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丽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加强高职教材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教材,多证融通、做好教材供应,确保课前到书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教材建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发生变化,社会亟需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建设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高职教材建设使其适应高职发展需要已势在必行。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材建设发展明显滞后,在体系建设、教材定位、内容选择、形式呈现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1.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
近年来,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学生生源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对较差,梳理总结理论知识的能力缺乏,学习动力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这就为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编写高职教材时,参编者应充分考虑到要提高其教学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切实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2.当前教材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国内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目的是将学科本位转到职业本位,强调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改革实施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标准,并且要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从根本上指导教学改革实施后的教学过程。
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对实训基地建设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绩,而实训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制约高职技能人才培养。实训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教学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及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直接影响。
3.自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精品教材不能充分选用
高职教师在职称评定、晋级时,教材编写作为其考核的一项指标,由此,教师在授课时会优先选用自己编写的课程讲义,从而使得许多该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优质教材得不到更好的使用。职业教育改革,新课程无适合教材可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自己编写教材。部分高职院校在教材选用中有相应的评估标准,但是因其适用性不强,教师对教材随意选用的问题还是较突出[1]。
4.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优秀精品教材,推进速度较慢。职称教材与关系教材的使用限制了优秀教材的推广应用,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师选择教材附带功利性目的,导致该领域真正优秀的教材使用率偏低。另外,高职教师在长期的任教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学观念与思路,难以接受新的变化,其思维方式已成定势,不愿意在新教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即便是换了新教材,授课依然使用自己传统的方法,授课内容没有随新教材的使用而更新[2]。
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不相适应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一些行业对上岗资格提出更高的标准。用人单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三年学习的认证则是他们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成为学生就业的通行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双证制,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没有有效衔接,并未真正实现授课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双向融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实现学生一毕业就上岗的零过渡,造成学生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高职教育特色教材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6.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充分
信息社会,随着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发生变化,现代教材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已不适应教学需求,应该是涵盖网络课程、电子教案、教学素材库、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现今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仍是以纸质为主,其配套的教学资源相对水平较低,大量的教学课件依然是课本搬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没有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专业实践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立体化教材将乏味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如若置身到真实的工作场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传授职业技能,当前立体化教材建设亟需完善。
7.教材管理工作落后
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在学生数量不断变化以及报到率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统计出教材预订数量,必须在学生报到完后才能进行补订教材的工作,教材不能及时送到,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影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依然处于经验式管理,手工作坊式管理,停留在搬运、发放等阶段,教材管理人员是一个采购发书的角色,对高职教育教材体系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教材管理的发展趋势,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
二.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高职教材建设
高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应少而精,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教材的编写适应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彻底改变当前的教材单一状况。对于实训教材必须与岗位紧密联系,应让具体专业岗位上的人员参与编写,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最好聘请专家、一线教师、行业技术工程师参加教材编写、审定,严把编写、审核关,掌握本行业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做好教材内专业知识的结构比例,以保证教材的质量。
积极推出高职精品教材,在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备创新性,在内容体系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反映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去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领课程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广精品教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3]。
2.加強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内容要符合其未来岗位专业要求,要求体现出教材的优势。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的合作方式可以为企业适时培养岗位需求的员工,节省了工作后再培训时间,解决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了校企双赢。校企双方合作开发相关教材,编写队伍由企业和学校派出专业技能人员,内容符合岗位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教材编写,通过实践验证教材的可行性,适应企业的发展,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修改,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成为企业有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4]。
3.做好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
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主体,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按照一体化思路设计出适合多元化教学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案。立体化教材突破了传统教学场所的限制,实现了教学信息化、网络化、优秀资源数字化,是信息时代教学手段进步的标志。立体化教材改变了以往教材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教学场地固定的现象,使用信息化的技术,实现了教学课堂的多姿多彩,促进多媒体介质和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为教学提供便利。今后,随着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化教材必将成为高职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4.多证融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培训取得的资格证书称为双证,这两种证书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系统,原则上不能够对应衔接,最终成为职校毕业生单独的拿证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达不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实行多证融通,则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衔接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职教育教材应选择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等技术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实现多证融通的职业教育。以学习能力带动职业能力,学生步入社会后直接上岗,满足职业岗位工作需要,成为能就业、能创业的技术型人才。
5.加强高职师资队伍思想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经常对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的相关理念培训,让大家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理念。现在,高职院校优秀教材缺乏,急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教材来填充。而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当凭借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现场实践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写出更多适合高职教育本专业的教材。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毕业时找工作方便,提升就业率,对学校新一年的招生有着良好的影响,为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
6.做好教材供应,确保课前到书
做好教材供应工作,保证课前到书,是教材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搞好教材供应工作,首先要做好计划管理,教材管理部门根据学校的招生及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征订计划,经常与各教学单位联系,了解其对教材使用的意见。教材预订是计划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到及时准确,细致认真核对预定数量,避免漏订和错订情况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教材管理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教材建设要积极寻求变化与创新,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信息媒体的多种融合,为高职学生提供实用性强的学习平台,真正发挥教材在高职教育中的纽带作用,提高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绍华.高职教材管理改革探索[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3-74
[2]李纪惠.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滞后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92-93
[3]牛江华.关于高职教材使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10):40-44
[4]石昭仲.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探讨与建议[J]新课程研究,2012(12):48-50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资源建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