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英俊
【摘要】在近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四色学习单”逐渐成为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色模式。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去思考“四色学习单”为文本阅读教学带来的课堂改变,并在大量的阅读课堂观察和探究中反思阅读教学得以高效发生的课堂微观策略,以期对“四色学习单”中尚存的问题形成新的解决思路,渐进生成学校特色教育形态:“四色教育”。
【关键词】四色学习单 文本阅读 课堂观察 生本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推进,“在一个学习型的课程共同体中,建构起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程愿景。小学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教师该怎样教?教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学什么、以什么方式学?课堂教学该拥有怎样的模式、方法和精彩?这是我们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所做出的教学一线的实践式“解读”。
“四色学习单”便诞生在这样的契机下,在多年发展中已逐渐生长成为面向课堂学习语境、包括“预习单”“互动单”“评价单”“作业单”等涵盖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四色学习单”,和面向学生整个成长语境、更为广义的“四色生活单”“四色活动单”,成为培养学生多元、适性成长的文化载体。
在我校近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四色学习单”的教研及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四色学习单”融入各门学科教学过程,形成日渐鲜明的教学风格,营造出特色课堂文化——“四色课程”,引发课堂教学的悄然变革。如今,“四色学习单”已成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色模式。
一、“四色学习单”,真正拓宽了文本阅读空间
“四色学习单”通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对某一阅读材料或某一问题进行梯度细分。学生通常以小组合作(每组一般4人)为主要学习形式。四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可以分别标识小组里的四名成员,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的合作学习任务单。对应4种不同颜色,学生亦可以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对应自己能力程度的颜色分类完成任务,从而真实地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阅读是一种带着自身体验融入的创造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以多种能力叠加组合出的个体,智力的组合方式不同,就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那么,阅读教学所做的,则是把“阅读”和“学生”这样两个同样具有多元性的对象进行组合,不难想象为何那些教师占据课堂、固守“教教材”思维的阅读教学为何如此低效、無趣。“四色学习单”的引入,有利于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掘语文教育的趣味性:“四色预习单”帮助依据“表达”核心构建层级目标,“四色拓展单”帮助完成多角度链接延展。交流环节、反馈环节、拓展环节、写作环节……“四色学习单”均可适时切入,提升难度梯次,设定不同培养方向,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并在目标顺利达成的积极导引下主动学习,培养兴趣,提升能力,自主发展,最终走向多元发展、优势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同时,对于文本阅读教学,如果非要求大、求深,非要深挖、硬挖,无限拔高,那就不但累,而且常收效不大。语言文字的学习,归根究底在于理解、表达,要善听、敢说,要披文入情。因而,学生要从文本的角度去思考,不作盲目、随意的猜测。而教师更要把自己的教学从“教教材”转向“用资源教”“用情感读”“用心感悟”,师生在对话、合作中,一起与文本“共情”,培养多向学习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三打白骨精》为例,我们设计出了这样一张“四色拓展单”:
这张“四色拓展单”主要围绕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让学生去体会、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设计时教师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课程目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有效达成,并注意遴选适切的文本资源,通过比较、互文等形式切实展开教学活动。教师赋予学生充分的文本解读时空,让他们进行文本感知、感受、体验,进而达成思考与表达。上面“红-黄”组的同学主要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将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比较、鉴别,不仅认识得更加充分、深刻,而且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蓝-绿”组的同学用“三十六计”(已储备经验)来解读“诡计多端”这个词语,并以它作为支点,深入到多重文本中,有效激活了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和联想力,使阅读空间更为广阔,教学收效更加喜人。
二、“四色学习单”,真正改变了阅读课程模式
“四色学习单”诞生于真实的课堂,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理念,倡导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各种类型的“四色交流单”“四色拓展单”“四色超市式作业单”……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期待和收获的喜悦。通过“四色学习单”去呈现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建立选择便利的交互方式,改变了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方法,让真正的学习型课程得以建构。
新课标告诉我们,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而“四色学习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形式载体。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全在于“以生为本”这一理念。以生为本,就要看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有没有体验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有没有主动性、热爱度、积极性;能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能不能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融合;能不能主动建构学习经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往学生的“学”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简单应用,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新课改带来了“生本”本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建立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可还是有不少“热烈”“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不免让人对其“教”与“学”的真正意义心生质疑:学生真正的“读”和“悟”在哪里?在教师煞费苦心的引导下,在无比流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导向”教学目标的完成,缺乏对语言的品味及习得,缺乏对自身经验的挑战,更缺乏价值观念的培养、提高。
真正的“生本”,应依托于丰富化、多样化的课程。近两年,有教育专家提出了“课程超市”的概念(参见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李洋相关论文),而这恰恰切合于“四色学习单”的架构和性质。我们多年实践的“超市式四色学习单”,正是适时切入教学的各环节当中,充分发挥自主选择作用,进行补充和拓展,尊重个体差异,增加难度梯次,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使得教与学都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教案”设计转化成了“学案”设计,简单的“问答式”转化成探讨的“对话式”,学习的“被动式”转化成“主动式”,课堂从“封闭式”转向了“开放式”……
从简易、单一走向深层、多样,从课堂教学走向课程建构,从教学层面走向学习文化,这是“四色学习单”的拓展、提升之路。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对于“四色学习单”的研究探讨需要更为深入,尚有不少从教师自身出发、从课堂本身出发的问题亟待解决,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更新。比如,阅读教学中,怎样进一步提升其效果?如何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所面向的“每一个”和“大多数”——个体和集体这一天生而来的对立矛盾?如何让文本在阅读课堂上成为出发点和基石,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培养其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研究中心组一直在进行思考、研讨。我们在备课、上课、评课等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有意识地展开观察、思辨,透过“案例分析”“同课异构”“教研沙龙”等方式共同体验、探究“四色学习单”的实施策略,探索更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1.“四色学习单”:揣摩文本,深入理解。
新课标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元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是说,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于文本表面,在文本的表层滑行,而应走向“文本心脏”,提升儿童对文本的理解,并走向积极的文本再造。在阅读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
在由师生共同设计的“四色预习单”“四色交流单”“超市式作业单”等中,通过巧妙设計的问题层层推进,从对词语的理解、对画面的想象、对语言的品味、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等各层面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发主动探究行为。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一课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我们设计了下面这张“四色交流单”:
这张单子上所给出的学习任务极具梯度性,红、蓝二色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方法,能从文中找出相应文字,完成信息提取;黄色问题要求根据自身的水准(兴趣、阅读能力等)进行较深层面的文本赏析;绿色问题则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选择,并清楚地进行表达,完成语言输出。当时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这儿展示一个课堂交流的小片段:
师:请绿色同学带领大家去游览恐龙园。
生1:我来介绍雷龙:我的身体非常大,每踏下一步都会发出轰隆声,就像地震一样震耳欲聋。
生2:我认为他说的“像地震一样震耳欲聋”很好,但还要把“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加进去,因为大象是大家都熟悉的庞然大物,这样就能体现雷龙真的很大。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既有欣赏的地方,又有更好的建议,将书中能体现这种恐龙特点的句子尽可能运用上去,大家就应该像他们这样说。
生1:我要给大家介绍梁龙:梁龙的脖子和尾巴可长了,如果让它横在小河上,就像一座桥,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让我们看了望而生畏。
生2:把梁龙比喻成一座桥很形象,如果告诉大家有二十多米长就更好了,有了这个数据让我们一下子对梁龙到底有多长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四种颜色呈现的学习要求是多维的,看、想、说的目的很明确。而每一项阅读任务又都立足于书本,立足于学生的阅读起点;既关注了小组成员(集体)的合作交流,又关注了学生(个体)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2.“四色学习单”:聚焦言语,扎实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四色学习单”以四人为小组的学习单位,将重点段落的学习要求进行合并、优化,重新排列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又以问题为核心,围绕学生自主形成的思维的火花,在全班进行交流、探究,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继续深化。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中第2-9自然段为例,我们就“调达是个怎样的人?”设计出了“四色探究单”:
围绕以上提出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品读、探究,让学生边读边悟,这样整体的感知为后面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做了铺垫,定下了文本情感价值取向的基调。四种颜色所给予的学习任务,既有对文本表层含义的阅读、理解,又有对人物内在情感的揣摩、体悟,还有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对人物心理活动所做的感受、体验,以及对已有知识的积累、表达。这样的学习,既适合中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指导了学习方法,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学生就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感悟生活,品尝乐趣。
3.“四色学习单”:形成思考,情思并重。
有时,在听课时,明明看上去是一堂热热闹闹的阅读课,学生发言异常热烈,表现也个个精彩,但仔细琢磨,却会让人在心中悄然生发一种感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一节课下来竟毫无所得,没有提高。执教者预先设定的许多问题对学生来说压根不具备任何智力、思维上的挑战。那么,这样的课究竟有何意义与价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清醒地思考一下学生最终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要主动建构学习经验,开启独立思考;而教师的“教”,也就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学。
我们发现,在运用“四色学习单”时,作为设计者的双方:教师和学生,大半都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既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关注“生本”立场;又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碰撞思维,激活思考,合作探究;更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有“跳起来能够得上”的喜悦,从而体验到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教学为例,我们设计的是这样一张“四色合作单”:
对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如果光凭学生自己体会,可能无法做到个个领悟到位。低年段学生尚需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讨论、探究,才能真正领会文本意蕴,掌握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小松鼠急于吃到花生果的急切心情,这张合作式的学习单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来设置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读读、想想、说说、写写,孩子们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对与自己距离不大的任务目标进行自主研究,学习积极性高涨,抓住了文本中的“每天、都、可是、直到、也”这些关键词进行总结、交流,充分感知到了小松鼠的急切心情以及找不到时的失望、难过。透过情感体验和思维碰撞,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充分进入情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样既关注到了他们的表达愿望,也进一步走近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4.“四色学习单”:读悟一体,本色体现。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是为儿童的思维和表达服务的,阅读更是将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和运用的重要手段。只有当儿童所阅读的文本内容与其已有的生活体验、生命感悟融为一体,激起了儿童生命表达的冲动时,阅读积累才会真正转化为儿童表达的有效资源,成为儿童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作家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我们设计了一张“四色导读单”,引导学生先自学再感悟:
在学生原有的学识、认知及信息基础设计出来的这张导读单,虽然红、黄、蓝、绿四组的任务同样是读,但读的方式不同,要求也不同,因而选择不同色彩后完成任务时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也不同。不同的阅读方式,给予学生的有思考,有感悟,有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学法的习得,又有思维的拓展,这样的课堂才更灵性、更高效。
5.“四色学习单”:感受人文,啟发情怀。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文本的过程,不但是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感受汉语表达艺术、披文入情的过程。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让他们为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感动、所感染,进而投映到自己的价值观和行动中去。“四色学习单”在其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递进的探讨对话中,逐渐形成新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理想的风筝》一课为例,师生合作设计出了下面这样一张“四色超市单”:
对这4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谓是精彩纷呈:“理想的风筝就是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坚强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像刘老师一样对生活有一种乐观、坚强的态度。”“理想的风筝就是永不言弃。刘老师在逆境中不倒下,勇敢地站起来最让我感动。”“理想的风筝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可以应对很多变化的。刘老师不畏人言,把自己认定的事做好,很值得我学习。修炼自我是我要提醒自己做到的。”“理想的风筝就是永远要乐观地对待一切。刘老师虽残疾,但从不自卑,依然克服重重困难把事情做好,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文本所要传递的人文情怀和人生哲理的领会。这份精心设计出的“四色超市单”让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好文、好书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启发对于生命的哲思,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实现了儿童个性化阅读成长的目的。
如今,“四色学习单”已成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让合作学习更为有效,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充分发挥了尊重差异、自主选择、促进交互、彰显开放的功效。我们对“四色学习单”和由其引申而来的“四色教育”的探索还将继续加以细化,通过更为合理的分层实施,让“四色学习单”落实于课堂教学实践更具指导性、操作性。“四色学习单”的效果评价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应用标准;而作为实施者的教师本身还应对自己、课堂和文本有深入的研究、理解,进而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在我们的文本阅读课堂中都得到充分发展。
尊重“每一个”,成长“每一个”,因为“适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适合,源于“每一个”的成长。“适合的教育”认同差异,尊重个体,尽其所能地为不同阶段、不同个性的“每一个”提供适合的成长。“四色学习单”蕴涵了主体、适性、多元、融合的重要理念,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是多元、多彩的,因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亦必须是多元、多彩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机会和平台,真正实施适合“每一个”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健生、李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何以不可能或何以可能——基于课程的教育功能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2]费腊梅.基于选择理论的“适合学生的教育”内涵探析[J].学理论,2013:(33).
[3]周婷、叶海豹,主编.四色学习单的文化生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伍柳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J].教育导刊,2012:(6).
[5]成尚荣.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J].人民教育,20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师生同构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12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