血”,而不是靠别人“输血”。那些仅靠“输血”的教师只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成为实践新课标的称职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磨课过程中,如果一个教师仅靠“输血”,不能形成“造血”功能,即使他有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地参与磨课,也无法成为一个成长性的教师,永远都处于新手水平。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一节课在老师们的手里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水平,磨出高度。通过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探讨,不断碰撞,成就了一个个骨干教师。正是这一次次磨课,我校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磨课是一把磨刀石,磨课是一把雕琢刀。磨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张辉. 磨课,“磨”去了什么——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看“磨课”之失[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1).
[2]陈汝耐.磨课——成长的历练[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 .
[3]蒋成荣.让磨课真正成为教师的“练功场”[J]. 人民教育,2007,(1).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