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鸿
摘 要:话题是语篇语义成分和作者修辞意图的集中体现,话题统一和连贯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因而实现语篇话题连贯很重要。本文以某高校102名英专学生的英译汉作品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话题连贯视角探究:1.译者如何建立对原文话题连贯性的理解;2.译者如何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连贯性;3.译文话题不连贯的原因。研究发现实现话题连贯需通过外在形式和心理认知,以期能促进译者在译文中实现话题连贯的修辞意义。
关键词:修辞意图 话题连贯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英汉翻译
一、引言
语篇是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不是句子的任意组合和堆砌。构成语篇的句子存在深层语义关系,即连贯性。语篇翻译的目的是把原语语篇的语义内容、交际信息、文化内容、作品风格等尽可能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这些都须建立在对原语语篇连贯性理解的基础上,因此连贯在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活动中尤为重要。
由于语言间的差异,译者有时须在译语语篇中重构原语语篇的连贯性。因此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是连贯的识别和重构的一种修辞实践过程,旨在传递原文作者的思想。只有准确识别原文的连贯性并将其在译文中有效重构,译者才能准确传递原作者的修辞意图,令译文和原文一样获得读者的认同。
原文语篇的话题是语篇的语义成分,是原作者交际目的的集中体现,话题的统一和连贯是影响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因而实现译文的话题连贯十分重要。以往探讨翻译中话题连贯的学者多侧重话题在翻译中的功能或英汉篇章话题的差异及转换技巧[1](P63-69)[2](P72-81)[3](P112-114)[4](P85-93),或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语篇话题在翻译过程中的导入、延续与转换[5](P113-116)。笔者认为话题连贯的实现不单单通过外在手段,还是一个心理过程。本文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话题连贯a视角,探讨译者如何建立对原文话题连贯性的理解,又如何在译文中重构这种连贯性,探寻译文话题不连贯的原因,以期今后译者可以对问题加以改善,在译文中实现话题连贯的修辞意义。
二、话题、话题连贯及其修辞意义
(一)话题及话题连贯
“话题”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词汇意义上的句子话题。通常位于句首,用于显示语义信息的传递方式。主要包含已经传递的信息或在上文中隐含的信息(也称已知信息);与之相对的是句子的述题,指待传递的新信息。其二是语篇话题。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对此作出的定义为:如果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概念结构(命题)能够把一个序列的概念结构有机地组织起来,那么它就能够成为话题[6](P133)。按照Van Dijk的观点,语篇话题通常是一个大命题或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指一较短的段落语篇而言。更多的情况下,长语篇则可以分成一系列小单元,每个单元涉及一个独立话题,它们是次一级的宏观话题[6](P152)。由此可知,语篇的话题具有等级性。
如果一个段落的所有句子发展的是同一个中心思想,那么这个段落就是连贯的[7](P45)。也就是说,具有层级性的各个话题围绕着同一语篇话题发展,即获得话题连贯,这个语篇就是连贯的。话题连贯有利于语篇连贯。
(二)话题连贯的修辞意义及其实现方式
语篇是一个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单位,由一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句子序列组成,并且具有某种特殊的修辞意义。语篇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某一总修辞目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际功能[8](P25)。话题作为语篇内的语义和结构成分的一部分,其连贯对语篇连贯发挥着作用。语篇话题具有修辞意图,体现作者构思语篇的中心思想和想让读者接受的观点。语篇须实现话题的统一和连贯,才能有助于塑造有效的修辞结构,有力传递作者要表达的意义,有助于语篇修辞意图的实现,获得读者的认同。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和认知语言学学派在语篇话题如何实现统一和连贯,从而达成其修辞意图的观点上具有互补性。
1.系统功能语言学话题连贯的实现方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从衔接手段、话题推进和话题相关来考察文章话题的连贯。
(1)衔接手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看,语篇中实现话题连贯的衔接手段主要通过词汇衔接、连接两个方面。其一是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语篇中出现的部分词汇间语义上的相互联系,如重复、共现、替代等。Van Dijk指出,话题“决定一个语篇或语篇的一部分中可能使用的概念的范圍,因而对词汇插入构成宏观上的限制”[6]。Fowler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话题是语篇的指称语境[9](P39)。因此,词汇衔接在一定程度上是话题选择的结果,在较长的语篇里词汇的相对集中和相互联系是保证统一性和连贯性的必要条件。只有词汇衔接符合了话题相关的要求才有助于语篇连贯。
其二是通过连接手段。连接成分的衔接功能主要不在于它们是贯通上下文的手段,而在于其自身表达的具体意思,这些意思预设了语篇中其他成分的存在[10](P226)。连接成分具有衔接功能在于它们的意思表明,至少两个语篇单位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系。但是连接词的衔接作用不仅取决于它们的自身意义,在更高的层次上还要受到话题的限制。
(2)话题推进
导入话题后,作者通常会用几个句子甚至语段陈述某一话题,不断延续推进语篇话题。同一话题的延续主要通过省略、重复、代词的照应或指代等多种方式。语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时,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和述题。话题和述题的出现与变化反映信息传递的过程,推动语篇向前发展,这种现象称为话题推进。黄勤提到,国内外学者话题推进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T代表topic,C代表comment)。
1)前一句的话题是后一句的话题(平行型),即T1=T2;
2)前一句的述题是后一句的述题(集中型),即C1=C2;
3)前一句的话题是后一句的述题(交叉接应型),即T1=C2;
4)前一句的述题或述题的一部分是后一句的话题(直线延续型),即C1=T2。[11](P31)
话题推进具有使语篇连贯的作用,但不能绝对保证语篇连贯,需要考虑话题相关这个因素。
(3)话题相关
连贯是语篇存在的基础。语篇衔接与话题推进对语篇连贯起着重要作用,但衔接与话题推进只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显性手段和可能条件,它们必须借助话题相关才能发挥作用。
话题相关指语篇宏观话题对次一级的宏观话题,次一级的宏观话题对其所在单元的句子话题结构所表达的命题意义在语义上起统领和限制作用。只有在此前提下,语篇中各个句子命题按照一定规律有效排列才能保证语篇连贯。
话题的连续性既不是产生语篇性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10](P25)。话题连续性可理解为语篇的统一性,即语篇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组织和发展,把语篇性理解为由语篇中各成分间的语义衔接关系产生的一种语篇特性[10](P23)。话题连续性并非指语篇中的话题不可转换。语篇通常会谈及多个话题。为保持话题的连续性,语篇涉及的内容彼此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否则话题转换会导致话题断裂。
2.认知语言学话题连贯的实现方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话题连贯须从认知角度才能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王寅认为,从认知功能角度可将语篇描写为可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一组语句,具有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这样的一个整体能保证激活的信息在心智上具有链接性,使语篇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获得语篇连贯性[12](P50)。因此,要获得语篇话题连贯性,形式上的衔接手段、话题推进和话题相关并非构成话题连贯的所有条件,语篇语义内容在读者心智上的认知连贯性也是语篇话题连贯的必要条件。
王寅基于Lakoff的体验哲学和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理论,以及Langacker的动态方法,结合认知语言学学派在分析词句层面上所采用的体验、激活、突显、原型范畴等几种基本认知方式,提出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法[12](P31)。认知世界指人们在体验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中。认知世界按普遍性、代表性和理想化程度分为ICM和背景知识。ICM具有体验性、普遍性、规律性、典型性。背景知识则指具体的细则性知识,不一定有普遍性、代表性,包括一些特定的内容,它们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可以是交际双方早已共知的,也可能是在当下交际中刚获知的。它们在具体语言交际中可能处于动态,不断充实、加强、调整乃至改变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和当下的交际情况[13](P85)。
语篇意义的获得取决于语篇连贯性,意义是背景知识和语篇信息的结合[14](P94)。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对生成语篇连贯性极为重要。语篇的各级话题是中心话题的扩展和延伸,对中心话题和分级话题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对语篇理解极其重要,因此分析话题连贯性须依靠背景知识。
对于同一语言社团的成员,语言实际运用具有经济性,语篇中存在语言表达缺省信息。语篇接受者理解字面信息时,总是将其置于一定的认知世界中处理。按照王寅的认知世界分析法,同一语言社团成员主要依据语篇提供的信息和内在的认知世界知识,结合语境,补充相关信息,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间发现照应关系,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获得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借此就可在心智上建立语篇连贯、统一的認知世界[13]。如语篇话题提供的信息通过激活机制能在读者心智中构建有统一关系、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读者便能运用ICM和背景知识补充缺省信息,获取语篇意义和话题连贯性,从而理解语篇。
综上,分析语篇的话题连贯性需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话题连贯性的实现不只通过外在手段,还是一个心理过程,需要语篇读者拥有一定的ICM和背景知识,根据语境信息和语用知识,激活大脑中相应的知识框架,通过推理而重构语篇连贯。
三、话题连贯在英译汉语篇中的修辞实现
原文作者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是其修辞意图的体现,通过对原文修辞结构有目的地设置,使其服务于意义的传递,利于说服读者。话题作为文章结构的一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话题分布在语篇的句子中,促进意义连贯。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修辞实践[15](P78)。翻译跟其他修辞行为一样,发挥着某种“中介”功能,即通过构筑新的表达形式在分属于不同语言文化的源文本及目标受众之间建立联系、传情达意[16](P255)。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有效构造译文话题连贯,以充分传递作者的修辞意图。
下文将从具体的语料出发,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和认知语言学派的角度考察如何分析英汉语篇中的话题连贯并在译文中有效实现其修辞意义,探寻某些译文话题不连贯的原因。本文选取的语料①是某高校102名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修辞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中的英译汉语篇(为便于分析,本文将原文以分号断句的句子当作一句话),原文共有10句话。
①Famed in all great arts,Su is supreme in prose poetry or fu(赋).
②In other species of writing,he only develops along the lines laid down by his immediate predecessors;
③but his prose poetry is one of those surpris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④Here is an art rediscovered that has been lost for several centuries.
⑤The whole Tang Dynasty is a blank as far as prose poetry is concerned.
⑥The famous prose poems by Han Yu(韩愈)and Liu Tsung-yuan(柳宗元)are all stiff-jointed,imitative and second-rate.
⑦Ou-yang Hsiu(欧阳修)first shows the way by his magnificent Autumn Dirge,and Su does the rest.
⑧In Sus hands,the fu becomes a new thing:he brings ease into what has hitherto been stately;
⑨he changes the measured,even-paced tread suggestive of the military drill into a swinging gait,and he dispenses altogether with that elaborate pageantry which old writers of fu are so fond of unrolling before the reader.
⑩He is by far the greatest fu-writer since Yu Sin(庾信).
(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
1.衔接手段
(1)词汇衔接
原文在词汇衔接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词汇重复构成话题链。在语篇的主题句“Famed in all great arts,Su is supreme in prose poetry or fu(赋)”中,“Su”既是语篇主题句的话题,也是语篇话题。“supreme in prose poetry or fu”是述题和说明的对象。“Su”以指称代词“He”的形式在②⑨⑩句中作为话题出现,整个语篇围绕“Su”展开,统领语篇,体现原文作者强调话题的意图。“prose poetry”在第③和⑥句成为话题,“fu”在第⑧句成为话题。由此可看出,原文中与语篇话题相关的词汇衔接主要有“Su,prose poetry,fu”三个词。话题对词汇插入构成宏观上的限制,作者所选择的“Su,prose poetry,fu”都属于话题所限定的语义范围,它们的使用保证了原文话题和语义场的统一。
观察语料发现,对于“Su”这条话题链,大部分学生将其译为苏轼或苏东坡,但有22篇直译为苏,1篇译为苏先生,3篇呈现苏轼和苏东坡的交叉。对于“prose poetry”即“散文诗”(第⑥句中为“prose poems”)和“fu”即“赋”,只有14篇译文体现出统一的话题链。其中,只有7篇译文体现出了“prose poetry”和“fu”的等同关系,即“散文诗”又称“赋”。7篇未将“prose poetry”译出,只体现了“赋”这条话题链。
(2)连接
连接词的衔接作用不仅取决于它们自身的意义,在更高层次上还受话题限制。原文出现的显性连接词“but,here,and”都服务于话题的推进。“but”一词突出了相对于“other species of writing”,“Su”在“prose poetry”上的成就。“Here”在文中指代上文的“his prose poetry”。“and Su does the rest”中的“and”體现意义的转折,凸显“Su”对“fu”的贡献。“and he dispenses altogether…”中的“and”体现意义的递进,同样阐述了“Su”如何让“the fu becomes a new thing”。观察语料发现,学生处理“but”和“and”的翻译问题不大,翻译“Here”时碰到的困难较多。“Here”对第③句“Sus prose poetry”这一话题有延续作用。语料中,40篇译文将其处理为以代词“这”开头的句子,19篇处理为以“赋”“艺术”开头的句子。此外,有2篇漏译,9篇将其与前一句合译,30篇存在明显错误。
2.话题推进
话题(Topic:T) 述题(Comment: C)
①Su prose poetry/fu T1 C1+C1
②He the lines T2(=T1) C2
③His prose poetry surprise T3(=C1) C3
④Here(His prose poetry) an art T4(=C1) C4
⑤Tang Dynasty prose poetry a blank T5 C5
⑥Prose poems stiff-jointed… T6(=C1) C6
⑦Ou-Yang Hisu the way T7 C7
⑧Fu new thing T8(=C1) C8
⑨He fu T9(=T1) C9(=C1)
⑩He fu-writer T10(=T1) C10(≈C1)
对原文进行话题推进分析,可以发现原文的话题和述题通过重复、代词的照应或指代等形成紧密联系,相互转换,促进语篇连贯。
翻译涉及语码转换,需注意语言差异。汉语是一种话题显著型语言,而英语属于主语显著型语言。汉语语篇强调话题的确立以及“话题—说明”的关联性。而英语语篇强调“主语—动词”间须保持语义上的选择关系、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17](P73)。英汉翻译中,句子层级常出现从“主—谓”结构向“话题—评论”形式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仅涉及句子结构,带来的是整个语篇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从以主语为起点到以话题为着眼点的思维模式的转换[18](P77-79)。
因此在译文话题推进的过程中,应注意英汉语差异,突出汉语话题,在译文中对原文话题连贯进行重构以促进有效修辞结构和意义的形成。观察发现,在话题推进过程中,100篇译文皆是部分注意到汉语的行文特点,突出话题。
3.话题相关
原文的语篇宏观话题为“Su”,对次一级的宏观话题“his prose poetry,fu,Tang Dynasty,prose poems,Ou-Yang Hisu”在语义上起着统领和限制作用,话题间存在关联,围绕着语篇话题“Su”展开,有效促进了话题连贯。100篇译文皆注意到话题相关,但对次级宏观话题,即“his prose poetry,fu,Tang Dynasty,prose poems,Ou-Yang Hisu”,翻译全部准确的仅有38篇。
(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同一语言社团成员运用语言的经济性使得原文语篇中存在缺省信息,如“Su”。语篇接受者理解原文时,会将其置于自我认知世界中进行加工处理。原文涉及的话题“Su,prose poetry,Tang Dynasty,prose poems,Ou-Yang Hisu,fu”的知识属于被同一语言社团较为普遍接受的背景知识,即ICM。而述题中的信息,如“the lines,surprise,new thing”属于背景知识,对此可能是译者和读者早已共知的,也可能是从语篇中刚获知,翻译时也因人而异。译者应在译文中提供话题的准确信息,通过激活读者关于这些话题ICM和背景知识,建构出语篇意义的整体性,以获得语篇的连贯性,从而理解语篇。
对原文话题“Su”的处理上,直接处理为完整人名,即苏轼或苏东坡,更易激活读者关于语篇话题的ICM,建立对语篇的理解。只译为苏或苏先生,读者脑中的ICM会较为模糊。同时出现苏轼和苏东坡两种译法,应进行适当标注,如“苏轼,号东坡”。这样读者关于“Su”的理解会更准确,以此促进译文的话题连贯。
对语篇主题句中“prose poetry”和“fu”二者关系的明示,如译为“散文诗歌,抑或称之为赋”,能激活“prose poetry”和“fu”在读者脑海中的ICM,有助于对下文话题的推理和理解,帮助读者形成译文连贯性。相较而言,若未清晰体现二者关系,如译为“作诗写赋”“诗词歌赋”,不利于读者形成下文的话题连贯性。
以下是实例分析:
①苏东坡在诸多艺术领域上皆颇负盛名,其成就最高的便是散文诗或者(我们称为)赋(宋代为文赋)。
②在苏东坡其他的诗文写作当中,他仅仅循规蹈矩沿袭了先人的文法,(在其基础上)传承发展。
③+④但是他的文赋则是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我们可以从苏的赋中)重新发现一个被人遗忘数百载的艺术。
⑤就赋(这种写作方式)而言,全唐留下了太多的空白。
⑥韩愈和柳宗元这两位大家的名诗毕篇(有些)墨守成规,只是对先人诗作的僵便(硬)模仿,很难称为一流之作。
⑦欧阳修首次在伤怀感时、壮阔优雅的《秋声赋》中使用了新的笔法,而苏轼则将其发扬光大,成为集大成者。
⑧+⑨在苏东坡笔下,旧赋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文赋不再束缚于格式之中,更具活力,宛如军队整齐划一严肃的正步演习的骈四俪文变成了(慢悠悠地)闲庭信步笑看云卷云舒,并且他摒弃了旧赋者们一贯热衷于向读者显摆的华丽辞藻(风花雪月,转身成为平易近人的大气凛然)。
⑩苏轼不愧是继庾信后最伟大的赋家。
1.衔接手段
词汇衔接上,对原文话题链“Su,prose poetry,fu”的处理上,明确指出了“prose poetry”与“fu”之间的关系,之后将“prose poetry”和“fu”处理为一条话题链,即“赋(文赋)”,与之相关的“old writers of fu,fu-writer”分别译为“旧赋者们、赋家”。使译文读者一目了然。对“Su”的处理稍显不足,出现苏东坡和苏轼的交叉,应在语篇首句直接指出“苏轼,号东坡居士”,这条话题链会更为清晰。对连接词尤其是“Here”,翻译为“我们可以从苏的赋中”衔接恰当。
2.话题推进
译文的话题推进在①③④⑥⑦⑩上考虑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在首句中将话题“Su”置于句首,译为“苏东坡在诸多艺术领域上皆颇负盛名……”。②⑤⑧⑨需加以改善,可修改如下:
②苏东坡在其他的诗文写作当中仅仅循规蹈矩沿袭了先人的文法,在其基础上传承发展。
⑤全唐就赋(这种写作方式)而言,留下了太多的空白。
⑧+⑨旧赋在苏东坡笔下焕然一新……
以上改动在汉语表达中突出了②⑤⑧⑨的话题,即苏东坡、全唐及旧赋。
此译文对原文“his prose poetry,fu,Tang Dynasty,prose poems,Ou-Yang Hisu”的处理准确,符合话题相关。
此外,译文总体上能激活读者有关语篇话题“Su,prose poetry,fu”的ICM和述题“the lines,surprise,new thing”等的背景知识,通过话题间的照应、逻辑关系的有效推理获得对译文的理解和心智上的连贯。
四、讨论
(一)译文实现话题连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语料发现,部分译文话题处理上存在话题断裂或游离。连贯语篇围绕一个总话题展开。当读者看到总话题时,便能大体了解语篇主要内容。如果语篇内容围绕总话题展开,与读者的期待相一致,读者便会觉得语篇具有连贯性。反之,如果语篇内容与总话题无关,语篇就会失去连贯性,读者会觉得作者不知所云,无法识解语篇。译文无法准确译出原文话题,不利于读者的理解。上文提到,对于“prose poetry”(第⑥句中为“prose poems”)和“fu”,只有14篇在譯文中形成了统一的话题链。不统一的话题链表现为:①prose poetry(散文诗)/fu(赋)—③prose poetry(散文诗)—⑤prose poverty(散文诗)—⑥prose poems(散文诗)—⑧fu(赋)—⑨old writers of fu(原来作者们)—⑩fu-writer(赋的创作人)。在第⑨句中将“old writers of fu”译为“原来作者们”,未体现“fu”,话题游离。对话题理解有误,出现话题极其不连贯的译文表现为:①prose poetry(词)/fu(赋)—③prose poetry(散文)—⑤prose poverty(未译)—⑥prose poems(未译)—⑧fu(赋)—⑨old writers of fu(先前作家的词藻)—⑩fu-writer(赋界)。可以看出,这篇译文的话题出现严重断裂。
分析语料发现,译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话题连贯产生影响。译者具有三重身份,即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译者首先是原文读者,应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分析、理解所译语篇,把握语篇的连贯性表征及其心智连贯性基础。根据这种心智连贯联系,译者在生成英语译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连贯表征差异,预测分析英语读者解读译文时的认知世界知识,使读者能在心智上建立一个对译文语篇连贯统一的认知世界,从而对译文做出译者所期待的认知解读。出现话题极其不连贯的情况,如上文提过的①prose poetry(词)/fu(赋)—③prose poetry(散文)—⑤prose poverty(未译)—⑥prose poems(未译)—⑧fu(赋)—⑨old writers of fu(先前作家的词藻)—⑩fu-writer(赋界)中对“prose poetry”和“fu”的处理,原因就在于译者对二者的背景知识缺失。此外,对7篇未将“prose poetry”译出,只体现“赋”这条话题链的译者进行访谈,得到的答案皆是不知晓“prose poetry”的意思,因此他们在译文中未体现“散文诗”和“赋”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译者对话题背景性知识的缺失会影响话题连贯。
译文生成过程中,译者的表达方式受到他/她对目标读者ICM和背景知识预测情况的制约,因而译者须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但譯者这种主体意识又受“忠实原则”,即原作者和原文修辞意图的约束,所以是有限度的。对于原文话题“prose poetry”及“fu”的翻译,有学生处理为“散文诗或者(我们称为)赋(宋代为文赋)”,对“赋”的补充说明是一种创造性的做法,有利于弥补读者背景知识的缺漏,促成语篇连贯的实现。
(二)统一性和连贯性是个程度的问题,在正常人的语言运用中几乎找不到完全统一或连贯的语篇。因此话题对语篇连贯性的宏观限制作用也是相对的,其程度可能会因为语篇类型、交际目的和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话题连贯在译文连贯中的实现的分析只局限在一种语篇类型和语境中,代表性有限。
五、结语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即从衔接手段、话题推进和话题相关以及认知语言学角度,即王寅提出的认知世界分析法来解读原文的话题连贯并探寻如何将其在译文中实现。研究发现译文在实现连贯上存在以下问题:1.衔接手段方面,对词汇反复形成的话题链未形成统一译法,对连接手段的错误翻译影响话题连贯。2.翻译中处理话题推进,未注意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影响话题连贯。3.衔接手段、话题推进只有在实现话题相关的前提下才能促进话题连贯。4.话题连贯除了通过形式手段形成,还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需要译者依靠ICM和背景知识对原文进行分析并对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做出评估,进行翻译时对缺省信息适当补充,以帮助读者阅读时增强译文连贯性,由此实现译文的修辞意图,实现话题连贯的修辞意义。
注释:
①2篇文体改变的译文语料在本文分析中忽略不计,因此实际分析的语料为100篇。
参考文献:
[1]徐莉娜.英译汉话题句取向翻译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2010,(3).
[2]孙坤.话题链视角下的汉英篇章组织模式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
[3]闫如武.话题的连贯功能与汉英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15,(3).
[4]钟书能.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1).
[5]黄琛,唐青叶.语篇话题在翻译过程中的导入、延续与转换[J].上海翻译,2010,(4).
[6]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
[7]Giora,R.What's a Coherent Text?[A].Sozer,E.(ed.)Text Connexity,Text Coherence:Aspects,Methods,Results[C].Hamburg:Helmut Buske Verlag,1985.
[8]Hatim,B.&Mason,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Language in Social Life Series[M].London:Longman,1990.
[9]Fowler,R.Linguistic Criticism[M].Oxford:CUP,1986.
[10]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1]黄勤.论话题相关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王晓农.论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英语篇翻译连贯性生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4]Cook,Guy.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5]刘亚猛.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J].当代修辞学,2014,(3).
[16]France,P.The Rhetoric of Translation[J].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5.
[17]Li,C.N.&Sandra,A.T.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77.
[18]宋德伟,李小霞.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及翻译转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8).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