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何谓“探究”,即“探”且“究”,指探寻、追究。就阅读而言,探究性阅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且要弄清来龙去脉,明白“为什么”。当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于低迷状态,究其原因,学生的兴趣匮乏,模式单一,文本研读停留在表层,学生没有深入探究,自然难以获得理解与感悟。实施探究性阅读,旨在以生为本,以文本为出发点,让学生学会“探”和“究”,不仅能理解文本,而且能获得感悟。
一、激趣,为“探究”阅读奠基
读的实质是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的,相反是主动的、积极的。然而在语文阅读课中,很多学生却显得较为被动,无论是对文本的阅读还是对问题的探究,都不够积极。的确如此,兴趣是让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驱动力,要让学生能主动探究文本,还是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读,不仅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且要借助情境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尤其是在导入环节。
就课堂气氛而言,教师的态度、语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气氛。在阅读课中,教师要摆脱“唯我独尊”“以我为主”的思想,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要多鼓励并启发学生,要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呵护,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读《拿来主义》,不是讲“拿来主义”,而是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拿来”,什么是“送去”,其本质和危害是什么。否则,教师只“讲”,那又何必让学生“读”。
读《荷塘月色》学生所能见的就是书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读《想北平》而不知北平的样子,读《江南的冬景》却不知何为“江南”,那读的意义何在?可见,情境对学生直观感知和兴趣的重要性。读《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那不妨借助战争类图片,让学生了解战争;读《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也可用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如此,学生才会喜欢,才能主动读。
二、设问,组织学生展开“探究”
“探究”所要做的,一是了解“是什么”,二是知道“怎么样”。相对于文本而言,则倾向于让学生弄清文本的内容。如小说则要让学生知道小说的情节,散文要弄清其行文线索,议论文则要弄清中心论点及论证过程。如阅读《祝福》,学生不仅要了解其基本情节,还得思考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的作用。“探究”并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去“探”和“究”。那么,在阅读课中采用哪种方式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進行探究呢?实践发现,设置问题是较好的方法。
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去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和同伴进行交流,在解决问题中弄清文本的含义,获得较深刻的理解。以《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为例,先问;“有哪些描写方法?”学生读并找到相应的描写方法,紧接着围绕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引导学生分析三次不同的变化及原因,结合“变化”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如此,学生并非是“听”而获得,而是在“探究”中理解,其主动性增强,阅读效果自然会更好。
在阅读课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要紧扣目标来进行。如教学《拿来主义》,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拿来主义”,教师可问:“什么是拿来主义?”再引导学生读8、9段。又如《荷塘月色》中对“荷上月色”的理解,可围绕“泻”“浮”引导学生交流其作用,感受月之美。换言之,问题并非是为了刁难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紧扣问题去读,并获得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要引导学生紧扣相应段落阅读,并展开交流。
三、互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
“探究”重在“探”,而关键在“究”,即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否则,学生虽然获得了对文本的理解,但没有生成感悟,阅读效率依然难以提升。“究”就是穷根问底,就是要“探”个“究竟”。如“拿来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危害是什么,当今是否有坚持的必要。在阅读中,唯有让学生知道“究竟”,弄清“为什么”,才能让其生成感悟,获得体验,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的。
虽然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知识储备也不断丰富,但阅读中依然不能缺了教师的点拨。在实践中,学生交流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和指导。如阅读《我与地坛》,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样活?”要结合第六段引导学生归纳“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
在“究”的过程中,因不同的学生会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教师此时不必要求统一,而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方可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尤其是一些富有争论性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
“探”讲究的是过程,“究”追寻的是“为什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唯有让学生经历过程,知道“什么”,在教师的点拨下,明白“为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获得理解。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2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