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新华
摘要:本文以营口理工学院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等形式,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并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等角度出发,提出深挖学生创业潜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对接社会需求等提升创业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6-0114-03
创新创业作为当前国家的战略思想和培养计划,必然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重点,而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也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创业能力的研究并不多,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创业能力可从七个指标去衡量,包括:创业原动力,创业机会识别力,创新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学习能力,资源整合力和创业意志力。其中,创业原动力主要考虑被调查者对创业的渴望程度,对自主创业的兴趣,是否期望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或者改变生活方式,是创业意识的一部分;创业机会识别力指的是学生对与创业有关的商业机会具有一定的敏锐性,能够评估商业机会的可行性和价值,能通过与人交流请教发现商业机会;创新创造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等,能够突破常规处理一些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喜欢通过各种渠道结交朋友,善于跟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朋友长期保持朋友关系;实践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善于学习的能力,把外在的实践转化为内在理论体系的能力;资源整合力,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或活动时,能够对有益的资源充分获取、合理配置、最大发挥的能力,并且具有发现潜在资源的敏锐度。本课题组以营口理工学院学生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创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从多个维度分析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提升创业能力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调查情况说明
本课题组采用的是以调查问卷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以营口理工学院学生为抽查样本,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96.7%。从专业角度来看,其中经管类学生160人,占53.3%;工科类学生140人,占46.7%。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203人,占67.7%;女生97人,占32.3%。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一学生50人,占16.7%;大二学生96人,占32%;大三学生89人,占29.7%;大四学生65人,占21.3%。
从调查内容来看,本研究以营口理工学院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人手,重点调查了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因素以及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在现状分析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情况,是否有过创业实践等;对于影响学生创业能力因素的调查分析方面,主要是把创业能力分解成多个小指标去考量,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方面的策略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创业认知存在差异。调查中,52.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开办一个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一个出口,仅有23.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70.88%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和意识,29.12%的学生对创业毫无感觉;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当中,58%认为创业风险太大,应该因人而异,虽有创业想法,但认为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创业。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中,15.9%的学生是因为家人、亲属或朋友的影响而愿意投身创业,48.2%的大学生的创业想法来自社会、媒体的宣传,只有12.1%的大学生创业想法来自学校的创业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多来自家庭、社会和朋友的影响,并未形成统一深刻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想法,却未付诸真正的创业行动,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在学校创业教育的引导下产生创业想法,说明学校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影响不大。
(二)大学生整体创业能力一般。问卷中学生对自我创业能力的评价调查发现,超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业能力一般,占52.14%;约21.43%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创业能力较好,认为自己创业能力“较差”和“好”的学生比例分别占13.28%和13.15%。关于创业兴趣的调查中发现,47.16%的学生对创业比较感兴趣,非常感兴趣和一般感兴趣的分别占26.55%和24.48%,对创业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学生极少,只占被调查学生的1.8%。另外,在受访学生中,敢于创业的学生只占38.2%,大部分学生不敢尝试自主创业。可见,在创新创业的热潮下,绝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充满了兴趣,几乎人人都想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创业能力差异,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敢于进行创业实践。
(三)影响创业能力的因素分析。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在认为创业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出色的沟通能力及交际能力、一定的经营经验和市场意识、优秀的管理经验是最应该具备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分别占88.14%,73.71%和68.81%。另外,有超半数的学生认为强烈的挑战精神(64.95%)、良好的社会关系(60.31%)和较好的专业知识(56.7%)在创业中也很重要。除此之外,学生普遍认为团队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创业必备的能力之一。
第二,外部因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学生创业障碍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创业受阻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缺乏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创业环境,分别占80.93%,78.09%和53.35%。另外,较大的创业风险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有32.2%的学生因为害怕失败带来的风险而不愿意投身创业。除此之外,阻碍学生创业的外部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学校创业教育效果和社会创业支持情况,他们分别占影响因素的29.8%,38.7%和29.9%。可見,外部因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很关键。
第三,高校创业氛围对创业能力的影响。针对高校在学生创业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表明创业教育课程的适用度、创业实践平台的缺乏和创业指导教师的经验不足是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8.23%,58.12%和48.91%。有46.3%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创业沙龙、请成功企业家进校园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另有2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给学生创造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了解企业运作的过程。学生普遍认为较多的创业实践是创业成功的重要环节,希望学校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活跃创业氛围,为创业能力的施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另有38.1%学生认为提高创业意识是提升创业能力的重中之重,还有42.3%的学生认为应该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二者协同也是提升创业能力的必要手段。
(四)创业能力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别。本调查从专业、性别、年级、家庭等四个维度分析创业能力的差别,访谈结果显示,经济管理类学生创业认同度普遍高于理工类学生,但理工类学生的创业更多的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技术含量较高。从性别角度看,男生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要高于女生,更愿意通过创业证明自身的价值。从年级角度看,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创业兴趣更高,大一学生刚开始大学生活,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适应新生活的转变中,而大四学生面临从学校跨入社会的角色转换,大部分无暇创业,相对而言,大二和大三学生更适合创业。从家庭角度分析,亲人或朋友中有创业经历或者开办企业的学生,更容易有创业想法,也更容易得到家庭的创业支持,这类学生的创业眼界较一般同学要好,所以更容易创业成功。
三、对策及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创业意识在学生创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较高创业兴趣和强烈创业意识学生,一般創业能力较强,当然,学校良好的创业教育是促进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创业实践是锻炼创业能力的熔炉。
(一)深挖学生创业能力潜质。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学生创业能力潜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养,首先,建立健全学生创业能力分类机制,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的能力表现,对其开展不同的创业教育。其次,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测量创业能力的工具,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能力。不论是从理论教学还是创业实践的开展上,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培养,以创业原动力为基础,助推创业能力整体提高。第三,要有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创新创业教师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创业能力的分类培养。
(二)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方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席卷各高校,学校应该依托自己的特色,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企业家面对面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另外,学校还应该注重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应对创业风险的能力,促进创业成功几率。学校创业环境是学生最直接最密切接触到的创业氛围,打造好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对带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多融入政策解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创业政策和信息,有助于学生创业兴趣的激发,以学校的创业氛围带动学生融入社会创业氛围,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学校应立足课程改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设置专门的创业学院,专门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授课内容上,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育中,鼓励学生立足自己所学专业寻找创业机会。在授课方式上,把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必修与辅修相结合,配备具有一定创业经历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或者聘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心得,形式多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创业能力。
(四)对接社会需求进行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初衷是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形势的迅猛发展,经济态势不断变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也随之愈来愈高。一方面,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走出去,学习最新的企业运作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好的创业思想和创业思路要引进来,成功创业者和企业将成为创业学生学习的典范,榜样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进而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佩云,国家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2)
[2]张泓,高校本科生创业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以福州大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3]王彭,周彩英,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2)
[4]陆晓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与提升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
[5]庞艳桃,武海龙,姜俊艳,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1)
[责任编辑: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