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思考

2015-12-10 13:53徐丽丹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

徐丽丹

摘 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随着国家体制的完善与进步,逐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及当时社会的特殊形态要求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革命道路的批判性形态,而对于社会主义深入发展后的社会建设问题只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科学预测,提出了一些指导性观点及意见。那么,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了今天的高度,如何达到更高一步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实践,从而得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新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65-03

俄国十月革命的枪炮,给中国送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革命先烈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方向,给中国带来了一条有曙光的改革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了中国革命先烈们拯救中国的武器。从此以后,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成就,不断帮助我们确立着新的发展方向及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社会现实的弊端逐渐显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未来发展路线逐步引起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考和重视。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认识

社会建设在广义上,我们可将其分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及狭义社会建设,广义上的社会建设范围最大,结构相较其他更复杂,内容也更为丰富繁多。社会建设在中义上则指经济建设及经济建设除外的其他社会建设两大类,人们通常所说的与经济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就是常见的中义社会建设。而狭义的社会建设,主要是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三方面并列存在的社会学层面的分类方式,相较其他几种分类,广义的社会建设则是哲学层面的分类。笔者将从狭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入手,浅析其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基本历程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是近代共产主义的先锋领导者,是无产阶级的精神引导者。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此时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最著名的就是“林木偷盗事件”。在德国有一大片森林,原来生活在这片草地的人可以劈柴放牧,后来有一些贵族把这片土壤肥沃的草地化为己有。很多赖以生存的居民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到山林中拾些柴火,却被贵族们定义为“偷盗”,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广大居民不满,议会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认真审理这个案件,但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他们始终偏颇于贵族地主的利益,从而判定居民的行为属盗窃无疑。这件事给了当时作为莱茵报主编的马克思一个警醒,是其革命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不断地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中建立起来的。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对于社会的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均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和认识:人们将在生活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必然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在某种程度上与某一阶段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将各种生产关系有机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马克思曾将社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思想文化系统及社会生活系统,这与我们前文提到的,狭义的社会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在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

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言,地域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现、发展及推广。

(一)毛泽东思想

在毛泽东同志的相关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就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探索。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来看,这一时期的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立足点还是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相对丰富的地产资源和劳动力,故经济发展又立足于农业建设,因此要求我国应正确处理农业和重工业、轻工业间的发展重点及关系,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战略分析。同时,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明确阐述了,要求我们准确积极地处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各个经济关系、生产关系间的冲突。坚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鼓励工人阶级参与相关的管理事务,积极改革不合理的、限制进步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与干部三者相结合的政策,对关乎民生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和解决。

(二)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应怎样建设”则是邓小平理论中主要研究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理论及社会主义本质论,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了深刻详细的回答,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消灭地主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等均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社会运行的良性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进步的内在要求,而针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建设理论体现得更为充分和具体,这种充分和具体,主要表现在社会运动的动力机制上,该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的内源动力是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和文化上的需求,而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的直接表现的动力则是改革,改革、稳定、发展,是社会运行整合机制方面不可或缺的三部分,将这三者有机高效的组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邓小平理论中最广为人知,也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带动后富地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个政策的执行要点,首先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地区配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工合作,共谋发展大计。而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单位间、个体与团体间、团体与团体间要实现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上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通过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社会政治的稳定维护,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存,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关系的正确解读等诸多方面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方面的探讨已经发展成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为基础,积极面对目前我国发展面对的一些挑战,具有更加具化和现实针对性,真正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未来方向。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于三方面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之政治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形态相结合,以史为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的一个伟大创造,要求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政体的要求的相适应,人民民主专政服务的巩固发展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和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名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健全,促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监督管理中。尤其以一些常见的民生问题为主,包括医疗保险、低保、退休金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问题,都是人民代表大会上经常出现在人大代表的发言和提问中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定的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促使了各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我党的政治决策,但也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积极合作,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结合中国实情,坚持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各民族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空间,帮助其树立自主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给予其发挥地方特色以追求经济发展的一定程度上的政策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之文化建设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成熟,探究思考其形成原因,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实践和发展理论。同时,丰富宣传手段,通过影片、歌曲等多媒体手段,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帮助人民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建设正确积极的核心价值观。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之经济建设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制度基础,合理地计划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的发展大计。建国六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革十年、改革开放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富有中国当时特色时期的特点和标签。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结合国外的经济建设的先例,以我国六十多年以来经济建设得到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选择正确的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合理配置多种经济成分,适应于当前的生产力的状况,平衡各方面的生产关系,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多种经济成分为配体,增强经济活力,结合法律手段和政治策略,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和平衡稳定的发展状态。在大层面上,充分发展科技技术,积极将科技成果运用于经济发展,节省人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与国外社会建设的结合思考

上文提到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是源于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端的不断思考和批判。正是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地深入学习、探索、思考和批判,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就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没有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就停止了理论的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源于资本主义而不同于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弊端的解决和更新。因此,目前的中国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应当继承其方法,通过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其进步的方向和改革的目标,对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即将出现的挑战,并做好积极应对。包括政治建设的健全体系、文化建设的推广深入和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对于西方政治建设的领先地位,我们应不吝求教、大胆引进、扬长补短、虚心学习、去糟取精,对于西方社会在政治建设中曾遇到的一些挑战和教训,我们应采用更好的政治手段去趋利避害。而对其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更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尤其教育文化、民生文化等方面,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及人民思想觉悟高度,做出改进,促进发展。经济建设方面,更应该参照历史同一时期西方社会所经历的重要改革或经验,以便我国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做出更好的应对。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着以民为本,为民造福,为中华之崛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渗入到我国每一项重要决策的制定过程,已帮助了我国每一个重要思想的诞生,但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正向我们提出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暴露的社会弊端也在警醒我们,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方向和途径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完善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梁树发,李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谈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4).

〔2〕郑萌萌.2013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范式研究综述[J]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15.

〔3〕张传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J].山东大学,2014.12.05.

〔4〕裘斌.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演变研究(1956~1966)[J].东北师范大学,2014.11.0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从社会建设视角看三大差别的消灭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