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墨读书 用文字对话

2017-08-12 13:07朱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8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对话文字

朱平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阅读教学走向真实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将批注式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生习作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引领学生在文本世界中走一个来回,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文本;文字;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7-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批注式阅读实现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首先就要让他们享受到语言的魅力。为此,我将批注式阅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那么,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批注式阅读呢?首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方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教材中就有意识地渗透了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也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批注符号。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日的阅读中,从运用批注符号开始,渐渐喜欢上批注式阅读。学生只有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学会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才能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做到运用自如。

一、批注式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

(一)抓住课文主旨写批注,触摸“对话”

要在课堂上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就要确立研读主题,从主题开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批注式阅读教学,避免学生无所适从。若只是从课文的表面上下功夫,抓不住课文的主旨,就会导致阅读效率的低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就要指导学生在文本空白处及时批注。因为,批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学生有想法的时候及时引导他们写下来,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在写的时候,还要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批注的时候要抓住切入点,设计的话题要巧妙,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创设抒发情感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兴致勃勃地批注。

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研读的主题就是让学生体会老天鹅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天鹅群面对困难时团结合作的精神。围绕这一主题,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让他们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一要求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旨。学生潜心阅读后,情动而辞发,他们围绕着天鹅们的精神写得很深入,自然,文章的主旨也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心田。而《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觉保护环境。针对这一主旨,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一问题:“请展开联想,在文中有关语句的旁边写一写,阿联酋人民是如何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的?”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后,展开合理联想,把阿联酋人民克服困难,辛苦改造环境的一幕幕具体地写了下来。在写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生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提出具有生长点的问题,惊醒“对话”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所具有的生长点,所提的问题要带有启发性。教师要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作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旧知识的学习经验中延伸出新知识的学习经验。学生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阅历转化为新知识,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对话中,也就无法“惊醒”他们与文本的对话。

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教师让学生仔细读1-3小节,然后根据原有学习经验,比较一下本课的开头是否显得啰唆重复,为何没有“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写出樟树。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批注式阅读,真正走进了文本,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带着疑问写批注,追问“对话”

“读书贵在疑。”质疑式阅读批注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我会鼓励他们及时做上记号,并及时写下来。通过这些简单的练习,很多学生会渐渐地从对一些简单的问题的探究转入对有价值的问题的挖掘。

如有的学生读了《幸福是什么》一课后,写下了:“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连串的质疑引发了学生间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生成了意外的课堂精彩。

二、批注式阅读与学生习作相结合,引领学生走出文本世界

(一)用笔墨读书,续写文本

所谓补充式批注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仿写和续写。这种阅读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将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延伸,遵循作者的写作手法,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补充。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从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开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学生读故事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改变故事中某些部分的结尾,或者引导他们只阅读故事的开头部分,然后写出整个故事。这样,整个文章学完的时候,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就深深地留在了学生脑海里。学生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会产生很多想法。这个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就会文思泉涌。

例如,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故事后,学生懂得了爱劳动是每个人优秀的品质;学习了王二小这个人物后,学生会在课本上记上“机智、勇敢”的词汇;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后,学生懂得了感恩。其实,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进行文本拓展,利用批注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用笔墨感悟,联想文本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学生自觉地由文本内迁移到文本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学生就会想到用古人的名言名句进行批注,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儿童散学歸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读着秦始皇陵兵马俑那威武雄壮的军阵,学生会联想到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诗句作评注,学生感受到了鲁迅不平凡的一生。在这样的阅读批注中,学生把知识进行迁移、整合,做到了活学活用,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批注式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引领学生回归文本世界

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作为教师,要引导他们在书中写出自己的见解,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才能读得深刻,读得有价值。

为了落实要求,方便督促检查,我在每年放寒暑假前就告诉学生要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开学初,每个学生的手上都有一本新书。于是,读书活动开始了,学生的感受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写出了对书中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有的则是对一些凶恶现象的批判和憎恨;有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对优美语句的积累,也有展开想象对文中“空白”处的填补……这一切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真真切切地读了书,读懂了书中的内容,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了对话,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让教师“懒”了下来,学生动了起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强了起来,情感体验丰富了起来,个性阅读彰显了出来,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高了起来。批注式阅读,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让学生的个性得以飞扬。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对话文字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