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新文化运动,高三复习
一、设计思路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想史的主干知识,也是大家关注和研讨的重点内容之一,粗略翻阅一下几家历史教学类专业期刊,近几年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教学设计和论文就有数十篇之多。既是复习课,又是热点章节,拾人牙慧不仅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也无法为教研活动提供有价值的话题。这时,笔者想到了核心素养。
自新版课程标准(讨论稿)面世后,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一浪高过一浪。大家谈论较多的是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和理解,对如何通过具体操作有效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探讨还远远不够。能不能以核心素养为旨归进行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要落实基础知识,更要有宏观的架构和通贯的思维,还要渗透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复习课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的理念,是接轨新版课标、应对新形势下新高考的需要,庶几也能为寻找学科素养培育路径提供一个研究的角度。
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属于价值观层面,唯物史观属于学科思想层面,教学中更适合采用润物无声的渗透,而不适合采用显性的教学形式来达成。因此,我决定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抓手设计教学各环节,而以唯物史观作为贯穿其中的内在思想。本课设计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表说”为基础知识的落实,这是高考复习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深化学习的必要基础;第二部分“图说”重现史实的同时关注史料实证;第三部分的“轴说”则突出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定位新文化运动在历史时空中的坐标,并在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理解这一重大思想启蒙史实;第四部分的“数说”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关注历史解释的路径,带领学生体悟历史解释和评价的多元;第五部分“众说”则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为探讨主题,糅合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等诸多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
[导入]本课的标题是“新文化运动”,什么是文化运动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所谓文化运动: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以一定阶级为载体的思维方式、信仰理念和思想诉求等意识领域的转变,是政治、经济的需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和延伸。这次运动“新”在哪里呢?
材料1: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新旧问题》
[教师讲述]由此,结合高二所学,我们可以给新文化运动下一个粗略的定义——是指20世纪初,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发起的一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續。
[设计意图]授课开始阐释概念,破题的同时点出“新”的内涵及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1.表说“新文化”:基础知识的建构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填写下表,同组之间讨论完善、展示。
[设计意图]基础知识是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诸多高端目标达成的前提。高三复习课,让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建构基础知识体系,既是应对高考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有效培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必要步骤。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二文科班后学习的,相对于高一未分科时学习的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处无需过多阐释,只需唤起学生的记忆就行了。
2.图说“新文化”:历史印记的寻觅
[设问]过去的人和事会给后人留下痕迹,我们探索历史就以这些痕迹作为基本依托。新文化运动距今已逾百年,如果我们要探寻它的历史,可以借助哪些直接的历史材料呢?
(1)一本杂志留踪迹(电子课件展示《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略)
[教师讲述并设问]《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从1915年创刊,到1926年停刊,大约发行了十年有余。请结合材料2思考,陈独秀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是什么呢?
材料2: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陈独秀
(2)一所大学存精神(电子课件展示北京大学校门和北大校歌,略)
[设问]北京大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呢?谁起了重要作用呢?请看材料3。从北大校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留给了后人哪些理念呢?
材料3: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
[教师讲述并设问](展现油画《北大钟声》,略),《北大钟声》又名《宽容》《兼容并包》,是当代画家沈嘉蔚的作品,这幅群像作品描绘了16位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讲坛上的著名知识分子,既有积极宣传新文化的闯将,也有全面捍卫旧传统的名儒,可以说是北大思想宽容的传神写照,再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氛围。它能否作为研究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直接材料呢?
(3)一群志士光日月(电子课件展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代表人物的照片和作品,及钱玄同、刘半农、吴虞、周作人等的姓名)
[学生活动]回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典型作品。
(4)一座丰碑启后人(电子课件展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即北大红楼,略)
[教师讲述]略。
[设计意图]历史过程是不可复现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新版课标所提出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此处的设计一方面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温,另一方面也旨在唤醒学生的实证意识,引导学生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
3.轴说“新文化”:时空坐标的定位
材料4: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理性批判。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设问]材料4中,陈旭麓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角度?(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放入到近代历史发展的整体中去认识。)
[教师讲述并设问]只有将历史事件放置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来认识,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发展逻辑。请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条近代前期“七十多年”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时间轴,并概括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侧重。
[设问]有学者说:“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而思想文化的发展又会推动政治、经济的新一轮变动。”请你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后,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由于袁世凯的独裁和企图复辟帝制,民主宪政制度并没有在中国真正开花。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西方启蒙思想也日益为更多的人接受。为使中国真正走向民主社会,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掀起了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革新人们的观念,唤起更多的人接受民主科学思想,以迎合民主政治的需要。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结果。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接下来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定义特征,时空观念则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的一环,其关键是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在近代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轴说”的设计将新文化运动放入了近代思想发展的洪流中去审视,既可以较为全面地复习近代思想解放这一主题,还有助于学生在通贯政治、经济、文化三本必修基础上的理解深化。
在最初设计这一部分时,笔者借鉴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将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作为短时段,近代70余年的历史作为中时段,从儒学创立以来两千余年的历程作为长时段,要求学生分别画出时间轴,体会不同时间视野下的历史解读。后因时间关系,授课时压缩成了这一版本。
4.数说“新文化”:历史解释的习得
[教师讲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民主与科学,可是有些历史学家却从新的观察角度得出了不一样的认识。
材料5:据检索,《新青年》中,“科学”1,907次,“赛先生”6次,“赛因斯”2次;“民主”260次,“德谟克拉西”(包括“德先生”)205次,“民治”70次、“民权”30次,“平民主义”3次。在总字数超过541万字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系列词的出现频率极低。
——摘编自王奇生:《陈独秀如何把“新青年”
包装成畅销杂志?》
[设问]材料5中的数字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存在什么现象?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解释呢?(《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出现的频率均较低,“民主”尤甚。)
材料6:事实上,自晚清以来,民主与科学等观念,经过国人的反复倡导,到五四时期已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话语。正因为民主与科学的威权在中国已经确立,在无人挑战其威权的情况下,《新青年》甚少讨论民主与科学,自在情理之中。
——摘编自王奇生:《陈独秀如何把“新青年”包装成畅销杂志?》
[设问]材料6的作者作出了怎样的解释?如果要进一步证明这种解释,需要寻找哪一方面的证据?(作者认为民主与科学已经深入人心,不需再作过多宣传和讨论。需要寻找的证据应该能够说明这时“民主与科学的威权已经确立”。)
[设问]针对这种现象,还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意见:“不能用文章数量多少来判定运动的主题,有影响力的论文或许只要有一篇就足够开风气了。”如果要证实这种解释,研究者需要寻找什么材料?(需要在《新青年》杂志上找到关于“民主”“科学”的有影响力的文章。)
[设问]还有其他解释吗?
[设计意图]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由于视角和方式的不同,人们描述和解释的历史也各不相同。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这种多样性也就是历史解释的多元,正是历史学的生命力所在。运用数据探讨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限度,教师无法也无必要对这种解释进行深入剖析,但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毕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认识历史的新角度,更让学生认识到,历史解释不仅要将历史现象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牛刀小试](2011·天津文综·5)《新青年》創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设计意图]提供一道高考真题作为当堂巩固训练,是高三复习备考所需要的。从立意来看,本题恰恰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解释。引入试题,既可以让学生明白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打开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当下的高考更加关注核心素养,只有以开阔、通贯的思想方法复习,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新高考。
[教师讲述并设问]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学术界称之为计量史学,它借助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请你尝试着对下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材料7: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
材料8:1923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活动,民意测验部分结果: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设问]比较材料7、8,从中可以看出新文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略)
5.众说“新文化”:评价观点的碰撞
[教师讲述]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在思想、习俗、文学等多个领发起了对旧思想旧道德的冲击。那么,这种冲击达到了何种程度呢?是否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呢?一直以来,大家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我们教材正文的最后说道:“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而在课后的“自我测评”中,编者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显然,连教材的编者也觉者这一问题还有讨论的空间。无独有偶,2016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的“小论文”再次涉及“新文化運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新文化运动到底是否全盘反传统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9:崛起于五四早期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做全盘彻底的反抗者……他们认为真正属于中国传统的各个部分都具有整个传统的基本特征,而这个传统的基本特征是陈腐而邪恶的……这种彻底的全盘否定论自然可称作整体性反传统思想。
——林毓生:《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
材料10: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都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至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激进、迫切了一些。
——袁伟时:《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
材料11: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
——吴虞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的野蛮……有害于世道人心……至于建设一面,也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
——周作人
材料12: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设问](1)简要概括材料9、10的观点,并为这两种观点分别提供支撑证据。你倾向于哪一观点?试作阐述。(参考答案略)
(2)材料11、12分别可以用来证明上述哪一观点?结合时代背景,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中的“过激言论”?(参考答案略)
[教师讲述]认为新文化运动过于激进、全盘西化、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是八九十年代的一个典型观点,可今天的史学界已经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大量的史实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一些过激言论,但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相反还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正如资中筠先生所说:“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新文化运动喊出的激进反传统口号实际上只是一种策略,新文化并不反儒,它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对儒学的利用与独尊,而不是儒学的基本价值。
[设计意图]诠释评价是历史学的重要内容,它融合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多种学科素养,不仅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学史者的关键能力。新文化运动的“过激”问题曾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定论,近年来由于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引入,中学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改变。但在教学中,不应是简单地用新观点去替代旧观点,而是要引领学生知晓结论获得的路径,也就是方法和证据,这才是素养培养所要关注的。本部分设计提供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同时提供了各自的部分证据,由学生进行判断选择,体现了历史解释和评价的开放性。
[牛刀小试](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设计意图]本题和前一试题有共同的作用,既是当堂巩固训练,也是上述问题的一种解释,这样,就将素养培育和高考备考有机结合,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应试有效地纳入到统一轨道上来。
[教师小结]在历史长河中,新文化运动的十年仅是一瞬,但就是这一瞬,成为了传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重要一环。我们解读新文化运动,不仅要知悉其中的人和事,还要从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中去理解它何以发生,有何价值;要从两千余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与传承,更要从今天的时代出发,在新文化运动这笔宝贵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课后作业]李大钊在1920年纪念五四时说:“我盼望,从今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百年,今天我们再来纪念它,我们能够为之增添怎样的新意义呢?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和价值呢?请在课后,以“新文化运动的当代价值”为主题,写一篇史论结合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历史史实是客观的,不变的,而历史学却可以是主观的,常新的。新的世纪,当我们再来审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无疑也是新时代的价值诉求。以开放性的小论文作为课后作业,可以将历史学习进一步延伸,涵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作者简介]刘晓兵,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