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萍萍
[摘 要]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途径. 传统分层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的,这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初中数学学习结果受多因素影响,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理解能力等角度研究学生,并以之为分层依据,可以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而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则可以让他们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数学知识的构建与问题解决.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层策略;策略优化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化过程,因材施教强调的是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以让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 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之下,让一个教师对几十个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那不具有可行性,在这一情形下,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针对行政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进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 通常情况下,这个层次的确定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的,所分结果通常也就是“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 而从目前相对普遍的分层策略来看,基本上也都是从教师教学实施的角度来分层,比如教学目标分层、习题分层、评价分层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遇到的或者说是听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理论的可行性与实践难的矛盾,比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时间就是一个矛盾,因为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另有一个更大的矛盾,即分层并付出努力之后,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如愿. 要化解这些矛盾,笔者以为需要从源头处开始思考,需要真正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出发,去提出分层策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优化. 本文试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谈一些浅显的思考与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再研究
尽管我们认为分层教学策略是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际操作中教师更多的往往考虑所谓的教学质量,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考试分数衡量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凭借这一因素进行分层,进而形成分层策略,很可能是不完全、不科学的,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而言,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包括概念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学习态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分层往往就可能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自然也就不是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去划分那样简单. 这里不妨结合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有“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学生在建构全等三角形概念并理解其基本性质时通常问题不大,这可由一定时间之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运用来判断. 但在新知构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还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那应当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分析教材可知,其是以一个信封上的两个三角形纪念邮戳能够完全重合,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剪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来构建“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一认知的.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分析,这一教学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的学习方法:第一个是学生的观察,这需要学生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第二个是学生的体验(也就是一种数学活动),这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来支撑思维发展;第三个是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归纳自己的观察与体验结果,这需要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为支撑.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再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发现分层不能完全依照学生已有的分数来进行. 在笔者看来,这一教学过程中,如果考虑到学生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如果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动作技能)以及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就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去进行分层: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通过视觉获得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可以作为一个层次;有的学生动作技能强但不善于言语表达,则可作为一个层次;而有的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则可作为一个层次.
根据这样的分层,实际教学中的重心就应当分别是: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应将时间更多地花在通过体验来强化观察三角形重叠的效果,并判断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其观察能力,同时教师的重心应放在数学语言的运用与归纳上;对于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则重点应该让他们在小組中发现剪出能够重合的三角形的最佳办法. 实践表明,正是由于这种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能够对重合的三角形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分层策略的提出不能基于教师想象
在上面的阐述中,有一个鲜明的思路,那就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策略的提出不能完全经验化,更不能凭着自身的想象去判断学生应处的层次——这里主要针对的就是根据分数来分层. 如上所说,分数其实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由过程决定,因此分层策略的提出首先就要防止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
应当说,这一提醒还是必要的,因为在现实中这一点恰恰容易成为常态,其中的原因此处不赘述,只从改变分层观念的角度来提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以为,教师要做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认识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 上一点所举的例子实际上是从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因素的角度来进行分层的,实际上分层的策略还可以基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来进行.
譬如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几乎每一届出现的“学困生”当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其实是学习态度导致的学习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笔者就将他们作为一个层次,对他们进行既不是简单题目的重复训练(这恰恰是传统分层教学中的一个常用方法),也不是对某一题目的解题格式规范等,而是结合“最近发展区”,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题目进行训练. 这个过程中,笔者特别关注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一旦他们解题卡壳或者感觉某个想要用的知识点比较模糊,笔者就立即跟上. 笔者的实践表明,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将某一知识点讲清晰,学生的感觉是最好的.
如教学“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时,笔者注意到这一内容尽管简单,但对于那些专注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便无法跟在大部队后面,于是笔者以这部分学生为一个层次,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用一张长方形纸,在其上任点一个点A,并任意画出一条直线MN(不经过点A),然后过点A将纸折叠,且保证MN被折叠后形成的两段能够重合(在一条线上即可),用笔画出这条折痕,记为PQ;接着过点A折叠,且保证PQ被折叠后形成的两段能够重合(在一条线上即可),于是得到第二条折痕,并用笔画出,记作CD. 最后告诉学生,此时CD与MN平行.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学体验活动的参加,加上人数范围较小,因此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这一过程,而又由于只是一系列折叠,就可以得到两条平行的线,则自然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几乎会不约而同地问:为什么这两条线平行?正是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内化平行线判断的三个定理. 这会从很大程度上激活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让这个层次的学生对此知识有一个有效的理解与把握.
面向学生的学习需要优化分层策略
分层教学讲求的是实效,而不是面面俱到式的、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这个分层措施、那个分层策略. 多年的实践让笔者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哪怕只将其中一部分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并在一段时间内给予重点关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多层次分层,往往只是表面文章,难以取得实效. 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把握住分层教学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即使是对于数学这样的所谓较难的学科来说,那些“学困生”虽然缺乏学习自信,但他们也希望获得一种成就感;而尖子生往往需要的則是教师赋予他们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才能激活他们的成就感;至于中间生,他们的学习需要往往体现为教师关注的需要,这些需要基本上都可以从非智力因素角度让他们获得满足. 而一旦他们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就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他们在数学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中就能获得新的进步.
因此,分层策略的最佳优化思路在于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研究,将需要趋同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并施加教学影响,这是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产生各自所需的学习内驱力的分层策略.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更是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行动背后的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