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
摘 要: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64-0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语文学习就是阅读思维的旅行,一方面是能将文字读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另一方面是将读到的说清楚,就是用思维去表达。有质量的思维,是真正阅读的前提。因此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关注求异思维,聚焦促进认知拓进的内容
学习的发生是指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向未知领域的拓进。这里的已有基础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学习策略、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同化、顺应等将未知领域变成已知领域,就是认知拓进。一篇课文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聚焦什么样的内容最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已知和未知的认知冲突,优化学生的思维参与积极性,就可以确定能够促进认知拓进的文本内容,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以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学生有阅读这类散文的初步基础,从阅读策略上来看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写作策略上看,学生也有过多次写人习作的练习,知道写人要通过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去描写一个人,知道要通过事例去刻画人,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学内容的定位较浅,学生的思维没有进一层的深入,学习的有效度是不够的。
通過对学情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建构这样两个话题“作者描写外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扫路人把作者请进屋里,沏了一壶茶,应该谈了很长时间,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三句对话?”
通过与自己平时的写人方法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作者也运用了抓住人物主要特点进行外貌描写,但把外貌置入情境,随着情节的发展进行多次外貌描写,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了。作者也运用了对话描写,但作者是根据要表现的人物特点有选择地呈现了三次有代表性的对话。这些内容是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忽略的,经思考后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参与积极性。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明确思维优化的兴奋点,就是探到了学习的真实“坐标”,就能使学习的内容更加聚焦,目标更加集中,学生学习的思维更加活跃。
二、引发批判思维,强化学习活动的探究深度
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延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少分析,多实践,通过一个个“学的活动”去调动孩子们全部感官,将思维引向深入,增强思维的获得感。
例如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发现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现在的城市生活充满雾霾,食品有污染的也很多,像老人那样留在天游峰是理所当然。很显然这样认识扫路人是不够全面的,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认知上就出现了偏差。于是我就让学生以自己城里的生活视角来看老人的生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老人现在拥有的和没有的列出清单。很快,纸上出现了“拥有:清新的空气、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花鸟作伴”“没有:电视、电脑、wifi、商场、电影院、子女在身边、好的居住条件”,再进一步讨论,学生又得出了:“有雪花泉的水但要挑,大米和蔬菜要自己去种,有花鸟作伴可能同时也有蚊虫叮咬,有宁静安逸也可能感觉孤独寂寞。”这时候再来讨论“为什么老人舍不得这样的生活呢?”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老人真正拥有的是知足常乐、豁达开朗的性格。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善于表达,乐于抒情。因为整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收获,虽然很简单,但是学生有了对自己的思维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有了充分表达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不需要教师从中卖力地讲解,只需启发思考的角度,让孩子自己去明白之前想得不够完善的地方。
三、训练逻辑思维,建构路径清晰的知识图式
卢梭曾说过:“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中间的距离就是学生需要经历的沿途风景,在这段历程中教者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思维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经历发现,形成清晰的知识图式。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感悟扫路人“享受工作”“豁达开朗”的心态,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是否真的累,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分歧,笔者敏锐地捕捉到这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触点。于是就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从文中找根据进行辩论。认为老人应该累的学生,不仅从文中找出了形容峰高、 峰险的句子,还找出了作者和游人的表现来加以说明,而认为老人不累的学生则找出了扫路人“轻轻松松”“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的内容来说明,并且说老人因为天天扫身体得到了锻炼,已经适应了扫路生活。而随着这辩论不断地深入,学生也明白了老人感觉不累的原因,还在于他喜爱这份工作,在老人眼里这是工作又是一种享受。最终得出了“决定一个人是否真正累的是一个人的心态。”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每找到书上的句子证明老人应该累,老师引导进行朗读,同时引读老人说自己“不累”的句子进行比较,思维不断深入,在寻找论据支持自己论点的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不断地得到了增强。同时,对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深入地认识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激发创新思维,形成有效迁移的认知结构
阅读中的思维创新是思维的高级阶段,这种创新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体现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每一课的知识可能只是散落的珍珠,如果能和已有知识相联系,通过同化或顺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就形成了美丽的珍珠项链;其次就是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与迁移。学以致用能够使知识与能力相融合,产生积极的体验,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侧面描写,这也是文学作品中非常有实用意义的写作方法。怎样让学生认识并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在执教时通过这样几步推进目标:
引疑:作者要写的是扫路人,为什么会那么多笔墨去写天游峰呢?如果去掉这部分内容你感觉怎么样?
归纳:点明这就叫侧面描写,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侧面描写。
应用:像这种侧面描写的写法这篇文章中还有吗?(找出文中写游客、我的表现等三处侧面描写)
学生在互相讨论中明白,这是一座险峰,这是一位老人,峰越高,越险,越能衬托出老人扫地的不易,就更能表现出老人的豁达开朗。在归纳中得出了像这样通过对别的事物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就叫侧面描写。也能找出文中另外三处的侧面描写。但如果教学到此为止,那么学生只是认识了側面描写这一静态的知识,对于从哪些方面进行侧面描写,如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一方法,还是不得要领。关于侧面描写的知识也就是一颗散落的珍珠。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多少创新的体现。于是笔者寻找学生知识结构中的联结点,再次将学习向纵深推进:
再现:还记得我们在四年级学过的《黄河的主人》吗?今天我们再读一读,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如果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在侧面描写这种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迁移: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种勤劳朴素的身影。请同学们以“冬天大街上的扫路人”写一段话,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两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黄河的主人》也是写人散文,写的也是一位陌生的普通人。只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限于年段特点,没有提及侧面描写。而此刻再读,学生就有了惊奇的发现,原来这篇文章也通过写黄河,写游客,写“我”的心理来侧面烘托艄工。老师适时的鼓励之后告诉学生,这是小发现,如果将两篇文章对比,你就会有大发现。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得出了一般的侧面描写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旁人表现、作者心理这几个方面进行。这就是文字的秘妙,文章的密码。六年级的同学需要学会学一篇,想一类。在接下来的迁移写作过程中学生这样写:
“一打开门,风夹着雪就涌了进来,我不禁把围巾紧了紧,把帽子往下拉了拉,一埋头迈出了屋门。地上的积雪很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路上不见什么行人,偶尔见到一两个人也是裹得像粽子一样,飞快地消失了。”
“每天出来卖菜的张大爷,今天也不见了踪影。”
“这时从前面传来‘哗、哗的铲雪声,我不禁感到好奇,这么冷的天会是谁呢?”
……
美国教育家达克沃斯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儿童研究的过程。教学中一切都要着眼于儿童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阅读教学中,探究语言作品的语言形式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理性化和逻辑化的特性,这有利于学生多种思维结构的合成。在这个学习环节中,教师说得很少,主要是学生自己的阅读表达,教学从“讲述”走向“探究”,知识由“传递”走向“创生”。“为什么写扫路人,要花这么多笔墨写天游峰呢?”很自然地把情感的人文表达转向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思维的交接点得到融合和延伸,语用技能得到了提升。发现文中其他的侧面描写——发现学过的文章中侧面描写——发现侧面描写的秘密——自己运用侧面描写。探究学习步步深入,而教者在这个过程中则起到了思维助产士的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需要思维的发展,思维力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源动力。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