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长庭
摘 要 团体心理辅导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方法,诸多学者用该方法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总结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新生 适应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76
Abstract Group counseling i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and method, many scholars used the method in freshman's adaptation'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college freshmen; adaptation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人际相互作用,使成员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索自我,尝试行为的改变,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
我国团体心理辅导起步晚,但是发展快。20世纪90年代初是引入时期,2001年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方面专著和相关科学研究不断增加。[2]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适应是大一新生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适应不良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和自我封闭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方面出现诸多问题。新生适应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其整个大学生活的顺利与否,甚至对其今后的人生成败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适应的含义
心理学中的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3]适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适应,二是社会适应,三是心理上的适应。
生理上的适应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比如光、味道等方面的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以使自己适应。心理上的适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4]
因此,新生的適应主要是指心理上的适应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而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方面的适应。对大学新生而言,新的校园是陌生的,需要熟悉周围的环境。这包括对校园环境、气候、生活习惯上的适应和饮食等方方面面。
(2)学习方面的适应。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学习动机的改变以及考评方式的变化都需要新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3)人际方面的适应。大学新生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以及生活习惯、个人喜好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新生存在社交方面的问题。
(4)发展方向方面的适应。一些大学新生面对相对宽松的环境,无法找到自己的目标,变得不知所措,出现迷茫、无聊等情绪,面对大学四年的生活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
2 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现状
大学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突出,而适应问题是主要的问题之一。于少萍和陶文静[5]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54.9%的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张晖等人[6]发现,95后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而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有研究者从适应这一概念的整体上的多个方面进行辅导,来考察辅导的有效性。钟向阳等人[7]根据新生适应的主要困扰来设计,包括环境熟悉、人际提升、学习适应和目标重建等方面,进行6次团体心理辅导,发现新生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戢焕启和胡重庆[8]选择适应水平同质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辅导组在人际、学习、职业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了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发现他们的适应水平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并且在干预后1年的追踪测验中仍有适应方面的优势。
而有研究者从新生适应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辅导,对辅导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孟红等人[9]对大一新生的人际容纳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7次辅导,实验组的人际容纳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说明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许静[10]对大学新生的抗逆力方面进行了6次的辅导,结果发现辅导组的抗逆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艾波等人[11]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在职业规划的自我了解程度、自信心、生涯目标、生涯决策方面有着显著的积极效果。
有研究者发现,一到两次的团体辅导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段永[12]发现单次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降低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和较少人际困扰,从而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刘妍君和张雪莲[13]通过一天两次的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发现新生在人际适应、角色认识、环境认同和身心症状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大多数的辅导对象是按照班级进行的,采用的是混合组设计,而刘富良[14]选取适应困难新生为一组进行了为期8次的辅导,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有人比较了不同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上的差异。龚霞光和唐雪枚[15]使用团体箱庭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适应不良的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上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体团体箱庭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好于团体心理辅导。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概念界定不清晰。不同的辅导者对适应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辅导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导致了适应水平测验问卷选择上存在不一致,适应效果的评价上存在差异,辅导方案设计上也有较大的不同。
(2)时间安排不统一。辅导的时间上有的在新生第一学期中间、有的在期末,时间上存在不一致。辅导的次数上存在差异,有的研究者进行了1次辅导,而有的研究者进行了8次辅导,并且都产生了辅导的效果。对于多次辅导来说,究竟是哪一次辅导起到了作用无从得知,另外,每次的辅导是整体起作用还是可以部分起作用,无法进行判断。
(3)带领者对团队的影响说明较少。一些研究中指出了团体的带领者是专业的心理教师并且受过这方面的培训,而有的研究却没有指出。团体效果真正起作用是由于方案设计的原因还是辅导者水平的原因,非常容易混淆。
(4)研究方法存在不足。由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很多,真正的实验研究难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普遍采用前测—后侧比较的准实验设计,很难研究清楚辅导效果出现的因素。此外,同一个量表多次施测非常容易引起练习效应,无法真正测量到学生的心理状况。
3.2 建议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相对灵活的辅导技术,无法单纯的用实证的方法进行验证。但是,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辅导起作用的真正原因,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相关的辅导。
(1)在研究方案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辅导起作用的活动是某一个还是整体起作用,找到有效的辅导方法。(2)在辅导的带领者上,带领者的因素对团体辅导的影响应该进行实证的研究,可以尝试辅导方案和指导语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不同领导风格或者领导者人格特点对团体辅导的影响效果。(3)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既要看辅导在测量上的效果,也要看辅导在学生心理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20:62-67
[3]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0-23.
[5] 于少萍,陶文静.“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1:79-84.
[6] 张晖,何凯,罗军,李鎏,綦林,武海霞,梁耀明. 95后大學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5:762-766.
[7] 钟向阳,韩云金,张莉.班级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的影响力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155.
[8] 戢焕启,胡重庆.班级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6:62-67.
[9] 孟红,程慧君,范兴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人际容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6:920-922.
[10] 许静.大一新生抗逆力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10.2:474-477.
[11] 艾波,喻瑶,张荣华.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12.3:416-418.
[12] 段永.单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11.9:1133-1135.
[13] 刘妍君,张雪莲.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干预效果研究[J].高校 辅导员学刊,2012.5:26-29.
[14] 刘富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 卫生,2010.11:1319-1320.
[15] 龚霞光,唐雪枚.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持续性的研 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