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化与转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渐彰显出大众化、职业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来,如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办学、兴学必须重视的核心内容。然而,历史原因造就的细分专业的传统教育模式,虽在人才培养“专”的方向上形成了稳固的教育模式,但失去“通”的保障而一味追求“专”,必将损伤人才创新属性的根本。因此,探索建立与专业教育模式并行的、融合式发展的、互补互促的通识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素养;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5-0033-03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式教育,19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校中受到重视而推广,其背景是当时高校的专业细化过度,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单薄、视野狭隘,专业教育太过孤立,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批判意识、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人才的目标。而在我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源远流长,《中庸》中就有脍炙人口的“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通识教育理念,它将“博学之”放在首位,强调知识融会贯通对成才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在中小学和大学中开展了素质教育,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1998)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由此,“文化素质教育”被纳入课程改革体系。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通识教育事实上包含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
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来看,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健全的社会人、职业人,培养健康的、完美的人格,具有内在教育属性的统一性。通识教育在国外的诞生就是为了弥补专业教育过度分化给人才培养带来的弊端,是为了建立知识融会贯通、专业素养高超的健全知识结构和有批判、能创新的能力结构,也是为了培养有道德、会生活、能审美的人文情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虽然在现阶段科研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三元分立的模式下,各类高校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但都非常重视学生应有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都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职场的基本能力,也都发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不同的是各类院校的培养方案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同样,基于不同的立足点来考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利与弊、得与失,遵循其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建立适合自身的、灵活的通识教育模式,高质量、高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从理念的角度而言,我国高校普遍肯定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从制度层面而言,我国尚未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做什么、怎么做”有明确的指导和规划,导致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呈现出盲人摸象和互相模仿的局面。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立足现实、满足未来的全面型、发展型的人才,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首先,通识教育还未受到高度的重视,无论是高校、高校课程的开设部门还是学生,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是选修课,跟专业课相比不重要,考试和考察形式也比较随意;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要求。因此,学生在潜意识里仍然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对立起来,为了专业课考得好,常常本能地选择难度较低且容易通过的课程,但相对比较难、比较深的课程就会逐渐沦为冷门。
其次,通识课程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虽然形式上都具备,但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此外,再加上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不但不能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而且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就方法而言,通识教育授课方式不够多样化、灵活化,缺乏机动特点,实践性不足。
再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和孤立,缺乏应有的深浅度区分和层次划分,通识教育的教材常常采用“一本通”的形式,没有分册,没有高低阶之分。就是这些一本通的教材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深浅不当的问题。此外,人为设定了选课的时间,只开设有限的通识课程,学生被动选课,文理和实践性通识课程课时分配不均等情况在高校普遍存在。
二、积极探索基于职业素养的通识教育
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明确指出了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转型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是当前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正经历着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未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基于这种现状,通识教育要发展和完善,不仅要从顶层设计着手还要从细微处做调整。通识教育不但要抓住当下高校转型、专业调整的良机,更要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要、创新型、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
(一)提高地位,提升认识
为了提升通识教育在高校现有学科系统中的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对传统和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还要自上而下地开展通识教育改革。首先,从观念上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三者应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育人和社会用人时,要全方面考察,将健全性和完整性的人格培养放在与专业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学生主体要时刻牢记,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首先在于“知识格局要大,人格境界要广,眼界和思维要深”,大学生必须明白大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树立良好的学習习惯、创新思维,更要注重美的人格与内涵的培养。只有三方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通识教育的地位。
其次,要在制度上完善起来,应抓紧制订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当下经济新常态、体现现代生产力要求、顺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和就业规律的,并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灵活调整的通识教育大纲,大胆迈出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从制度上保障通识教育应有的地位,指导和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对于各个高校而言,在指定具体的通识教育计划时,应对必选课和自选课进行规范,对细节进行科学论证,有效避免学生因不感兴趣或者其他原因而逃避应有领域的选课,导致通识教育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
(二)厘清通识教育层次,优化课程设计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来看,对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内容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应分为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或许我们还应该将三者之间的跨界研究领域也归纳进来。此外,通识教育还存在“大通识”和“小通识”之分,因此,当下所采用的“一本通”的教材设计理念,注定无法呈现通识教育的精髓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通识教育的层次性,在此基础上厘清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分清通识教育的阶段,对在什么阶段开展哪些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充分论证,建立高效衔接通识教育各个阶段和过程的有机建构,并在此建构下生成完美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合理支配高校各类教育资源,节约时间成本,优化通识教育课程。
其次,还应加快开发和完善教材的进度,尤其是开发适合当前新形势的教材,避免高校间在办学模式及管理上同质化模仿,各类型高校、各地方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属性和特色,联系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系统教材,牢固树立精英团队意识、精品课程意识。对于师资团队建设而言,应大力培养通识教育师资队伍,采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放宽视野,从社会、岗位一线、社会名流等各界中选拔人才。同时,在教学体系和理念上,改变过去流水线式人才生产模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就人而树人,随个体而赋之于精神”。应积极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学会欣赏和关注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独立个体。
(三)建立多维课堂,采取多种通识教育形式
为了培养大学生成为知识健全、思维健全、人格健全的人,成为社会和职业所需的可用之才,仅仅依靠课堂这种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很难保证通识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应抓住当前高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发多维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工程、多媒体、慕课等多种方式开展通识教育,也应借助社会团体和学生社团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模拟演练、户外拓展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社会参与的因素纳入高校通识教育。同时,要注意多维课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多维课堂的质量,不能贪图形式的轻松而放弃内涵的建设,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渴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失去兴趣。
通识教育不是让所有的学生变成一个样子,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塑造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自信的、有活力的个体,所以,通識教育一定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掘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帮助学生迈向成功之路。
(四)接受社会评估,完善评价机制
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把培养出来的人才放在社会中和生活上进行检验,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通识教育经验,加强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交流,在发展型、多视角的评估体系下,通识教育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考察学生成绩时,不应采取单一的卷面成绩的评价方法,还应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思维水平、人格魅力、人文修养等。考试成绩也不应该只有一个分数,应该分别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完善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是主和辅的关系,而是互补互利的关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人才供需关系亟待完善,发展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矛盾和冲突,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若楠.浅说高校通识教育建设[J].亚太教育,2016(27).
[2]杨丽媛.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
[3]冯源.论高校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
[4]王仕宗,杨维琴.新形式下的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语文学刊,2016(3).
[5]谈毅.关于高校通识教育与价值观认同的思考[J].文化软实力,2016(3).
[作者简介]姚璇,女,郑州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与教育。
[责任编辑 孔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