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从发展理念到方法论创新

2017-06-30 15:35田鹏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顶层设计五位一体

[摘要]协调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协调发展展现社会工程新思维,蕴含着价值指向、布局转向、战略方向和问题导向,在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工程顶层设计,包括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补齐短板、新“四化”同步推进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共同发展。作为社会工程方法论,协调发展蕴含着社会设计、社会反思、社会评价的方法论,成为引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协调发展;社会工程思维;发展理念;顶层设计;“五位一体”总布局

[作者简介]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1502)的阶段性成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强调协调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协调发展既是新的发展理念,又是应对中国发展“时代难题”的社会工程思维,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协调发展展现社会工程新思维

“现代文明面对的矛盾与风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紧迫性向人类的理智提出了挑战。‘社会工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驾驭矛盾和风险进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①

我们以存在与时间、工具与目的、设计与建构、创新与试错、过程与结果、系统与协调等社会工程方法,把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难发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成为瓶颈。因而,充分展示社会工程方法论魅力并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要求的协调发展新理念,无疑是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创造性回应,是处理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境的社会工程思维。

(一)价值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协调发展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一体”,表明“五位”互为有机体,或共同构成有机体。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全面”,重点和难点也是“全面”。在理论上考察,协调发展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全面”的必然要求。从实践上思考,协调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能够推进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进程。从方法论上研究,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这一时代难题的一种社会工程自觉。

第一,“协调”是社会有机体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②显然,全面小康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总目标,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的社会有机体就可能发生故障。

第二,“协调”是社会空间区域协调发展。不同发展时期(阶段)采取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基于国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域优势,东部实现了优先发展;新世纪以来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实现从非均衡转向均衡发展,从局部开放转向全国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区域发展与开放新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进入了陆海内外联运,东西双向开放,全国区域大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协调”是社会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城市和农村所有区域都进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因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而发达地区则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要通过产业接替、结构转型升级,缩小收入差距,使所有地区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协调”是社会主体间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对教育、就业、收入、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的新要求、新期望,进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社会保障全覆盖,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布局转向——“五位一体”亟待协调发展

如前所述,“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工程视野中审视“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的演进必然要求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系统性。

第一,整体性。社会有机体由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构成,评判社会发展的标准是各个要素综合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单个要素发展的优劣。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对局部起着决定、支配、制约和协调的作用。整体为部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变成了“无机体”。各个要素、各个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发展,因此,协调发展是社会有机体整体全面发展。

第二,协调性。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个整体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有机构成。经济发展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上层建筑的发展则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特别是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注入生态文明建设元素,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披上绿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平衡性。在社会有机体中,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都是“有机”构成,不能以牺牲某个要素为代价而促进其他要素的发展,导致发展畸形,形成“短板”,最终导致社会有机体整体效能降低。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角考察,不能以牺牲任何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代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社会有机体演进中,都不可偏。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协调,以及这两个关系的关系协调了,人们才能在青山绿水蓝天中,创造和享受幸福生活。endprint

(三)战略方向——经济新常态呼唤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③,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意味着现阶段经济发展已经呈现了不同既往的新特征,已经和正在摆脱经济增长速度偏高的旧常态,进入到“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站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从世界历史制高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平常心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注宏观、关注战略、关注长远,着力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而驾驭这一大逻辑,需要整体、系统、全面、协调的社会工程新思维,以提升解决瓶颈制约,促进结构升级,实现协调发展的哲学自觉。即统筹兼顾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平衡、经济发展动力,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任何顾此失彼,都可能导致“五位一体”的社会有机体失衡。因此,协调这个方法论意义的社会工程思维,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统筹设计人与人(社会)发展空间格局,甚至在陆海内外联运,东西双向开放等方面,以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上大有可为。

(四)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直面协调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正面临从区域发展不平衡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步,从生态环境污染到硬实力和软实力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催生和呼唤着协调发展理念与方式走向历史前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⑤。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尽管中央政府通过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大战略,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支持和优惠,但占全国国土面积60%以上的中西部地区,产出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甚至不到东部地区的1/3。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尚不能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三是财富占有的不平衡、不协调。中国的贫富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且贫富差距已具有稳定性,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困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四是物质与精神不平衡、不协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平衡、不协调,在物质比较充裕的背景下,社會不文明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因此,只有以协调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兼顾各个领域发展,对滞后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关,补齐发展短板,把握全局,提升发展整体效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进而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强劲势能。

二、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工程顶层设计

“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协调发展理念,不会自动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有社会主体人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其中,必须有社会主体人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切实把“协调”当作人的对象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由来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而且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⑥。尤其要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短板”,加大对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厚植发展潜力,实现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社会工程视角,切实加强顶层设计。

(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协调发展要求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协调发展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消除贫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十三五”期间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冲刺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方略正是对新时期扶贫工作的积极应对和正确指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发展缓慢;城市资源雄厚,乡村资源贫乏;城市设施完善,乡村设施落后,城市和乡村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了,我国发展就有了崭新的空间布局、合理的利益格局,就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和充足发展后劲。

(二)社会发展补齐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比之下,社会建设比较滞后,形成了“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现象。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前提,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水平提高之后要注意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否则,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最终反过来影响经济建设。经济总量的增加并不代表社会的天然和谐,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制度落后,“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依旧存在;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等等。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工作,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教育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为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就业、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得到协调解决,人民获得美好生活,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endprint

(三)新“四化”同步推进

从社会工程视角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不难发现,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成为产业发展中薄弱的环节,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结合起来,突出现阶段农业现代发展的优先性,突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和反哺作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作用,形成全面协调的发展格局。如果农业发展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最终也会阻碍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明显特征,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引进、创新能力注入为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活力,也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生机。实现“新四化”同步,才能满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⑦加强顶层设计,就要关注和牢牢把握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关系、工业和农业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新型城镇化中变成现实。

(四)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逻辑进路,让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都发展,而不能出现发展短板。精神文明失衡也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进一步深化对“两种生产”协调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精神生产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实践自觉,两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用“中国梦”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二是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文明交流,相互借鉴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三是用“阐释好中国特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⑨。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要在国际交流和传播平台上宣传和阐释,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三、 协调发展实现从理念到社会工程方法论转向

协调,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发展理念,因而是发展目标与发展途径的统一、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方法的统一,也可以说是发展理念与发展方法论的统一。

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发展理念,协调是置身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逻辑框架下的社会工程思维,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蕴含社会设计、社会反思、社会评价的方法论,成为我们引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基本方式。在社会工程思维框架下,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其实现的程度也取决于实践需要的程度,离开了现实生产生活实践,既不会形成理论也不会实现理论;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理论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以其既“合乎目的”又“合乎规律”的思想理念对现实进行批判反思、规范矫正、理想引导,从而使现实趋向思想理念;引导现实的思想理念,必须是具有彻底性的思想理念,即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了“人本身”的思想理念,这样的思想理论才能为群众所掌握,进而转变成物质力量,实现对世界的改变。

(一)协调:预设社会有机体应然框架

如果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⑩,那么协调作为一种理论思维就必然预设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平衡性,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构成。因为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要素构成并“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连续发展过程的有机整体,因而它是一个反映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之间的全面性联系与有机性互动的整体性范畴。

第一,社会有机体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每个要素都从属于社会有机体整体。构成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要素是自然环境(进入人类社会的那部分)和人(介入社会关系的社会化的人),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并且形成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多层次、多向度地展开,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到间接、从局部到整体,形成有层次的严密的有机系统。

第二,社会有机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产是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表现为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第三,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有机体不断变动和进步。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协调发展,就要把各个要素置身于社会有机体总系统中进行分析,置身于与其他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分析,不能孤立开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推进,实现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能片面只关注单个要素的发展,认识到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endprint

实际上“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本身都是协调这种理论思维给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和实践期待。

(二)协调:反思社会有机体实然矛盾

协调作为一种理论思维,具有强调的批判旨趣,是对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反思与批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协调必将发挥规范、矫正、反思功能,把解决问题的立足点着眼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现实需要上。在社会有机体中,一方面,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确证、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历史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界,形成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多种关系。另一方面,现实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个人在自己创造的有机体中进行社会活动。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是由人的活动创造和抽象出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不断丰富人自己的规定性、生产人自己的全面性和发展人自己的自由个性的历史。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协调发展实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在创造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条件。

(三)协调:评价社会有机体运行态势

协调发展是发展标准。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和评价标准。人类有意识地参与社会有机体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任意地创造规律,而只能是认识和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从而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一方面,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要进行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表明社会有机体除了有横向的连续性,还有纵向的连续性,要使社会有机体保持和谐长久的运行状态,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下一代人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而是要为下一代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和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人民群众能动地创造历史时,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才能实现。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导下,在社会工程思维框架中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协调发展理念,不能就事論事,不能仅仅把协调理念理解为“经济”的概念,而应当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在从发展理念到方法论创新的转向中,把协调发展上升到哲学思维方式层面来把握,进而提高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自觉,坚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注释:

①田鹏颖.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

④田俊荣、吴秋余.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在哪?[N].人民日报,2014-08-04.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4.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

⑦{8}{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68,

105,102.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责任编辑:李瑞山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顶层设计五位一体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我国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创新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