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内容摘要】学习兴趣、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是初中生核心历史素养形成的四个必要阶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学习兴趣 历史观念 历史思维 历史意识 核心素养
历史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初中历史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就从这些年的教学经历中谈谈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兴趣产生观念
“兴趣是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需要保持浓厚的历史兴趣,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的感染力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课前做好充分备课,上课保持充沛的精力,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而富有激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书本资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七年级上册《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生对于《三国演义》故事耳熟能详,精练的文字、动人的场面描写都会深深打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故让学生去讲解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再次就是从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小组合作学习、积分抢答、答题争星等途径来催动学生的学习。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是产生历史观念的重要前提,学习无兴趣谈何历史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的第一步。
二、观念催动思维
时序性是指在时间的背景下掌握事件的发展,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问题的研究,包括横向时序性和纵向时序性两大方面。所以学生历史观念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出学生的时序性,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
首先培养事件的纵向性,可以充分利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历史事件。同时可以选择一些具体事例,比如抗日战争,以列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致的经过。
这样让学生对时间的纵向性(前后联系)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横向性观念,即同时期不同地域事件的对比性。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来挽救封建统治、保持封建制度,而同时期的俄国在农奴制改革、日本在明治维新,美国更是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等等。通过这样的比对分析使学生对事件的横向比较有个清楚的认识。
历史观念的形成对于历史思维至关重要,正确的历史观念是规范而准确的思维方法、思维意识形成的重要保证,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才会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三、思维培养意识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历史意识,而要获得意识需正确的历史思维,没有历史思维就不会有历史意识。具有丰富历史思维能力的学生会善于分析历史问题,尤其是历史史实分析解答能力远超一般学生。例如八上《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中“重庆谈判”这个重要知识点,试题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重庆谈判对国共双方来讲是否都有意义?为什么?”很多学生一看这问题立即判断:没有。有学生答对国民党有意义:赢得准备内战时间;有部分学生就答对共产党有意义: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而历史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就发现:两党的目的并不一致,是能够同时达成双方目的的。
初中历史教学阶段尤其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客观的历史意识,而正确、客观的历史意识成为形成初中历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四、意识形成素养
历史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改善和历史思维的培养,从而形成完善科学的历史核心素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首先要从教材本身出发,要适时进行教材改革,将传统单一的历史学与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结合,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准确掌握整个社会动态与发展形势。
其次要提高教学质量,将学校的三项基本任务: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智力能力并进行情感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知识传授与能力思想教育并重的特点。
再次就是将历史与实践结合,参观历史遗址、参加历史纪念活动,使得历史时时刻刻在学生的日常學习和生活中得到体现。如2014年国家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国家以此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牢记,尤其是中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思维素养形成的这一关键阶段。
总而言之,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观念的形成、历史思维的完善和历史意识的客观成熟,当学生每一层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就会水到渠成。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