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君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88~92页新课后练习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训练内容是“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它是学生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它需要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10的分成组成,熟悉几和几组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9加几”“8、7、6加几”学习后,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算法——“点数”“接着数”“凑十法”,需要对这些加以优化,并为一年级下册“退位减法”做重要的奠基。
三、学情分析
学习完88~96页,尽管老师强调突出了凑十法,转化为“10加几”,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用“凑十法”才是长远之策。如何用更优化的策略进行计算,建构好学生脑子里“凑十法”的运算体系,这将是本节课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 理解“凑十法”的方法,感受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 通过不同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甄别的能力。
(3)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比较熟练地运用“凑十法”让计算过程变得更简便。
(4)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优化算法,能用“凑十法”解决进位加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凑十法”计算。
六、教学设计
1.引入
黑板出示“9+6”。
(1)请学生说计算及准备怎样计算。
(2)今天我们继续来练习用“凑十法”来计算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回顾新授课内容,引出课题。
2.重现过程,逐步优化
(1)师:之前我们学习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主要就是用“凑十法”。
(2)要用“凑十法”计算下面的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①7+5;②6+5;③8+6;④6+9。
(3)师: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在拆数中有“拆小数”“拆大数”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4)小结:“拆小数”“拆大数”两种方法,两种方法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直观演示小棒凑十的移动过程;拆大数,移动多而慢;拆小数,简单快捷。同时,以我们计算的经验,拆的数越小,算起来越不容易出错。
因此,老师建议,先看看哪个数大,缺几才够10,再拆分小数。计算时先算出10,再加上剩下的数。(出板书)这就是“凑十法”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 拆数是“凑十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的提速从这一步开始。把拆数的技能巩固及优化,给整个“凑十法”一个良好的奠基。同时,再一次明晰计算过程,强调把进位加法转化成“10加几”的过程。
3.基础练习
计算,并把你拆数凑十的过程写出来。
①7+6;②9+9;③3+8
小结:方法有很多,请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并提高自己的速度。
设计意图: 再一次明晰有“拆数”到“凑十”计算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搭建脚手架把进位加法转化成“10加几”的过程。在口算方法的内化过程中,建议优化,但是不强求统一,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对比练习
(1)①8+4;②7+9;③9+5 ④8+6;⑤9+7;⑥4+8;⑦5+9;⑧6+8。
学生独立完成。
(2)师提问:观察连在一块儿的两个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處?举手回答。
师:如果记住了8+4=12,遇到4+8的时候就直接用8+4的结果就好了。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的计算更灵活、更便捷。
5.针对性练习
判断对错,并把正确的答案在□里。
(1)5+8=12 ( )□
(2)6+7=15 ( )□
(3)7+9=16 ( )□
(4)9+3=11 ( )□
小结:希望做完这几个判断题,大家引以为戒,少犯这样的错误。
设计意图:在学生们做小老师之际,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6.寓学于乐
(1)游戏一:爬楼梯。
师:玩爬楼梯,老师请大家找找楼梯里蕴藏的奥秘。
生:小猴子一直背着8,每上一级台阶就多1……
小结:一个加数8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会变大。如果另一个加数变小,和也会变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会把相邻算式算得更巧,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为计算提速和优化服务。
(2)游戏二:看谁反应快。
把移动的两个小球上的数加起来,知道的学生站起来说。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有轻松的活动时间,同时进一步巩固技能。
7.我思考,我设计
请同学编用“凑十法”解决的问题,考考你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把学习主动权、课堂主角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编题、解题中,不断内化“凑十法”的方法,也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全课小结(略)
七、教学反思
说到计算练习课,总让人想到“枯燥”“乏味”两个词,如何让计算技能的操练变得不那么枯燥?说到低年级的研讨课,大都是花哨的游戏形式,整节课下来孩子们书写的机会不多,如何把计算的操练落到实处?我知道练习课之重在于练习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梯度,又要层层深入,能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好的练习设计散发着设计者意图的味道。如何能让低年级计算练习课的课堂适度活跃又蕴含数学味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对“20以内进位加法——9、8、7、6加几”练习课的探索。
我的设计如图:
在设计和使用练习时,要注意充分挖掘题目的功能。这节课上做对比练习时,知道了“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不变”也暗示了遇到“小数+大数”的时候,可以将数的位置换一换,方便计算,为何不立刻口头推广应用一下呢?如问,记住了8+3=11,也就一并记住了3+8=11了。知道了一个规律,就要知道这条规律有什么用、怎么用,这样才能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
我们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同时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杨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