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2017-06-07 10:40姚水花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姚水花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日益广泛深入。高中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術教学中运用协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帮助,使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培训。

关键词:协作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高中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在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经常接触电脑,对电脑操作熟悉,对于老师讲解的操作要点容易掌握;有部分学生则需要老师的辅导才能完成课堂任务。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希望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与交流,扫除学习的障碍,顺利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协作学习教学,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一、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协作学习的意义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离不开与别人的交流合作,新课标强调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协作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课堂以学生合作完成为主要任务,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上,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有部分学生则剩下多余的时间,以玩游戏的方式打发。协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互帮互助,相互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协作学习进行教学

科学分组:分组是开展协作学习的前提,必须科学地进行小组划分。分组的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表达能力、性格、性别等。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间实力相当。

创造合作环境: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学生不进行交谈,协作学习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创造轻松的合作环境,让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跟组员积极交流,有利于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合理评价,分享知识:注重学生分享知识的鼓励。鼓励学生分享知识,帮助同学完成任务,但是小组之间、学生之间也是竞争的对象,因此,对于乐于分享知识,帮助同学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奖励。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协作学习进行教学的具体案例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交流合作能力。运用协作学习,把学生分成4~6个小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助互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还能使得学生互相学习到各自的优点。

如高一信息技术课《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采用协作学习的方法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分组

学生分组由老师指定,每小组5人,也有4人,或者6人一个小组的,根据各班人数而定,不要超过6人,超过6人的小组,管理难度加大。每个小组由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按照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分为A、B、c三个等次,A等级的最好,由2人组成,编号A1,A2;B为中等水平,由2人组成,编号B1,B2;c等级2人,为后进生,编号C1,C2。

2.任务分工

本节课各个小组要完成一份旅行计划,做成演示文稿,文档格式是PPT。课堂分成三个小环节,第一是收集素材,第二是设计版面,第三是动手实践。针对各个环节的难易程度,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收集素材由c层次的学生完成;设计版面由B层次的学生完成;动手实践则有信息技术水平较好的A层次的学生完成。他们既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也参与到其他同学的任务中去。例如,C层次的学生收集什么样的素材,其他层次的学生可交流讨论,根据自己小组定的主题,讨论收集什么素材;B层次的学生设计版面,供大家讨论修改;A层次的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作品。

3.小组轮流展示作品,分享成果

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同学到讲台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分享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提供了一个上台演讲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协作学习教学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勇于尝试新方法,面对问题,不退缩,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定能找到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方法: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