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生中培养艺术感知力

2017-07-15 06:05文武飚文山学院艺术学院663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感知力感受力物象

文武飚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663000)

在写生中培养艺术感知力

文武飚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663000)

写生是美术专业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写生中培养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艺术的思维去创作是提高艺术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艺术感受力是写生过程中理性与感性共同参与的,是绘画形式的第一要务。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才可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感知力;绘画形式;写生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绘画早已不再是艺术的主流形态,艺术门类的边界越发模糊,各种艺术门类通过不同途径呈现,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等等综合性艺术形式多变,但无论是表现形式美的传统架上绘画还是表达观念的现当代艺术,都要求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力。本文主要探讨以表现形式美的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感知力。

一、什么是艺术的感知力

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曾说:“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对学绘画的人来说,所谓“艺术感知力”,简单地说就是了解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自然存在物的抽象感知能力,是一种从视觉到心理的主体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难以用文字语言或其他方式准确地表达,在绘画中,它不是对自然物像的简单记录和再现,它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感受,是对自然的一种“转译”,这个过程还会受到主体特定的文化背景、综合素养的影响。对于艺术感知力,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能力表现,但我们可以通过开阔眼界、加强专业训练、提高文化和综合修养等途径来得到增强。艺术的感知能力个体差异性较大,但它需要用心观察、感悟体会,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

二、绘画形式艺术感受力的产生及其影响

写生首先是以对自然的感受为切入点,引发主体对造型艺术和色彩学的认知。在感知自然的基础上,激发出艺术创作者对于造型和色彩等规律探寻的兴趣,建立起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写生需要面对自然的物象造型和色彩的成因进行仔细观察、研究,正确解读自然物象的造型规律,为“转译”和创作美术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艺术感知力就包含在这种由感知自然到分析形式元素再到艺术创作的过程里。达·芬奇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传统艺术也强调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说“搜尽其峰打草稿”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绘画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它受到主体的情感、视角和思想的影响,能够体现主体的技术以及由技术和使用材料所呈现出来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视觉感受。它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品质特征就是绘画的形式要素。作为一种传统的、仍然有效的和无法替代的审美表达方式,绘画的形式意趣是主体的灵魂所在。这种形式意趣还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时代特征的影响,并随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样貌。主体的审美意趣与观者的感受、发现和审美经验是艺术感知能力存在的土壤,能够体现艺术家与观众共同的审美思考。

三、艺术感知力的训练培养

现在的写生与传统绘画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都是到现场去观察、去感受,但是侧重点和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写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技法和锻炼造型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直观感知自然,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绘画不是简单再现,只有具备正确的观察方法,对自然物象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审美和艺术创作。

在写生过程中,画面意境的表达需要特定的构图和造型元素,怎样组织、经营画面,如何把自然物象通过审美思维概括为点、线、面来构成画面,相应的色彩应该以怎样的造型、位置、面积和关系构成在一起,才能形成主体需要的情绪氛围,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来完成画面形式意趣的表现,让艺术的感知力得以发挥。例如巴尔蒂斯1957年创作的油画《金色的下午》,画面中清新温润的空气从开着的窗子涌人狭窄的室内空间,让观众“感觉”格外凉爽。巴尔蒂斯的艺术模式耐人寻味,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所呈现的景象都如此幅作品一样好像是静止的,似乎永远停在那一刻。裸女双手持布凝望窗外,脚步似芭蕾舞姿,动作令人匪夷所思。这件作品有种超脱世俗的感受,光影和色彩、环境与人物既对立又统一。垂直的人物与墙壁转弯的垂直线呼应,墙角与地面相交成弧线,避免了横平竖直的单调形式,窗前的桌子只露出一角,与完整的人物主体形成对比,静中有动。直线与曲线的应用、几何形与自然形的对比、作为面“面”存在的黑色头发和作为“线”存在的黑色的桌子腿遥相呼应······画面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等形式因素充满意趣,所有的地方都设计得精巧到位,增一分多余,减一分不足,“牵一发而动全身”,画面的意境美反映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巴尔蒂斯深知绘画形式意趣的理性表现需要依据视觉形式要素的审美规律,绝不是照搬对象。艺术创作强调主体感受力,每件作品都必须有感而发,根据表达需要主动地安排画面的形式因素。

笔触、肌理、造型、色彩等绘画形式要素构成了画面,它们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艺术感知能力较强的艺术家能够让这些形式要素在作品中爆发出更大的艺术能量。同样是普通的人物写生,具象、写实的造型,忻东旺的油画人物写生作品就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家而具备这样的特质。

四、小结

当我们在写生中观察自然物像的时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静物、人物还是风景,要能够感受到潜藏在表象之下的线条和色彩之间形成的形式关系,这种关系以物象本身为依托得以显现,但又不局限于物象本身。艺术家的丰富情感、思想观念都是通过带着明显的个人痕迹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这种带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绘画语言正是艺术家长期写生、艺术实践活动的艺术感受力形成的表现。总而言之,写生所要表现的绝非仅仅是眼见之物,用心感受才能从观看中提升艺术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是一种深度的内心与自然相关联的艺术思考。那些优秀的艺术家正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在强烈的艺术感受力撞击下产生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在写生中培养艺术感受力,在创作中才能得到展现和升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感知力是写生和美术创作的生命。绘画形式是内容的外在显现,内容要靠形式表现出来,而形式则更加自由,它甚至可以独立存在,但二者都受到审美法则的影响和制约。掌握艺术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艺术感知力是每个艺术家的使命。在各种技巧、规律的影响下,创作者的视觉审美经验和内心感受、情感最终形成了艺术化的意蕴情趣,这种绘画形式与内容上的艺术感知是理性与感性的组合,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要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甚至毕生的精力去发掘和探寻。

猜你喜欢
感知力感受力物象
卷首语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创享空间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