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程”核心 重建“课时”生态

2017-06-09 18:19叶柱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整合课程

在当前热议“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常态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要得太多”“分得太清”“走得太碎”等的尴尬现象。用整合式理念来指导教学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抓手,这种理念强调将课程内容彼此链接、相互整合,由此可以成为彰显学科体系、落实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叶柱及其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本刊特刊发相关成果,以供大家讨论。

【摘 要】当“课程实施”细分为数量庞大的“课时教学”时,“整合”是不可或缺的施教理念,是理应凸显的实践准则。在数学教学中倡导并践行“整合”,旨在用“课程目标”刷新“课时取向”、用“课程体系”盘活“课时资源”、用“课程要求”领航“课时样貌”。另外,“整合”具有现实风险,需要全局思维。

【关键词】整合 课程核心 课时生态

前段时间,笔者进行了“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改进研究。在这节课的后半段,课件呈现了一根直尺,请学生尝试从中找出几分之一。一开始,学生大都感觉疑惑:此处并无类似于巧克力那样的平均分的痕迹,也没有用阴影涂出其中的一部分,怎会有分数?随着思维的深入,学生逐渐有了发现。

生:一共有10格,1格就是[110]。

师:很会发现哦。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把10厘米(也就是1分米)看作总数,那几根长的刻度线把它平均分成了10份。1份是1厘米,正好占了[110]。

生:还可以把1厘米看作总数,1毫米就是[110]。

师:这样一说,就更明白了。那如果1分米是[110],总数是多少呢?

生:1米。

客观地说,课堂效果蛮不错。很多听课教师来问:“怎么想到这种设计的?”其实,初衷并不复杂。在笔者看来,“认识分数”的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触摸大量生活原型(如“分月饼过程中的分数”“国旗图案中的分数”等),以丰富其事实积累、培养其应用意识,更重要的是,应着力揭晓分数在学科内部的“潜伏式存在”,让学生体会看似毫不搭界的数学内容之间有着“藕断丝连”的密切联系,进而生成数学学习的“体系”感……基于这样的考虑,便想到了学生刚刚学过的“测量”(“分数的初步认识”是第8单元,“测量”是第3单元),于是就有了上述的材料设计。事实上,这则练习还能帮助学生熟悉形如“3分米=[310]米”的表达式,进而为其学习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作好铺垫。

反思上述教研经历,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将两块看似无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事实上,无数成功的教学案例都在昭示:整合,是教学改进的重要突破口。

什么是整合?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由此可见,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其核心要义亦是“让零散的东西实现协同”。前面所述的案例,便是学科教学中的内容整合。笔者认为,当“课程实施”细分为数量庞大的“课时教学”时,整合是不可或缺的施教理念,是理应凸显的实践准则。

(一)整合:用“课程目标”刷新“课时取向”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所要求的目标视野比较庞杂。除了“知识+技能”的显性目标,还有“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十大课程核心词”等隐性目标。可以说,既定课程目标的丰富性与当前课时取向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正显著而激烈地存在着。因此,教师要先确立本课时内容所承载的隐性目标,并将其与知识技能目标进行充分整合,力求在探求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中,让这一隐性目标同步得以必要的教学达成,体现“课时教学”对“课程实施”的应有贡献。

有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比多少”。整节课,语言训练极其充分,“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教师反复强调“什么时候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什么时候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而事实上,“什么时候分别适合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并没有办法精准规定,而是“数感”使然。数感,是“十大课程核心词”之一。因此,“比多少”“有意义”将数感培育整合到课时目标中去。教学时,不用“另起炉灶”,而只需穿插在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中。例如,比较“红球个数与蓝球个数”时,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规则讲解及语言训练,而应适当将研究重点予以转向,让学生充分思考“比较58与15时,为什么用‘多得多来说比较合适”,并将思维过程适时外化,“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明,58确实比15多得多”。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摆小棒来说明”,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数数来说明”,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数轴上的点来说明”,就在这样的逻辑思辨过程中,数感被潜移默化地整合到了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去。

(二)整合:用“课程体系”盘活“课时资源”

对很多教师而言,“课时资源”等同于该课时教材所编的内容。但教学视野走入了“以本为本”的狭隘境地。事实上,教材开发以课标精神为理念依据,教材内容以课程体系为“背景蓝图”。编写教材时,要将课程体系逐层分解到各册、各单元中,最终构成循序提升、逻辑推进的特点。因此,解读每个课时的教材文本时,在聚焦“点”的基础上顾及“面”,进而把握与课时内容相关的课程体系,是当下极为重要的专业基本功。举个例子来说,著名特级教师郎建胜率领团队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给学生提供了“4个苹果+3个苹果,400+300,0.4+0.3,4×75+3×75,[49]+[39]”這样一组运算材料,将整数加法、小数加法、运算定律、分数加法进行了整合,突出了蕴含其中的“4个单位加3个单位等于7个单位”的课程体系的本质要点。除了把同一领域的相关知识加以整合,也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相关知识视结构联系而加以整合,如开课案例中提到的“分数”与“测量”的整合。可以说,整合是用“课程体系”来盘活“课时资源”的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整合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