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明
【摘 要】反思是每个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是促进教学正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化学科目亦不例外,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当中去进行反思,为此文中将重点针对反思性的教学展开分析,促进改革。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教学;化学教学
化学科目是探索外界科学的重要科目,對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涉及许多公式与概念,甚至是化学式的大小写都有严格规定,所以稍有不慎便极易出现差错,因此反思与查验是十分重要的,但当前的高中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情绪负面,所以很少有反思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只有利用反思性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反思的意识,才能够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真正得到完善。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疏忽是每个人都会犯下的错误,是一个人学习过程当中的常态,但所谓学习,最终目标是在对错误的反思当中得到成长,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正是反思教学理念产生的缘由,学会反思,才能真正得到改进,对于化学教学来说亦是如此。但在高中阶段,随着课业压题不断加大,很少有余力去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所以只有利用反思引导,让学生对于反思更加重视,并且养成主动反思的习惯,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自身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成果。但当前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反思教学落实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教师缺乏重视,导致反思教学始终被忽视,学生也无法养成反思的习惯。其二是反思的方向不对,导致应当重点去反思的部分被一再忽略。其三是反思缺乏理论根据,不具备整合性,无法让学生对自身常犯的错误产生概念。这些都是对学生化学学习十分不利的问题,只有得到合理改进,才能够确保反思教学的意义体现出来。
二、反思性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起重视,确保落实
反思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十分必要的一个过程,因为在成长与学习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会犯错的,说明错误是人生当中必要的存在,但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对错误的思考与总结得到进步,即是反思。与其将反思归类为一种教学方式,个人更倾向于认为反思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构成部分。但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更重,所以也没有了余力去进行反思。这与教师对于反思的忽视也有很大关系,教师意识不到,学生也意识不到,反思习惯更无法养成。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起重视,加大反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在完成每一次测验之后,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反思这次测验自身出现了什么新的错误,犯了什么常犯的错误,根据反思结果去改进,才能真正得到巩固效果。
(二)明确反思方向,提升反思效率
反思并不是针对每个部分都去反思,这样范围过广,亦无法达到实际目标。教师知道学生反思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问题症结去合理提出反思意见,这样才能让学生反思的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可以几个章节的教学完成之后,根据学生不同章节测试出现问题的频率找出每个学生的弱势部分,并安排一堂课的时间,针对学生的弱势部分,帮助其展开反思,这样更有效率。例如部分学生对于晶体结构知识把握不准确,部分学生对于分子结构的了解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原子的结构知识认知需要巩固,不同的学生问题也各不相同,更加深入的去思考,才能够保证反思教学的实际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不存在空缺。
(三)建立反思依据,保证反思针对性
反思并不是凭空展开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借助测验,收集数据,并对学生的错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根据分析所得结果才能够展开的工作。所以如果教师只是在测验后或是完成教学章节时,命令学生在空无凭据的前提下展开反思,是根本无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的。因此,为保证反思教学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应当首先通过多次的测试,以及教学问卷等方式,不断收集学生化学学习的相关数据,测试成绩是最为有效的依据,在收集了相关数据后,教师应当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分析模型,针对学生每个章节的学习测试结果建立起图表,细化分析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频率最高的是哪一部分,最终制定出针对性的知识点学习成果总结表,下发给学生,帮助学生针对自身的不足去进行针对性反思,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知识反思的效率,确保反思方向不偏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改进也更具针对性。
结语
化学知识,是一门理论化的,包含了许多数据与概念的繁复知识门类。在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字母的大小写,都可能引发错误,所以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弱点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学生常见错误的相关数据,并针对性指导学生展开反思,这样才能够尽快让学生了解到自身问题所在,并根据教师指出的方向去完善学习,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化学学习成果,避免学而不得,摸不清方向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宋井标.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3):7
[2]马运朋.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4):127-130
[3]张文平.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