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赛赛
摘 要: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手工制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手工活动,在激发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如何通过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旨在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手工活动;合作意识;措施
实践证明,手工制作活动能够无形中促使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最终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本文就利用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具体化措施展开分析,刍议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1.教师利用手工合作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幼儿合作的意识
因为幼儿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手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往往会出现情绪浮躁、束手无策的状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遇到困难的幼儿寻求同伴的帮助,同伴也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双方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手工制作坦克的活动中,笔者在活动开始前给学生渲染合作氛围:“孩子们,敌人马上要来攻打我们了,但是我们的坦克如何在二十分钟之内组装起来,使其能赶紧投入战斗?让我们发挥合作的精神,争分夺秒地将坦克组装起来好吗?看看哪个组的坦克既漂亮又结识!”“好!我们赶紧分组开始吧!”幼儿们蠢蠢欲动,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同伴的提点下很快就完成了手工活动。
最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恭喜大家通过合作,及时地为前线提供了坦克,我们已经成功地打败了敌人,赢得了胜利,大家都是英雄!”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强化。
2.教师利用手工材料数量的不同,激发幼儿合作行为
激发幼儿合作的行为是促使幼儿合作能力提高的关键措施,教师应该利用手工活动的形式,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幼儿之间主动发生合作行为。例如,在手工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可以刻意把手工材料的数量进行不均等安排,有的数量很充足,有的数量则较少。然后在具体手工活动进行的时候,部分幼儿会发现自己的制作材料不足以完成手工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一般会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告诉幼儿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同的幼儿之间就会发生不同情况,有的幼儿会向同伴问道:“你可以把你多余的材料给我一个吗?”有的幼儿会直接伸手去抢。另外,材料数量拥有较多的幼儿也会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会主动伸出援手说:“我有很多,给你用。”有的直接拒绝求助者。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们的动态,对能够礼貌寻求帮助、提供帮助的幼儿进行表扬;对抢材料和拒绝提供帮助的幼儿,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利用这样的手段,激发幼儿合作行为。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完成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除了通过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等间接合作手段,教师可以专门设计手工活动,直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相关的任务。如在手工制作“生肖指偶”活动中,教师将全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肖分成多个小组,分组进行制作。幼儿有的负责剪纸,有的负责做指环,有的负责画图。大功告成后,幼儿将自己组的作品兴高采烈地戴在手指上,展示给伙伴和老师看,分享着合作胜利的喜悦。
4.教师设计合理的手工活动方案是提高幼儿合作水平的关键
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是否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制订的方案是重要的因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作交流等技能要求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所以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手工活动中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手工活动方案,促使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行为的形成。例如:
活动主题:变废为宝。
活动宗旨:加强环保教育,在幼儿中树立环保观念,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去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作品要求:①参赛作品须用废旧物品为主要材料进行制作,如旧报纸、纸筒、纸杯、旧光盘等;②作品形式不限,内容可查阅资料和发挥想象,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③作品需要通过幼儿间合作的方式完成。
评选规则:①教师根据幼儿合作表现,评出优秀的活动小组;②根据作品完成度评出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合作是新时期人类非常重要的素质能力,手工制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利用手工合作创设合作情境以及手工材料数量配置的不同,引导幼儿分组完成手工作品,设计合理的手工活动方案等方法深化幼儿合作,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秀华.在纸趣艺术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版),2015(32).
[2]崔贺丽.利用户外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探讨[J].才智,2016(20).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望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