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利++陈才
摘 要:目前,大多数学生需要学习三类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章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各类课程的特点,主要阐述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勤学苦思、准确、灵活,这有助于学生学好、学懂、学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其功能层次不一样,也各具特色。大学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勤学苦思
勤学苦思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时都需要遵守的学习方法,当然对基础课也同样适用。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应将勤学苦思当成一种习惯。大学课堂教学知识量大、新,有些知识难,大多数知识学生不能全部快速消化、吸收转化成专业能力,因而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必然成为学习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一种常态,也只有通过预习与练习才能牢牢掌握知识,进而建立起思考的平台,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所以勤学苦思对学生们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好、学懂、学通有重要的作用。
二、准确
准确更侧重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专业基础课是指选择某一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类基础课程,涵盖该专业能够用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没有此类基础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课就很费力。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找不到支撐,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于大多数的工程类专业主要解决的是宏观世界的工程问题,因此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只会随着学科的发展而萌生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所以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概括为“准”。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做到一字不差,并能将此类知识的来龙去脉、千变万化以及衍生知识都一一理解透彻。
三、灵活
灵活更侧重于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专业基础课为依托,建立宏观的工程理论与知识,是专业基础课的升华。专业课的知识面很广,加上课时有限,专业知识的应用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大多是取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来逐层拓展。正因为如此,专业课的学习必须“活”。专业课的“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基本知识要“活”。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共同点是准确度高、适用性广。在专业课学习中遇到问题与疑惑需要从这两方面知识入手,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针对关键点罗列核心知识,将核心知识与基本知识进行融合,至此就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和疑惑。但是此类问题和疑惑不可能和基本知识是一字不差的,此时就需要灵活运用基本知识,有时还需灵活地将各类基本知识结合,综合性地解决问题和疑惑。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不仅有助于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疑惑,更有助于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开辟一种新的思路与途径,让专业课的学习也更活。
(2)学习专业知识要“活”。专业知识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工程实践会随着时间、地点、气候等客观因素发生静态变化,也有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生动态变化。专业课教材中设计的一两个工程案例不足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所有问题,其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一种思维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要“活”,不能把其当作一种模板、一个标准。学习专业知识要“活”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作为某一个专业的科班生,一定要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现象与问题,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力争做一个有心的人,遇到问题去思考、去解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活化。与此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逐步建立起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
因此,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都需要学生勤学苦思,重点是将专业基础课学准、专业课学活,将知识学好、学懂、学通,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自身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永俊.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0(2):84-86.
[2]吴 华,程嗣怡,叶广强.搞好专业课教学应遵循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2):47-49.