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7-09-01 04:07古丽加娜提·卡里作拉
新课程·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古丽加娜提·卡里作拉

摘 要:幼儿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习惯、生活习惯、活动习惯和道德习惯培养方面。幼儿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尚未定型,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以引导,有利于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任务,幼儿园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细微处入手,从大处着手,既要及时发现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还要培养幼儿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结合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具有生活阅历浅、理解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很快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即使有一些好的行为,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做的过程中没有对好的行为加以巩固,依旧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幼儿园老师不能单纯靠说教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爱好、性格特点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对幼儿的行为不断进行强化,这样才能起到巩固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例如,笔者所带班级的幼儿大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不懂得与他人分享,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尊重同学和关心他人。笔者针对这种现象,就在课堂上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带领幼儿唱《客人来了》《人人叫我好儿童》等音乐作品,并且让幼儿在歌唱的过程中说出自己对歌词的见解,将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在社会教学中,笔者还会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我的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学做小主人”等,将德育一点点渗透到教育之中。此外在幼儿园语言课上,笔者让每个幼儿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故事,同学是如何帮助自己,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等,让幼儿在不断的回忆和总结中学会感恩和尊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学效果,还会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家园有效结合,帮助幼儿矫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培养行为习惯的同时,幼儿园老师还要重视学生已经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目前幼儿园学生大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溺下长大,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本身就具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自理方面,大多数幼儿园学生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本身的成长极为不利,还会影响其他的幼儿。针对这一状况,幼儿园老师可以和学生的家长相互配合好,只有家园有效结合,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幼儿园老师首先要找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如幼儿园教育偏差、社会环境不良以及家庭教育不当等,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幼儿自身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原因。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习惯的矫正同样也需要很长时间,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帮助幼儿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消除障碍

消除障碍是矫正不良习惯的第一步,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大多数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定势,与周围同学相处也不是特别正常。笔者认为,幼儿园老师可以从人际关系着手,老师首先要尊重、关心和真心实意爱护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同时还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让这些学生以积极、热情和友好的态度去对待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采取互助组、一对一的方式,帮助有不良行为习惯幼儿调整和周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入大集体之中,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并加以改正。

2.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习惯的矫正同样需要很长时间,幼儿园老师要持之以恒,有恒心、耐心和信心,不气馁,不急躁,并且将有关的检查督促措施有效落实。笔者所带班级有个幼儿每天放学回家就看电视,而且总是接连看上几个小时,笔者和学生的家长进行及時的沟通,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教育,学生的家长也积极配合,最终帮助学生改掉了这个不良的行为习惯。

3.及时强化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消除就很难,幼儿园老师要加强管理,随时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这样相对于消除学生根深蒂固的不良行为习惯要简单得多。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要加强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表扬,刺激学生去效仿,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表现,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启蒙阶段,幼儿园老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教育,和学生家长有效配合,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凤娟.巧用鼓励表扬,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J].科学大众,2008(12):11-14.

[2]吴颖.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S1):7-9.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