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元庆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一中学)
摘 要:古典诗歌的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陶冶情操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当前,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歌的鉴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对其进行鉴赏,从实际上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能力。角色互换的运用在当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广泛,当前,为了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实施角色互换教学法。主要就角色互换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角色互换;古典诗歌鉴赏;理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主要位置,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出来。角色互换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下开始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实际上提升教學效果,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角色互换教学概述
角色互换教学是建立在具体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其理论发展。角色互换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通过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行自主分析,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比较独特的见解,甚至可以进行教学决策。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同时也是现代教学的潮流体现。
二、角色互换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成人教育原理
开展角色互换教学法的前提是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比较强,并且具有较多的生活体验,能够较好地实现角色互换的目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成年人的特点,在进行古典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能够立足于自身的视野范围对其进行分析,是符合角色互换教学中的成人教育原理的。
2.心理学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理论
从角色互换教学法的作用来说,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在运用角色互换进行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进行描述,还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抒发其中的思想感情,这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内在激励的具体体现。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并且得到一定的鼓励,这种外在激励与学生自身的内在激励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关联性理论。
三、角色互换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1.提升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在进行古典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认真分析古典诗歌中的句子,达到鉴赏教学的目的。角色互换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任务,从而投入到古典诗歌鉴赏学习中。在角色互换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及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互相感染,使得教学与学习达到高度统一,对于提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效率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能够从实际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分析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在角色互换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教材和学习资料对诗歌进行理解,这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之上的,当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与同学和教师分享时,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有所进步。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角色互换教学是需要建立在交流合作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角色教学法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表达的感情,因此就需要和同学进行讨论,完善对诗歌的分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古典诗歌鉴赏中,有部分诗歌没有确切的情感表达,运用角色互换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自我分析和参与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比如,在运用角色互换对《锦瑟》进行鉴赏的时候,学生的理解会各不相同,有些学生会认为是悼亡之作,也有学生认为是单纯抒发思念之情的,甚至还会有学生认为这是描写作者的爱国之情,由于这首诗歌中的内容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见解,在角色互换中学生可以大胆描述自己的理解,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角色互换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运用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淑蓉.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甘肃科技纵横,2008(6).
[2]欧阳惠贞.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J].文学教育(上),2013(2).
[3]张立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互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