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着眼点,提升问题设置质量

2017-07-29 12:44汤毅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着眼点问题设置教学质量

汤毅权

[摘 要]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巧妙地设置问题,把控师生对话的方向和深度,是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只有选准着眼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始储备以及自主探究等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关键词]问题设置;着眼点;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41-01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巧妙而自然地设置问题,把控师生对话的方向和深度,是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抓住问题设置的着眼点,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基。

一、尊重认知,在设问中强化本质关注

教师是否能运用简洁有效的语言进行教学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教师设问时,一方面要关注自身语言的简洁清晰,另一方面要紧扣学生具体的认知实际,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努力使教学语言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清晰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教学“表面积的变化”时,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将若干正方体组合而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相比,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在实践操作、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他们认为:拼接之后的长方体表面积一定是减少的,夹缝的存在证明两个小正方体之间必然会减少两个面。虽然“夹缝”这一用词不够规范,但通俗形象,因此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而是顺势提出:“这些‘夹缝与长方体的表面积存在何种关系?”借助这一问题將学生的关注力从答案迁移到对数学本质问题的探索中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成果的基础上顺势利导,并将其作为问题的着眼点,有效地串联起学生的内在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展开深入的思考。

二、紧扣联系,在设问中调动知识储备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是他们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这就意味着教师对新授内容的设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储备为基础,充分运用问题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从一个层级跳向另一个层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成。

如教学“认识百分数”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国家篮球队罚球命中率的统计表,创设了“假如你是国家队主教练,你会让哪位球员来执行技术犯规罚篮”的问题情境。教师先是引领学生认真研读统计表中每个队员总罚球次数和命中次数的数据。结果很多学生纷纷运用学过的分数来表示罚中个数占总罚球个数的几分之几,从而通过数值的大小来确定合适的人选。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新问题:分数数值太大,通分异常烦琐。此时,教师相机追问:“可否运用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比?你对罚球百分率是怎么理解的?”这样的设问成功地将比较方法从原来的分数形式转为小数形式,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晰两者的联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借助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原有知识储备的运用,并为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对比资源,为学生后续进一步学习百分数奠定了基础。

三、合理开放,在设问中强化自主探究

若教师过于强化自身的引导,而忽略对学生自主、开放思维的激发,将会严重阻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开放式学习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撑。

如教学“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时,教师引导学生以“2和3”为例,分别按序罗列出2和3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倍数中哪些是两个数字的共同倍数。学生选择了“6、12、18……”之后,教师让学生紧扣数字“6”了解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并学习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有了这样的经验支撑,教师就可借助开放式问题的设置带领学生探究:“你是怎样理解最大公约数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以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得出最大公约数,从而在类比迁移中完成对这一部分新授内容的学习。

通过最后的成果汇报可以发现,学生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设问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向学生的知识生长区,在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问题设置的着眼点是提升问题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依循学生内在的认知起点以及知识的特点,致力于学生思维动力的开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基。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着眼点问题设置教学质量
结合课例谈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几个着眼点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以受众需要为着眼点 提升消防宣传针对性
对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着眼点和切入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