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善学善思

2017-08-02 00:40冒海燕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离家基础知识文本

冒海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于课堂上教师提问的回应者越来越寥寥了。与之成反比的则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疑问越来越多了。由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青春期害羞的心理等原因,中学生不愿提问,不愿回答问题,学生主动提问,特别是提出有深度、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开发与拓展。学贵有疑,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才能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走进语文知识的海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适当改变角色,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学善思,使之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一、从普及者转变为设疑者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有不少是基础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些知识内容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来学习。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还以之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浪费时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采取普及知识的方式,对文本的作者进行简介,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说明,对文中的一些人文知识进行介绍,师生往往要耗费不少工夫。更要命的是,在这个学习时段,学生毫无主动思考的余地,只能将这些作为一种基础知识来记忆,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的深度不够。语文教师不应将自己簡单定位为基础知识的普及者,而应结合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在答疑解惑中传道授业。

如在教《前方》一文时,学生初次接触到摄影散文这种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流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利用较长时间来介绍作者曹文轩及其创作情况,介绍摄影散文这种新兴文体等。可以说这种普及式的被动教育,一方面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压缩了本来可以用来深入阅读文本的时间,无论是教学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不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这样简单化处理,而是通过设疑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提前走进文本。

我在课前留下了两个问题:一是作者曹文轩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他有哪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呢?二是请大家认真欣赏文本,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本文和一般散文在阅读感受上最大的差别,这种文体有什么样的名称?这样就将本来需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去普及的基础知识放手给了学生,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电脑、辅导书等来自主完成。同时,这样的引导更加具体地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从而对中国作家首获“国际安徒生奖”殊荣印象深刻,对摄影散文既具有摄影视觉性,又具有散文表达丰富性的特征了解到位。可以说,正是通过设疑引导,才有效激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二、从串讲者转变为激趣者

随着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不少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语文教师采取简单的讲授法来授课,对大量文字描述的串讲式授课尤为厌倦和反感,甚至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学习情绪,进而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摆脱从教材到教参的“二传手”角色,善于设计让学生容易生发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文本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从而有效创设激趣情境,让学生心生思考欲、求知欲。

在《前方》一文教学中,对于作者论述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一字一句带着学生来阅读和理解文本,学生肯定感到很枯燥。于是我这样创设激趣情境:“曹文轩将人生形容为一场苦旅,其实这个‘苦字就写在大家脸上。”这时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我接着边说边在黑板上边画边道:“这是大家的嘴,是一个‘口字;这是大家的鼻子,是一‘竖;这是大家的眼睛,无论是哭还是笑,都会眯成一条线,这是一‘横;这是大家的眉毛,眉毛像草,是个草字头。现在大家看看,你们的脸是个什么字呢?”不少学生在好奇而又恍然大悟的神情中,异口同声回答是“苦”字。

接着我再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结合画面来理解文本,有时候更加形象易懂,大家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赋予对文中作者论述的这一段几幅形象的画面呢?”不少学生都很快拿起笔来,思考着文本在笔下应该呈现怎样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激趣,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由文字到画面、由抽象到具象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力提升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三、从全能者转变为示弱者

在不少学生心中,教师应该是学科教学的全能者,如同上帝一样对本学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即使是在不少教师心中,也有着强烈的掌控意识,力图成为一个全知全解的全能教师。实际上,教师作为全能者并不完全有利于课堂教学,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尤其如此。但是,教师事无巨细地讲解、学生专心记笔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的包办心态在作怪。学生认为教师讲的都是重要的、都是对的,既不会否认也不会怀疑,导致师生互动不是一种平等的探究,而是一种简单的传授与接受,这样的教学自然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思考的。作为教师,有时应该主动降低身段,在教学中采用示弱的姿态,引导学生提振学习信心、积极主动思考。

仍以《前方》教学为例,我发现不少学生都对教材中的插图非常感兴趣,因为单单从图片来看,如文中所说:“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确实看不出究竟是归家还是离家。如果教师来讲解,这是比较容易进行合理解释的,但是我果断示弱说:“这张照片拍摄得很艺术,老师对这个不在行,确实判断不出是归家还是离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通过示弱,就引导学生以准确判断这张照片为荣。学生对此果然很积极,争相判断说明理由,有效提升了思考能力。

比如,有人说是回家,因为很多人都在看着窗外,似乎是在寻找熟悉的景物,摸索回家的路径;有人则说是离家,因为一车人的表情都是漠然而憔悴的,为离开温暖的家而心情不佳,为前途如何感到渺茫;有人表示反对,认为看着窗外是因为无聊,表情憔悴和冷漠,是长途车太累了,都不能据此判断是回家还是离家。还有学生非常聪明,认为结合文本,发现作者主要谈的是前方,谈的是离家后的家园之思,所以肯定是离家。就是在这样的示弱中,学生结合文本主动学习的信心被激发起来,课堂互动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减少一对一的提问回答模式,努力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转换角色,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学善思的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226631)

猜你喜欢
离家基础知识文本
清律的基础知识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离家的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掌握基础知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离家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