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萍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饶、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文章读来令人深受感动,结尾的启迪也值得铭记: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将永远存在。这是一篇极好的励志文章,但怎样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有所涤荡,从中有所收获?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逐渐深入文本,去体悟语言文字,就会与作者的心灵碰撞,与人物的情感交融,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打开情感的闸门,与其同喜同悲。于是,我尝试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来品词析句,感知语言的温度和魅力。
考虑到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关键字词品味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文中具有丰富形象内涵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反复研读,展开合理想象,让词语变成活的画面,化作活的情境,从而感受到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饶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片段一:阅读品味数字,体会打击之沉重
师:谈迁被偷走的不就是一箱书稿么?为什么说是厄运呢?
(学生自读,圈画,思考,交流)
师出示课件:“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你们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同学们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数字相应变成红色)
生:从“二十多年”“五十多岁”,我看出谈迁写这部史书花了很长时间。
师:是啊,人生能有多少个精力旺盛的“二十多年”啊!
生:从“六次修改”可以看出谈迁写《国榷》花费了很多心思,反复地查证、修改,很不容易。
师:是的,你说得真好!
生:老师,我还想补充,从“六次修改”还能看出谈迁这个人非常严谨,这部书稿肯定也是非常准确、翔实的。
师:你真会读书。
生:从“400多万字”,可以看出谈迁写的这部书稿内容很多,这一字一字都是谈迁一笔一笔写出来的,真是不容易。
生:不对,其实远远不止“400多万字”,因为他还修改了六次。
师:你读得真仔细。
生:老师,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就要走100多里,我知道100多里路大概有50000米,相当于我们操场125圈。光靠两条腿走这么远的路,真是太辛苦了。
师:同学们,这一系列的数字,经过细细的咀嚼与品味,就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好像在向我们诉说谈迁的汗水和心血,向我们真实地还原了谈迁写作不易的情境。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特别是读到数字的时候,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
(学生继续阅读感悟)
师:这部史学巨著饱含了他半生心血,是他生命的一切,甚至比生命都要重要。可是却在一夜之间被偷走了,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是一种怎样的打击,怎么能说不是一场厄运呢?这真是:半生心血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师边说边板书)
【评析】
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文中的这些数字,但是未必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20、6、50”等数字实在是太普通了,难以形成视觉冲击。而恰恰是这些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数字,却饱含着谈迁的千辛万苦,充盈着谈迁的半生心血。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到了这些普通的数据,给孩子们提示,引领他们仔细品味研读,读出数字背后的意思,听到数字中蕴含的倾诉,感受数字中饱含的情感,从而增添了“厄运”一词的分量,让学生真正明白《国榷》书稿被偷对谈迁而言确实是一场“厄运”!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传其神。”要能体悟语言的温度,还需从“细微”处入手,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值得细细推敲。
片段二:研读词语,品悟信念之坚定
师:面对厄运,谈迁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那么,谈迁被厄运打垮了吗?
生:没有。
师:如此厄运都没有改变谈迁的志向!那么谈迁是如何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再次呕心沥血把新《国榷》撰写得更加完备、准确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画出相关的词句。
师生交流活动。在交流“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这个句子时,教师紧扣“一袭破衫”“终日奔波”进行教学,让学生想象谈迁的具体形象,这样的一位老人,整日奔走忙碌,忙碌着四处寻访、广泛搜集资料,使得《国榷》更加完备详实,怎能不让人动容?这样的描写才能在读者心里投下厚重的影子,才能感人肺腑。
在交流“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时,教师紧扣文中“奋笔疾书”一词,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展开想象。
师:请大家结合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說说谈迁“奋笔疾书”的情境。(伴随着委婉动听的二胡曲,同学们展开想象。)
生1: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谈迁刚刚从郊外考察遗迹回来,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背,他不顾湿透的衣衫,埋头伏案整理起刚搜集的资料。终日四处奔波产生的疲劳使他感到十分困倦,此时他也想稍稍停笔休息,可一想到生命留给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重新编写《国榷》的决心,让他打起精神继续奋笔疾书。
生2: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北风呼啸着,破旧的木门板被狂风拍打着发出骇人的声音,屋里阴冷得如同冰窖一般。谈迁只能将单薄的破衫裹得更紧些。手中的那支笔不停地书写着,写一会儿,手就冻僵了,他停下了,哈了一口气,搓了搓手,继续写了起来。
生3:夜晚,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谈迁,他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想起了自己令人唏嘘的一生,孤独,伤感涌上心头!但想到自己从小立志写明史的决心,他毅然擦去双颊的泪痕,斩断思乡的情愁,坐在桌前奋笔疾书。
……
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是电影中一幕幕特写的镜头。年过花甲的谈迁不忘初心,为了心中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寒来暑往中终日奔波、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只争朝夕。终于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这真是“厄运不改男儿志,鸿篇再就垂青史”。(板书诗句)请同桌之间选取这段中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读出想象,读出情感,读出个性。
(配乐)指名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诵这首书写着谈迁一生的小诗吧!
半生心血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鸿篇再就垂青史。
【评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凭借想象,抓住关键词进行情景描述。“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将一个年老体弱的老人整日忙碌着四处寻访、广泛搜集资料的形象展现在眼前。“奋笔疾书”更是将谈迁在困难面前坚强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出来。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放大“奋笔疾书”这个词,一个个特写镜头将谈迁“奋笔疾书”的形象描述得活灵活现。委婉动听的二胡曲更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动情地描述,不仅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感染,而且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此时,对谈迁的钦佩、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谈迁身上崇高的人格魅力、高大的人物形象也已深深烙进了学生心中。冰冷生硬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想象描述中变成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还原成了有温度、知冷暖的人物形象。
【总评】
“谈迁被偷走的不就是一箱书稿么?为什么说是厄运呢?”教师在让学生感受“厄运”时关注到了数字。教师用“你们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将孩子们的目光聚焦到数字上,引领着孩子们的思维向纵深行进。细细琢磨,反复阅读比较,学生听到了数字背后的倾诉,感受到了书稿的来之不易,从而深切体会到了这场打击对谈迁而言的致命性,给谈迁带來的是何等的痛苦!
课文后半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潜入文字,在词句中“出生入死”,见证谈迁那坚定不移的信念,目睹谈迁在寒来暑往里终日奔波,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和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最终梦想成真,铸成《国榷》。这个梦圆得是何等艰辛,何等不易,此中甘苦,唯有“品词”,方能入情入境。
当词语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是有感情、有温度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大胆地品析感悟。此外,还要巧妙地将一些重点词眼串联起来,组织成教学路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词语教学,为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助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也必须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运用多种方法,触摸词语的温度,点亮课堂的亮度,挖掘文章的深度,提升学力,让词语教学为学生品析感悟文本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