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建设包括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以及促进社会公正等四个方面的基础内容。优化社会结构侧重于“如何促进社会更好的构成”的问题, 包括形成完整社会阶层构成结构,使社会各个阶层“该有的一定要有”;优化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比例结构,使社会各个阶层“该大的一定要大”“该小的一定要小”;畅通并拓展社会流动渠道,使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想动的一定能动”。改善民生侧重于“如何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准线”的问题,包括摆正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消除与民争利的现象;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在改善民生当中的重要作用。社会治理侧重于“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包括形成多样化的行动主体;以法治为基础;采取多样化的治理方式;充分协商;培育专业化的社会治理队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事关“如何推进社会建设”的问题,包括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基础性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成员机会平等的利益诉求;按照贡献进行初次分配;进行合理有效的社会再分配。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必须协调推进。
[关键词]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正
[作者简介]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所谓社会建设,是指一个社会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通过在社会领域的主动建设,以社会公正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社会各个群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完整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形成现代型的社会结构和良性的社会运行机制。
随着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我国已经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任何一项建设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方面建设的支撑而单方面地突进。其中,社会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为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证,同时也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处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状态之中。
既然社会建设如此之重要,那么它究竟包括哪些基础内容?弄清这一问题是有效推动社会建设的必要前提。现在不少学者从务实操作层面的角度,将社会建设概括为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够全面。实际上,社会建设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大致看,社会建设应包括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以及促进社会公正等四個方面的基础内容。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内容是要分别解决“如何促进社会更好地构成”“如何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准线”“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以及“如何推进社会建设”等最为基础的社会建设问题。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必须协调推进。
一、优化社会结构
优化社会结构,是一个侧重于“如何促进社会更好地构成”的问题。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以及社区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以职业分工为主要划分依据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最重要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社会阶层结构的特征去判断这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可以更可靠、更确定。”{1} 社会结构是社会的基本构架。社会结构基本状况的如何,决定着一个社会有着怎样的社会力量配置结构,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建设者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一个社会发展空间的大小。正因为社会结构如此重要,所以,优化社会结构便成为社会建设最为基础性的内容。
第一,形成完整的社会阶层构成结构,使社会各个阶层“该有的一定要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即职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成分越来越复杂。与之相适应,以职业为主要划分依据的社会阶层(群体)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复杂化的状况。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在一个社会中,作为社会分工必不可少的每一个社会阶层都必须具备。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阶层,这个社会便是不完整的。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有的阶层一定要有,如企业主阶层、白领阶层等都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计划经济时代,该有的一些职业化的阶层或者缺失,或者被压制,如当时的中国社会缺少了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精英群体(企业主群体),知识领域中的精英群体也被打压,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正常进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社会中的精英群体获得了长足和健康的发展。经济精英群体、知识精英群体同政治精英群体这三大精英群体实现了同步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政治精英群体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精英群体的职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准越来越高。这就确保了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第二,优化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比例结构,使社会各个阶层“该大的一定要大”“该小的一定要小”。就社会阶层的结构来看,不仅存在着各个阶层“是否齐全”的问题,还存在着各个阶层的体量比例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社会各个阶层相互间的比例结构应当是恰当合理的。否则,现代化建设难免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形,现代化过程难免出现畸形或难以持续推进的情形。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一些“该大”的阶层如白领群体、企业主群体(包括小微企业主群体)、职业经理人群体、教师群体、科技人员群体、社会工作者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群体的人数比例应当大幅度增大;同时,一些“该小”的阶层如农民群体、蓝领工人群体的人数比例应当大幅度减小。2015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56.10%。{2}换言之,中国目前农村常住人口在总人口当中的占比仍有43.9%,比重仍然过大。况且从质量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的结构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总量为27747万人(2015年末)的中国农民工可谓数量庞大,尽管他们所从事的是非农领域的职业,但由于他们来自农村,其社会身份没有被完全认可,其身份仍然是“农村居民”,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明显分离,因而享受不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市民待遇。endprint
第三,畅通并拓展社会流动渠道,使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想动的一定能动”。同以往明显不同的是,在现代社会,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适应着市场经济对生产要素最佳配置的需求,人们的流动程度和流动机会得以大幅度大面积普遍提高和增加。“因人口增加,专业性职业的绝对数量也增加了,经济发展使专业性职业在全部职业中的百分比提高。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为下一代提供越来越多的晋升机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特权阶层出生率较低有助于向上的社会流动。”{3}另一方面,伴随着社會成员自由、平等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成员的流动意愿也在普遍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社会能否保持必要的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以及结构性流动,对于这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畅通的社会流动渠道,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活力所在,也是大量社会成员的希望所在。“一个国家的社会流动渠道越畅通,社会流动机制越多元化,社会流动率越高,社会流动的规模越大,人们的社会流动实现得越顺利,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就越公正、越合理、越开放、越有活力。”{4}而且,社会流动还能有效容纳、消解、缓冲人们的不满,消弭一些可能的社会冲突隐患。
正因为社会流动如此之重要,所以,一个国家应当想方设法地疏通并拓展社会流动渠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一个社会必须用某种方法把成员分配到不同的社会位置中去,并且诱使他们去承担位置的责任。”{5}在中国现阶段,优化社会结构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便是应当消除一切妨碍社会流动的因素,如城乡户籍制度壁垒、身份壁垒、市场壁垒、所有制壁垒等“利益藩篱”现象,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使得社会各个群体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合理意愿进行流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6}。
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一个侧重于“如何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准线”的问题。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的状况,等等。{7}
民生是事关“社会安全运行的基准线”能否得以保障的关键,甚至事关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的安全运行角度看,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各群体都会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如市场失灵、经济滑坡、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上升等风险。再者,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公正,也会造成弱势社会成员产生不满的心理,进而造成诸如社会群体之间的排斥、对立甚至冲突等风险。风险的增加,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一个社会必须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事业体系,以社会的整体力量来保障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事业的基础内容就是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刚性需求。民生需求特别是基础民生需求的满足,是人们其他所有需求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否则,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二是逐渐增长性。由于经济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平等意识亦普遍增强,加上一部分群体相对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对大众的示范效应,人们对自身基本生存的需求程度也在逐渐增长。这种增长,既包括人们对同一类公共服务需求程度的逐渐提高,也包括对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种类的逐渐增多。三是基础保障性。改善民生的主要目的在于民众基本生存的“保底”,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近年来,中国民生的改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以往民生的“欠账”数量过大等多方面的原因,民生的根本性改观尚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为实现中国民生根本性好转,当前特别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摆正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凡是社会建设成功的国家无不印证了一个规律,这就是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当以民生为优先。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安排公共投入时,应当将民生投入列入公共投入优先考虑的位置,尽量减小用于公共行政的成本,减小用于豪华工程、“面子工程”、楼堂馆所等的豪华型公共投入。
第二,消除与民争利的现象。在以往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我国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居民收入尤其是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越来越小。2001—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9.9%,相比之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只有6.6%。{8}这种情形应当尽快改变,否则会严重妨碍民生的改善。
第三,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在改善民生当中的重要作用。改善民生并非只是政府的职责,其他许多社会力量特别是公益慈善组织也负有改善民生的职责。“与政府相比,公益慈善组织对改善民生的针对性及反应力相对要更强、更灵活一些,在不少具体的民生领域能够起到政府难以起到的作用。”{9}目前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在改善民生当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标志着中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法治的时代,对慈善组织来说是约束也是保护,更是督促。
第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民生的目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善民生的基本内容在于,“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就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的目标而言,建立高级的民生保障体系不够现实。但是,基于“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两个基本原则,从现有的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看,在中国的近期,提出建立一个中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这样的目标则是切实可行能够做到的。中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中低水准、全覆盖、有实效。
三、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一个侧重于“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问题。所谓社会治理,主要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三方的充分合作,通过制度化社会规范的牵引,有效地消除化解种种妨碍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矛盾问题及隐患,充分激发社会内在活力,不断增加社会和谐成分,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就必须创新社会治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