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双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人文系,云南昆明 650114)
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
陈双双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人文系,云南昆明 650114)
评估高职茶学专业建设程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教学条件。除了基础的教学硬件设施之外,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无一不影响着茶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如果师资队伍不完善,茶学教学、专业建设就无从谈起,人才质量更无法保障。因此,笔者着重围绕师资队伍这一教学条件的核心内容,在详细调查教师的专兼职比例、文化程度、职称水平的基础上,对高职茶学专业建设做出客观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茶学;相关专业;教学条件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茶叶行业必然要顺应时代潮流,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我国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茶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型的专业学科,茶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建设目前仍在探索中,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本文将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茶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茶学教育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1 查阅文献资料
笔者全面查阅了万方、知网、维普等网站,并下载了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通过分析、整理、归纳得到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的参考内容,列出了教学条件建设的提纲。
1.2 搜索网络资料
列入“十二五”项目重点茶学专业建设的学校有以下五所:信阳农业高等专业学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笔者在网上搜索以上五所院校在官网上发布的资料信息,并详细了解了各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考虑到上述学校既然已经开设了茶学及相关专业,并且被纳入了我国“十二五”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笔者认为这五所学校在茶学专业教育条件的建设中一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研究的实践参考。
1.3 分析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网络数据库以及搜索“十二五”项目的重点建设学校,笔者对搜集来的各方讯息资源做出了全面、详细的整理、分析、对比、总结,并运用数据转换计算出了高职学校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的综合值,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上述五所学校的茶学专业师资队伍情况,笔者绘制了表1、表2。
表1 “十二五”项目五所学校茶学及相关专业的专兼职老师比例
2.1 师资队伍现状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茶学专业的建设在高等职业学校陆续展开,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教学方案的规划、教学资源的建设还在完善中。
从五所学校茶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师职称水平来看,讲师及以下职称的老师数量最多,其次是副教授,再次是教授,从侧面反映出该专业的教师队伍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且高级职称比普遍偏低。从文化程度上来看,研究生学历的老师是最多的,其次是学士,再次为博士,从中反映出该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程度一般且偏低。从茶学专业的师生比例来看,该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茶学专业老师与茶学专业学生的比例,等于茶学专业老师人数与茶学专业学生人数的比例,专职老师与茶学专业学生的比例,等于专职老师人数与茶学专业学生人数的比例。而我国教育部明文规定的高职茶学专业的老师与学生比为1:14,也就是说,除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师生比1:02以及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茶学专业师生比1:07符合我国教育部的规定,其它三所学校茶学专业的师生比都严重超标,有的居然达到了1:26。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确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2.2 “双师型”教师浅析
最近几年,“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壮大,尤其是兼职老师的人数,在高等职业教育茶学专业中增长迅速。各大学校也纷纷投入到教师队伍的改革中,尤其重视专业实践教学,从社会各行各业中聘请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公司领导等作为兼职教师,全权负责某一专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从表1中可以看出,纳入“十二五”项目重点建设的五所学校中,有三所学校茶学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全部在100%,即使是最低的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也占到了71%。“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学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兼职老师将会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正好与专职教师取长补短,互为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也得到整体上的提升。而且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茶学专业的专、兼职老师比例相对平衡,基本保持在1:0.61~1:0.89之间。
教学条件大致可分为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它们共同支撑起茶学专业的建设。硬件设施主要针对的是高等职业学校用于茶学专业教学的各种基础设备、工具、实践场所等,软件技术则是指茶学专业的教师队伍质量、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本文应用综合评估法,评估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情况(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评估结果偏低的是文化程度(3.51)、兼职教师数量(1.39)、基础教学设备(1.09)以及职称水平(3.26);评估结果中等及偏优的是实训建设室(2.04)、专职教师数量(2.18)以及校外实践(1.54)。结合专家评分、权分两者相比的数值进行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基础教学设备(0.56)<文化程度(0.64)<实训室建设(0.66)<兼职教师数量(0.68)<职称水平(0.69)<专职教师数量(0.74)<校外实践(0.76)。从评分结果来看,基础教学设备、兼职教师数量、文化程度、职称水平是高等职业学校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实训室建设、专职教师数量和校外实践基本能满足茶学专业的教学条件要求。
在高等职业教育茶学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中,实践条件同样不容忽视,它主要包含茶叶生茶加工、种植技术、茶艺茶道、市场营销及管理、茶叶质量监管等五个方面。高职学校应重视提高茶学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构建集“学习、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校内建设茶园,成立茶叶加工实训室、茶艺实训室以及茶叶评审实训室,同时积极联系校外茶艺馆、茶馆、茶叶企业等,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表2 教学条件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3 教学条件项目综合评估结果
教学条件是高等职业教育茶学专业的建设基础,笔者正是以此为核心展开分析与阐述,从各个角度解析了当下我国各高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能够发现我国目前茶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学校达不到茶学专业专职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 14的情况,但是兼职老师的比例相对平衡。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调查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希望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有所启示。
[1]任敏.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及相关专业建设调查[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任敏.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及相关专业发展研究现状概述[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9-10.
[3]郭清.福建茶学教育现状与思考[D].福建农林大学,2011.
[4]周鑫.高职茶学专业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教育分析[J].福建茶叶,2016(5):294-295.
[5]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J].农业考古,2006(5):1-14.
[6]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30-34.
[7]陶德臣.中国近现代茶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J].古今农业, 2005(2):62-67.
陈双双(1982-),女,湖南浏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