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文
摘要 当前,微课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然而有些微课没有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表现形式,而更像课堂实录,故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文章在文献分析和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微课的教学形式和表现形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 教学形式 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j.cnki.kjdkx.2017.06.047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速度、视频压缩技和传输技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在技术的实现上成为可能。并且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的理念为微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提出需加强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而微课的出现恰好迎合此趋势和潮流。
但是尽管目前中小学和高校的微课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微课在设计上还是存在些许问题。部分教师的微课其实就是教学实录片段,缺少对微课的再设计。有的微课不论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形式的表现上都缺乏新意,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达不到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对微课制作的观察来剖析微课的概念,探究微课的设计形式,以期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微课概述
微课起源于国外。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cGrew早在1973年就提出60秒课程。主张将概念、案例等教学内容浓缩到60秒的时间以便于教学内容的普及。从这便可以看出微课的影子。到了2008年,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教授提出了微课的理念,Penrose认为,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看做知识脉冲,并辅以讨论和支持,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后,美国的Salman Khan创立可汗学院,利用录屏技术创建了三千多门在线微型教学视频,获得广泛的好评。
我国的微课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自2012年起开始风靡。国内多位学者都对微课做了阐释,但其中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影响力更大:“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传播载体,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知识点而展开教与学活动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换言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为特点,融合了图、文、声等多种表现形式,以教学设计为依据,以课件、练习和学习帮助为支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主题鲜明的教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微课的核心思想为指导,对进行微课的设计可以充分展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
2微课的设计类型
2.1微课的教学类型
(1)讲授型微课。讲授型微课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在整个微课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线,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一种微课形式。适用于比较抽象晦涩的知识,比如一些理论的讲解,概念的推演等。
讲授型微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知识,因此深得广大教师的肯定。尽管讲授型微课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考虑学生差异性,从而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增加,不能够激发足够的兴趣和专注力学完一节微课等等。但是讲授型微课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教师只需在上课时多注意一下讲解的生动性,再配合一些教学活动,也能够带来不错的教学效果。
(2)讨论型微课。此类微课主要试用于开放型问题的探讨,教师就某一主题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比如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讨论而解放学生的思想,收获知识和启发。
讨论型微课的优點比较明显,它能够激发出学生活跃的思维,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或坚定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唯一的正确答案或者各有千秋的开放式答案。但是讨论型微课需要教师对课堂有较为高超的把控能力,能够从更高点来掌控讨论的走向。相较于讲授型微课,讨论型微课的效率似乎要低一些,且教师花费的精力更多些。
(3)演示型微课。演示型微课主要适用于一些实验操作课或者体育课,教师将教学实物展示给学生,或者做一些示范性的操作和动作,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演示型微课比其他类型的微课更为直观,方便学生的学习与记忆。但是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做成演示型微课的,要根据知识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微课类型。
(4)探究型微课。这类微课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来获取知识,常常配合有自主学习模式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现。
探究性微课非常适合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是很多师生都推崇的微课类型。学习微课的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同时也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和视频中的学习者一起开动脑筋,来发现新的知识,到达新的学习高度。
一般来说一节微课以一种形式为主,但是每种类型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关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同出现在一个微课里也是常见的。就我国目前的微课来看,讲授型微课占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们应该开阔思维,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点的情况来选择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微课类型。
2.2微课的表现类型
这里所说的微课表现形式是指视频最终呈现的形式。
2.2.1人物不出境式
这类微课最为常见,这类微课教师不出镜,只将教师的声音、PPT、标注等录下来作为视频供学生学习,操作技术也相对简单。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种是采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配合精美的ppt和清楚的声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PPT的制作要简单大方,不要过分花哨,否则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文字和背景要有区分度,文字不能过多,重要知识点要突出显示。另外声音的采集最好使用收音效果较好的话筒,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一种是种是用支架把手机架起来,对着一张白纸,教师在白纸上书写进行教学。制作这类微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手机的像素要高,不清晰的视频会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在白纸或白板上进行书写时,字迹要清晰可辨;另外光线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要注意光源的方向和高度,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最好不要出现因为光线问题而出现的阴影。
2.2.2课堂情景式
这种微课也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及微课比赛中经常见到。这种是在光线明亮的录课教师中拍摄,情形同正常上课时一样。这类微课一般采用两架或两架以上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转换不同的视觉角度,或教师为主,或PPT为主,或有时听课学生出境,后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剪辑,让学习微课的人仿佛身临其境。
拍摄这类微课时,若教师出现语言上的错误,也比较方便后期剪辑。教师只需在说错的地方重新更正,在剪辑的时候将镜头切换到学生或者PPT上,并将说错的那句话剪掉即可,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剪掉错误的一句话而产生的教师动作上的不连贯现象。
2.2.3实地拍摄式
有些教学内容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教学比较好,比如商务酒店礼仪等。教师单方面的讲述不如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教学效果更好。这样就把微课的录制地点由录课教室换到了实际需要的场景中,比如在酒店大厅用模拟情景的方式来告知学生们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做一些错误的师范让学生去反思等。
2.2A画中画式
这类微课在一些培训视频中经常见到。视频中主要呈现的是教学内容,如PPT或者教师在PPT上的批注等等,在视频上下左右的一个角落用一小块区域来出现教师的画面。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学生因看不到教师而产生的一种非临场感。
2.2.5抠像式
抠像式微课比其他形式的微课在后期制作中稍微复杂一些。多采用绿屏背景,以方便图像的提取。有的抠像只是将教师的影像抠出来,然后换一个更加贴合微课主题的背景。有的抠像式微课更为复杂,如将PPT作为背景,PPT上的内容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手势出现。这种效果类似于天气预报的播报员进行天气播报时的场景。这种类型的微课在形式上更加新颖一些。
但是制作摳像时,对后期剪辑师的技术要求较高,抠像时需要注意人物边缘的平滑度,最好不好出现毛糙的边缘,否则看起来非常影响美观程度,也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
2.2.6动画式
这种微课要求制作者具备较高的动画制作技术,制作过程复杂,但是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它能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将抽象变得具体。除了平面动画之外,制作者最好具备制作三维动画的技术,这样便可更加直观形象地去表现一些场景或者知识点,比如用动画表现化学反应的过程,或者用三维动画表现虚拟空间等。
这几种微课表现形式也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在一个微课当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选择一种或多种表现形式,但是都对后期制作有较高的要求。然而不论技术如何,最好都能做到没有较大的瑕疵,比如要有清晰的声音和画面,自然的体态语言,这样才能符合大众的视觉要求,才能更加吸引学习者去学习。
3总结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微课被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因此关注微课的不同设计与表现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用心地去设计好每一节微课,才有可能发挥出理想的教学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